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通读 第三十八章
《道德经》通读 第三十八章
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仍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我为此章命名曰:得道者生。
这一章是《道德经》下篇的首章。上篇第一章,首开说道,道分常道、可道;下篇第一篇,首开说德,德分上德、下德。
什么是德?得道为德。何为道?无为即道。故,德得之于道而不自知,此为真德,真德者有德;行仁、仗义、尊礼,为而有德,非真德,非真德者无德。
世人谁是真有德者?
日月星辰为真有德,草木为真有德,鸟兽虫鱼为真有德,天地万物无为而为,为而不自知,是真有德。
世人好德,尚德,立德为范,非真德也。行仁仗义,求智尊礼,为其有德,非真德。好德,尚德,立德为范,行仁仗义,尚智尊礼,皆有为之举,不合道,即所得不过为德之貌,非真德也。
世人所苦、所累、所难,所愿、所求、所好,因其有为不合道,所求所好,终是苦难。
于是,老子论道,指示归根行道,明示得道者生。
《道德经》上篇,共三十七章,从天象、物象、人象讲道。
天象、物象是天地万物以道为体的自性;人象,或守道之有德,或离道之无德。
德,是道赋予人之本体(质),道德同体。
有德,自然行仁,仗义,尊礼,不用教之以仁、义、礼,更不用仁、义、礼约束自己。以行仁、仗义、尊礼之举使有德,或教人行仁、仗义、尊礼,使之有德,不合无为之道,是谓无德。
仁、义、礼,是德之用。
此章可分四层: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这一层,论上德和下德。
上德,下德,可理解为,真德,非真德。
真有德者如何:不德。不德的意思是,或者不以德示人,或不教人有德,有德而无为。正是因为“不德”,才有德,是真有德。
下德者如何:不失德。不失德的意思是,以有所为不让自己失德,而有所为表明的是德已失。因此老子说,下德不失德,是无德。
上德和下德的根本区别在于,上德无为,并且,不会为有德而有所为;下德,却是有为,为有德而有所为。
无为,是道;有为,离道,远道。
第二层: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仍之。
这一层,论上仁、上义、上礼。
首先,老子肯定他在这里说的是上仁、上义和上礼。
三者都是有为之举,上仁为之,上义为之,上礼为之。合无为这道吗?仁、义、礼本应是道赋予人的德之本体之用,可人在行仁、仗义、尊礼上,远离了道之本体德,因为失去了德,才不得不这样。
但三者有别,上仁为之,而无以为,这是说,仁心,光说不做;仗义之行,不得不去做,因为只言仁心,尚可以骗人,义单凭言说,是骗不了人的,所以,只能有其义行;礼,号召了如何?没有人响应,不得已,只能挥臂驱使人行礼。
别在哪儿?别在,有的光说不行,有的不能只说,有的说了无人响应,只能强迫。
所以,也有把老子这里说的“上”理解为“上人”,指那些统御百姓者。
第三层: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仁、义、礼,哪儿来的?一句话,失道失德而有的。人失道,而倡德。失德而后倡仁,失仁而后倡义,失义而后倡礼。什么是礼,没有了忠信,只好以礼来约束。所以说,这是乱之首。乱就从这儿开始了。
前识者,是老子点名否定的人,指的是倡导仁、义、礼者。老子为什么要否定提倡仁、义、礼之人?因为,这些人不知道,所谓的仁、义、礼不过是道德的用,是外表,想从外表来求治本,实在是愚蠢之至。
第四层: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大丈夫,是老子在下篇设置的理想形象。指的是真正守道的人。
处其厚,厚,指道之实;不居其薄,薄,指人之有以为,想通过有所为来实现有道德,这就是处在末端之行。
处其实,实,与厚同,不居其华,华与薄同。
大丈夫守道行道,不会在有所为的行为上追求有道有德。他们坚守道德,舍弃有为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