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唐诗解读——杜甫之《诸将五首》(其五)
锦江春色逐人来,巫峡清秋万壑哀。
正忆往时严仆射,共迎中使望乡台。
主恩前后三持节,军令分明数举杯。
西蜀地形天下险,安危须仗出群材。
注:
锦江:又名流江、汶江,俗名府河。在四川省成都市南。传说蜀人织锦濯于其中则锦色鲜艳,所以叫“锦江。
逐:追逐。永泰元年(765)四月,严武死于成都。杜甫失去了依靠,五月携家离开成都革堂。其时正当春后,所以生出“春色逐人”之感。
巫峡;长江三峡之一,与夔州相接。
万冬哀:指万壑都为严武之死生哀。这句借景抒写对友人的悼念。
严仆射:指严武,他死后赠尚书左仆射。
中使:帝王宫廷中派出的使者,多由宦官担任。
三持节:节:符节,古代使者所持的信物。严武初为东川节度使,再为成都尹,最后为剑南节度,所以说“三持节”。
解读:
第五首有感于蜀中将帅平庸,起兵作乱之迭起,因而追思严武镇蜀才略。
“锦江春色逐人来”,诗人离开成都草堂,虽然已入夏,然而诗人感到的却是“巫峡清秋万壑哀”,为什么呢?诗人由成都来,而今身处峡口,又正值清秋,追忆往事,触景生哀,心中无限感慨。因为诗人客寓成都时,曾入严武幕府。此时,距严武之死才过一年。时值秋季,诗人回忆成都旧游,不禁百感交集,顿觉“万壑”生“哀”,很自然地就触动了诗人对严武的深切悼念。
颔联——“正忆往时严仆射,共迎中使望乡台”,语意含蓄,以纪事之笔,回忆在严武幕府时,曾陪严武于望乡台“共迎中使”(皇帝宫中的特使,由宦官担任)的往事,如今情景依然,只是故人不再。严武死后,追赠尚书左仆射,因而称为“仆射”。“中使”,宦官,皇帝所派宫中特使。
颈联——“主恩前后三持节,军令分明数举怀”接前两句,叙事的同时富有议论,写了严武镇蜀业绩。上句写严武一任东川节度使,两任剑南节度使。“三持节”是对严武这一经历的最好概括。下句写严武的儒将风度。严武治军甚严,赏罚分明,但又好整以暇,多次与杜甫“举杯”饮酒,开怀赋诗,不愧兼擅文经武略。在赞扬严武,追思严武,表达对好友惋惜的同时,暗讽镇蜀诸将的平庸无能。
尾联——“西蜀地形天下险,安危须仗出群材”是说西蜀北有剑门,东有夔巫,故有地形天下险之说,严武坐镇其间,堪称李唐王朝最须倚仗的出群之材。这是对是对严武镇蜀整个历史过程的概括,也是对他文武全才的充分肯定。
这组诗是把讽喻时事的政治内容与组织严密的律诗形式相结合的典范,是用七律形式议论军国大事的一首政论诗。正如郝敬评《诸将五首》云:“此以诗当纪传,议论时事,非吟风弄月,登眺游览,可任性漫作也。必有子美忧时之真心,又有其识学笔力,乃能斟酌裁补,合度如律。其各首纵横开合,宛是一章奏议,一篇训诰,与《三百篇》共存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