不懂动作,是你罹患伤病和疼痛的罪魁祸首 ​

来自于运动系统的伤病疼痛与疼痛痊愈之间隔着一扇隐形门,这道门就是你对动作的理解。理解了,你就打开了通向治愈的大门;未理解,你就被永远封印在疼痛中。
真相
当你需要专注于某一件事的完成时,它会变得很厚重;而当你下意识就能完成这一件事时,它就变得如此地轻盈。动作的矛盾学说,重点在于教会你认识到动作与运动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如何发展身体健康和增强运动表现。
我们的经验引导我们创造出各种方法,这些方法也可以改变我们的各种专业观点。具有健美训练经历的个人教练员可能将注意力放在肌肉发展和减肥上,而不会去注重于柔韧性和身体姿势的复合因素;一名喜爱瑜伽的物理治疗师可能会集中注意力于康复的柔韧性和身体姿势方面,而忽略安全恢复到正常工作、体育运动或日常活动所需的基本力量和力量功率。
(瑜伽除了改善关节灵活度,还可以增肌)
这些简单的例子,说明了个人喜好和生活方式是如何影响着我们的体适能和康复观点的。如果我们在自己的职业中,更多表达地是这种主观性行为,客户会怎样想?或许表面上,他们还会对我们保持着专家的印象,但更多他们不能收获自己想要的目标。没错,这个不是我们的服务的最终目的,所以认真理解客户的需求可以减少很多沟通问题。记住,理解你自己的观念是智力,理解你的顾客和患者看待你的观念的方式却是智慧。
Part 1
动作与练习的关系
人们的观点是,只要我参与练习,就会自动地作出更好的动作,但如果没有一个动作底线,这方面的争论就永无休止。可能在进行练习中使用最多的某种能力可以提高,但从动作的角度看,这是一种短视的观点。那只是在练习这种测试。没有一个单一的练习能够代表人体动作的完整内容。一个练习前的动作底线将能够表明,有时练习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更好地动作,而有时它却会造成更大程度的功能不良和损伤。
目前的练习计划具有两个固有的问题:一些动作被执行得频次太多或强度太大;而另一些动作却被执行得频次太少或强度太小,最终会导致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身体失稳。身体的运动创伤或劳损,并不是你某一部位肌力太大,而是各部位之间的肌力失衡或因为力量失控,你被自己反噬所导致。今天,具有完全清晰的动作模式真的是凤毛麟角。在我们历史上刀耕火种的岁月或许那时我们具有良好的动作模式,但自从我们进入工厂和办公室,就开始在动作功能不良的斜坡上灾难性地急剧下滑,我们每人都以各种独特、但不可预测的方式做出代偿反应,直至失代偿。
所以,在我们设立一个底线之前,练习并不能对动作提供帮助。当你在完成某一个动作有阻碍时,你的朋友或教练告只是一味告诉你,“没事,多做几次就好了”,那么你可以立即扇他们一个大巴掌。
Part 2
动作与运动的关系
任何一项运动是由多个动作组成的。如果动作错误,运动就是百害而无一益。
在运动专业领域存在着一个盲点,那就是动作的存在只是服务于运动的练习计划,而不是动作本身被强化,这几乎是所用人的共同认知。人们认为在力学基础之上更多关注于代谢问题的运动科学知识,等同于动作科学知识,这是一种行为学和思维模式的倒退。相反,完全的动作知识应该优先于运动科学的某一项专门知识。我们的动作发展超出了自然赋予我们的范围。我们制定出运用各种动作的多项活动、游戏和比赛以及各种运动和练习。这种情况已经远远不是“蛋生鸡”的问题了吗?自然真实的动作绝对优于演化出的活动,相反就会违背自然法则,这也就是你出现慢性隐藏性伤病的开端。
(慢镜头下的立定跳远)
我们在活动、比赛、挑战以及在各种专门技能和动作中得到乐趣。而问题却是,我们有时太专门化了。正如一名高尔夫球运动员,在他不具备一般柔韧性时,却经常要求他执行高尔夫球的各种专门技术动作练习,就会容易导致“高尔夫球肘”。同样,许多家长都在未来他们作为年轻棒球运动员的孩子们寻求投球专门练习,却认识不到这些有抱负的小运动员们,还不能做出一个高质量的引体向上或俯卧撑,除了棒球之外他们几乎不参加其他体育运动。这,是一种行为退化。所以,动作专门化应该是目标,而不是起点。
