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

摘 要:新课改是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进行的适应性改革,在不同方面对教育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和规范,最大程度提高教育质量。在新课改发展背景下,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因此,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工作应切实根据现实生活发展情况进行改编,更好地实现其教学目标。本文旨在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 小学思想品德 教学生活化;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教育行业也在适时进行创新性改革,科学合理的丰富教学内容,引进新兴高效的教学手段,革新教学模式,切实提高教学培养工作的针对性。尤其对于小学教育来说,新课改发展背景是高效推动其进行系统体系更新的重要影响因素。小学思想品德是小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对学生的后续成长造成影响。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就是适应新课改发展而采取的对应措施,针对性解决传统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适时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有效帮助学生将教材知识和现实生活进行有机结合,最大程度体现教材知识来源于生活。[1]

一、新课改发展背景对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影响

新课改是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提出的适应性革新措施,其实施目标在于帮助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操作性,并以此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在传统的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教师大多是根据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片面化教育,无法直观让学生感受到教材案例中包含的道德知识和观念,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实践操作性。而新课改的提出,要求其具体教学工作应适当拓展内容范围,不应被局限于课堂和书本知识中,要让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紧密聯系现实生活,并适时结合实际生活案例。以此为教育导向,才能充分体现出思想品德教育在学生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意义。[2]

二、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的内涵

思想品德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综合性、多样性的特点,是一个复杂的学科系统。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就是指教师在深刻认识到社会道德行为原则和规范之后,正确的对小学生成长进行引导,使其具有稳定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思维方向,并具体表现在其日常行为习惯中。[3]

思想品德的实际教学内容来源于生活,其最终教学目标也将服务于生活。所以,小学教师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灵活运用生活化教学方法,以生活实例作为素材,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知识在现实中的应用。小学生处于成长发展的初级阶段,还未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还不能具体根据事物特点做出自己的是非判断。因此,相关教学单位提高对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视程度,及时高效的采取系列有效措施对其具体工作进行针对性帮助,以此最大程度提高小学生的思想素质水平。生活化教学方法具有可塑性强、动态性强等特点,能适时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进行调整变换。生活化教学手段也更贴近小学生的现实生活情况,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降低其学习抵触心理。[4]

三、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的具体措施

1.适当增加学生实践机会。在小学阶段开设思想品德课程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小学生的善恶辨别能力较弱,也还未形成陌生事物判断习惯。因此,从小开始,教师有意识地对学生的进行思想品德正确指导,以此及时高效的规范其思想发展方向和行为习惯,帮助提高小学生的综合发展水平。而生活化的思想品德教学手段,就是通过实际生活案例,有效拓宽学生的知识涉猎范围,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思想品德知识在现实中的应用。适当增加学生实践机会,就是让学生通过生活现象来学习教材知识,并有效降低小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抵触心理。

例如,教师在对《春天在哪里》该节内容进行讲解时,可以组织春游活动,带同学们到教室外面去亲身感受。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大自然春天的美好,再适时对大自然中的景色现象进行讲解,能在有效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践体验中,学生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教材中描写的关于春天的内容,并将其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有效提高自身想象力、观察力和知识整合能力。在实践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心得体会交流,一起交流探索在参与过程中的遇到的问题,以此获得更多对思想品德知识的认知。

2.利用现实生活实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的实质就是有机将现实内容与教材知识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而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夯实的理论知识基础,还需要生活中的真实案例作为补充,在高效增强学生对道德知识的认知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学生大多无法对社会热点新闻进行正确解读,教师利用课堂案例分析环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进而提高其思想素质水平。[5]

例如,在对“公益”相关章节的知识进行讲解时,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认识到公益的重要性,并培养其公益道德心。因此,教师可以适时引入韩红援藏的实例,在课堂上给同学们播放她的相关视频,让学生直观深刻感受到公益的魅力,加深学生对公益事业的理解。学生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对社会新闻的生活化理解,不再觉得公益事业遥不可及。现实生活案例的引入,也能有效改善课堂学习氛围,使得课堂教学实效性提高。

结语

综上所述,将生活化教学手段融入进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来,不仅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也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了课堂氛围。新课改发展背景对于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来说具有重要促进意义,帮助教师正确认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有针对性的根据学生发展现状采取措施,最大程度地实现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殷丽霞.浅议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77.

[2]俞铁军.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9(38):86-87.

[3]赵安丽.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构建探讨[C]..教育理论研究(第九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26.

[4]刘金光.回归生活彰显魅力:小学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浅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51):75-76.

[5]胡旭.生活化教学法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8(07):86.

参考资料;http://a.shayumeichuang.com/index.php?c=show&id=6470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