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高阳光班:续写爱的传奇
2014年高考,恩施高中实现了在新校区的开门红,一共有709人上了国家重点线,“慈善阳光班”功不可没。
50名阳光生,45个上了国家重点线,600分以上的有11个,向志华同学以628分的成绩获得恩施州应届生文科状元,2011级“慈善阳光班”再次续写了恩施高中的高考传奇。
说起带班经验,班主任何群老师的内心很激动,他称“带阳光班是一件净化心灵的事”。
每天早晨5点55分准时到班,晚上10点50分必到寝室看一下才放心的离开,这是班主任何群老师的常规作息时间。
2013年秋季,学校安排何群老师接手恩施高中2011级“慈善阳光班”的班主任。从原先班主任那里拿到班里学生名单的那一刻起,他就开始背照片,背姓名,为的是第一眼见到孩子们时不觉得陌生。
第一周,他就开始详细建立学生档案,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并作认真仔细的分析。谁是孤儿,谁的监护人是祖辈,谁是来自单亲家庭,哪个学生身体有残疾,哪个学生的个性是怎样的等等。何群老师在一周之内了如指掌。
阳光生大多数来自农村或城镇下岗工人、无业居民家庭,种种困难让这些孩子在求学的道路上举步维艰,一些孩子的心理显得特别敏感和脆弱,班主任因此将更多的时间和关爱给予了他们。
何老师说,“让学生成材,把他们带到理想的境地,就必须关心爱护他们,做他们的知心人”。每次外出开会,何老师都会买很多当地的特色小吃,回校后到班上与同学们一块儿分享。
去年中秋节,他也没有与家人团聚,而是选择了与班上的学生待在一起,自己掏腰包给学生买了月饼和牛奶,师生一起在运动场唱歌跳舞,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要有一颗从我做起、说到做到的诚心,一颗深爱学生、无私奉献的爱心,一颗高度负责、服务学生的责任心,还要有一颗把班主任工作干出色的决心。”,这“四心”就是何群老师总结出来的阳光班的育人经。
首届恩高名师何群:在教学路上坚定前行
“同学们在玩的时候,他坚持学习,在大家学习的时候,他更是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汗水”,获得文科628分好成绩的阳光生向志华同学,父母都是农民,家里条件不好,家庭里的主要经济来源靠他的爸爸在州城做木工,向志华同学格外努力,是班上典型的学霸。
同时,学霸们并非只懂得整天坐在教室里“死搞学习”,阳光班里也充满了“阳光”般的暖意。有一次,班上同学意外受伤,班长曾令薛听到同学的呼救,立马扔掉手头上正看得津津有味的书籍,冲向受伤的同学,背起这个同学一口气跑了几百米,将其送到了医务室。当看到受伤的同学得到医生的及时治疗后,他才擦去额头的汗水,坐在椅子上长舒了一口气。
阳光生也积极参加校园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在学校组织的“体育科技艺术节”活动中,阳光班50位同学全体参与,大家准备的歌唱类、话剧类、民族舞蹈类节目精彩纷呈,其中,张杰坤同学组织的节目《山常青,水长蓝》还在校文艺晚会中为班级争取到了一等奖的荣誉。
在校级英语演讲比赛中,阳光班的陈艳琼同学根据学校的要求以及自己的兴趣确定了演讲稿之后没有直接上台,而是首先在班上进行预讲,同学们给她提出了许多意见,修改之后才定稿,最终凭借流畅的语言和优雅的举止夺得一等奖。
恩施高中阳光班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班级里充满了浓浓的同窗情谊。谈到对阳光班的印象,英语老师王佳斌说,“我从内心深处感到这是一个积极向上,团结进取,情意浓烈的班级”。
同窗情 阳光班的拉拉队在赛场上为同学加油。
2006级“慈善阳光班”的贾晨曦同学以646分被清华大学录取,即将就读清华大学研究生的贾晨曦同学家在巴东溪丘湾镇一个偏僻的山村,他在给母校的感谢信中多次提高,“没有当年的慈善阳光班,就没有我的今天。”
自2003年以来,恩施高中的慈善助学让许多“特困特优”的同学顺利完成学业,圆了大学梦。已经毕业的500多名学生中近400人考上全国重点大学,13人被清华、北大录取,1人获得香港中文大学50万元的奖励。
阳光班学生勤奋、朴实、节俭、上进的精神感染了所在学校的师生,阳光班成为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示范班。阳光班培养了学生优秀的人格品行,普遍都有很强的感恩意识。阳光班在校生、毕业生中涌现大量先进典型,2003级阳光生杨应成在武汉大学就读期间被评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2017年4月30日,首届阳光班部分同学在恩高新校区留影
2014年高考尘埃落定,三年前因学费而困惑的莘莘学子今天都圆了自己的大学梦,很多家长不无感慨地说:“如果没有这批资助,将会有多少孩子失学,又会损失多少人才啊!”“省慈善总会常常委托我校拟订慈善阳光班的有关规定、制度、方案、细则等。”恩施高中校长谭斌自豪地说。
恩施高中阳光班的成功举办,为湖北慈善助学项目赢得了崇高荣誉。2010年4月9日,民政部在北京举行了“中华慈善奖”颁奖典礼,湖北省慈善总会创办的慈善阳光班项目荣获2009年度“中华慈善奖——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
“可以自豪地说,慈善阳光助学已经成为我校一张教育名片。”学校党委书记邱建华发出感叹。
省慈善总会在恩施高中开办慈善阳光班积极带动,唤起了更多的社会爱心,现在,除慈善阳光班外,由企事业单位或企业家资助开办了“弘飞班”、“民族班”、“雄鹰班”、“珍珠班”等,每年受助学生近300人。
就读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的2006届阳光班毕业生杨应成、刘芳、罗涛等7位同学倡导成立了“阳光之家”,通过各种渠道募集资金,去帮助社会上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并在各界恩高阳光学子的努力下传承。
首届阳光生张琼丽从华中师范大学毕业后,回到母校恩高教书。(图为张琼丽与高中同学在1班教室重温阳光岁月。彭志友/摄)
就读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2006届阳光班毕业生宗习均,与香港中文大学校友会联会教育基金会有限公司中国教育发展基金小扁担励学行动联系,资助了我校更多贫困生完成学业。像这样已经毕业的阳光生积极为母校联系贫困生资助的还有不少,不少同学一进入高校就加入了慈善救助的行列。
阳光班播下的爱心种子正在遍地开花,成为传播阳光的使者。
恩高16届阳光生孙漫悦、邹畅等人参与暑期爱心支教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