(娱乐棒球与费力的俯卧撑)
另外一个例子。在你训练跑步之后开始出现膝关节疼痛,并且把它与年龄、鞋或跑的公里数联系起来,却没有意识到柔韧性和身体核心部位力量的下降。在你的时间紧张时,也不想错过你的跑步训练,却省略了跑前的伸展练习和每周两次的力量训练。即使你很久以前执行过良好的全面的体适能训练计划,但你在几个月内没有做过上述两种练习,你也没有把目前的膝关节疼痛与现在你所忽视的方面联系起来。你目前的生活内容只包括在办公桌前坐着,和在每周强迫地进行1-2次准备不良的跑步。
不过现在很令人惋惜的是,仍然有诸多医务人员建议患者朋友在第一时间服用止痛药或消炎药,除非那些人实在是疼痛难忍,不然都是统一标准化的将其打发,而不是进行功能评估并告诉他们一个潜在性地安全隐患。这种做法如同只顾用拖布去清理湿地板,而不是去首要检查水管是否有渗漏。膝关节疼痛,并不是主要问题,而促成它的力学结构才是。疼痛只是结果,尤其是慢性疼痛。
我们活着的基本目的是生存。我们生活在世界上只有努力去做,才可能做出完美的动作。一个被创造的拥有足够完善的生存保障的环境,会让我们的行为动作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妥协。这大概也解释了为什么即使每天2小时的刻苦训练,也远远抵不过其余22小时的“葛优躺”,更何况你每周1小时的训练时间都不到。
(忙,压死了你健康的最后一根稻草)
Part 3
动作与意识的关系
有时候当你想着自己走的是直线,实际你却画出了一条抛物线。当你闭着眼睛看事物的时候,原来发现眼见不一定为实。
当你意识到自己身体某个部位出现疼痛,比如抬你的右手臂向上超过头顶时,你会在感受右肩前束一个集中的区域有一个特别的压痛点或刺痛感,或许基于你作为男性的勇敢或者已经拥有的健硕臂膀,亦或者“一会儿就好”的侥幸心理作祟,使得你义无反顾完成这个动作一次又一次,直到你疼痛难忍或者次日肩部活动活动严重受限,你才意识到原来自己真的受伤了,需要立即静养,并在这个阶段中进行封闭治疗或服用止痛药和消炎药。
在我看来,你的第二意识是你受伤的导火线,而你的第三意识就是让你的本次伤病加重的主要因素,甚至在未来长达几十年不愈。我可没有危言耸听,人类的这种第二意识和第三意识如同两个恶魔相互推拉会把你带入伤病的深渊万劫不复。我不相信有上帝的宠儿,因为只是时间先后罢了。所以,如果你在第一意识下能及时作出调整,你就完全可以避免这次动作的“交通事故”。做错动作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继续执行这种错误直至肉体的限制超越你的精神意志。
严格上来说,行为动作是一种本能(潜意识)行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大脑会显得如此的放松,而不至于头痛。但在练习某一项运动的初期,比如足球、篮球、游泳、行走、跑步、跳跃、上下楼梯、深蹲、硬拉……,你需要刻意地强化每一个细小的动作,这样就好比我在重新教导你完成新的动作姿势表现,你需要耐心地强迫自己的身体作出改变。我相信每一次动作执行都在挑战你固化的陈旧的潜意识,没错,我要给你建立新的本能行为,因为它能让你止痛痊愈,甚至让伤病不再复发。对于我们大部分成年人,管理好你的意识,就能保证动作的完善性,进而促进运动机能和运动表现的高效性以及减少伤病风险。
(婴儿是我们的老师,动作发展学的鼻祖)
理解了一个人或一群人的各个动作底线,将能够证明哪些动作模式具有功能性,而哪些是功能不良的。通过记录那些积极参与运动、具有高水平功能和无损伤人群的各种功能动作模式,我们就获得了对于理想动作更加深刻的理解。从此,你也就远离了伤病疼痛和不良体态。
从周三开始我们的《实用运动解剖与临床康复技能》课程就正式开课啦!
本周课表如下,同学们不要错过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