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芹
一年四季,周而复始,又到春节。
年年岁岁花相似,然而今年春节却大不同。路不堵了,心却堵得慌,唯愿疫情能早日得到控制,愿你我皆平安。相信,没有过不去的坎,寒冬过后,温暖和煦的春天总会来临。
这个春节,最好的节目就是待在家里。不出去添堵,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
只是,每天吃了睡,睡了吃,饭桌上的肉都囤身上去了,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肉多,多肉。大家都知道有类植物叫多肉植物,这几年颇为流行,我对它们向来敬而远之的,因为我搞不懂嘛。
偶遇一个多肉,名曰鳞芹,样子挺美,虽说多肉,身上满满的素。到底是荤是素,炒一碟尝尝?
鳞芹,阿福花科、须尾草属块根状多肉植物,它具有鳞茎和肥厚的根,叶子与芹菜的样子相似,因而得名鳞芹。它也叫做韭芦荟、灌木须尾草、南非芦荟。
歪果仁称之Snake flower或Cat's tail,直译为蛇花、猫尾巴。日本一般叫做花芦荟(花アロエ、Bulbine frutescens)。
关于这个属的分类,那不是一般的乱,本属原先分类为百合科植物,现在新的分类将其归并为风信子科,另有资料显示是属于芦荟科或石蒜科,甚至叫黄脂木科,我按CFH的目前记录,把它归于阿福花科。说到属,只有须尾草属、鳞芹属两个叫法,随你喜欢。
鳞芹的拉丁名是 Bulbine frutescens,其属名Bulbine来自拉丁词bolbine,意思为鳞茎的,指本属具有鳞茎,块根状(bulb-shaper tuber)。种加词frutescens是“变成灌木状的”,说明它区别本属其他物种的特性。
资料显示,本文的这款橘黄色的是一个园艺品种Hallmark,Hallmark是英国人名,霍尔马克。
鳞芹原产南非,在南方很多植物园有引进栽培,比如仙湖植物园,厦门植物园,昆明植物园等。
不久前,精于园林设计的好友@季候风给我发来鳞芹的图片,看一眼就被我抗拒了,芦荟这个坑我还真的不敢进去。虽说对它还脸熟,貌似在仙湖植物园、昆明植物园都见过它的身影,只是这类多肉植物通常都会被我按在箱底的。
上个周末,已近年关,拗不过她的热情,亲自陪她来了趟位于珠海横琴的相思瀑布,这是她精心打造的小园林,面基了鳞芹。远远就看到那大丛她引以为傲的鳞芹,让我惊讶的是,通常待在植物园沙漠区的它,居然在她的精心培育下,在这个露天的小花园里居然长得那么仙。
原来,不久前,她从厦门植物园带了一株回来,经过分株培育,已经培育了近百盆鳞芹,这一丛只是她在室外花园栽培的试验,没想到长势那么好,每天都花枝招展的。
没花的时候,它就是一丛韭菜,它的花葶从叶子中间钻出来,橙花色的小花从下往上次第盛开,毛茸茸的雄蕊特别的可爱,阳光照在雄蕊的露珠上,闪闪发光,满满的沙漠风情。
据说,鳞芹在欧洲正是广泛作为花卉地被植物栽培的,期待好友@季候风能把它发扬光大,在南国大地安家落户,绚烂绽放。
据说,鳞芹属植物都产于西南非地区,因夏季干旱少雨日光强烈,故从晚春开始它们就开始休眠。由于有膨大的鳞茎和块根储存养分,它可以任性的任地上叶子枯萎凋零,待到秋季外界环境合适再长出新叶,进入生长期。在叶片生长完成后,鳞芹属植物通常在夏季到来前开花结果,这个属的花有点特殊,花多为黄色,雄蕊带毛。
鳞芹通常单株,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易群生,花色多为白、黄、橘黄等。
茎直立;叶绿色,线形,相对排列成二列;总状花序,花被片6,雄蕊具长茸毛,黄色。花期为春末或夏季。鳞芹具有色彩斑斓的花色,叶子与芹菜的样子相似。
▼ 叶子看上去像韭菜,肉质,所以大家喜欢叫它韭芦荟。
鳞芹生长于南非北部,当地住民习惯用其叶汁来治疗多种皮肤问题,能够快速促进伤口愈合、修复损伤皮肤,缓解瘙痒症状并保持皮肤的湿润等。原住民还用其汁液来治疗皮疹、湿疹、婴儿尿布疹、外部疼痛、水泡和口腔溃疡等皮肤疾病,都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当地人也将这种草本植物称为“非洲神奇”。
德国科学家对这种植物展开了研究,发现须尾草液汁当中的多糖成分和特殊的化学结构可大幅增强人体皮肤细胞当中的AQP3水蛋白活性,帮助细胞损伤修复、细胞脂质间的合成和胶原生成,对表皮和粘膜修复、抗炎和止痒等方面都有显著效果。对提升皮肤的吸收力、抗敏力以及修复力均有强大作用。
鳞芹喜欢凉爽气候,栽培同生石花属,温度超过35度极容易腐烂,夏季要求全通风,不能淋雨。本属根部多分支,且非常肥厚,样子类似于人参,需要疏松而排水较好的土壤。
繁殖多用种子和分株。只有实生植物具有肥厚根系,分株繁殖的植物根部明显变小,不具备块根。
中文正名 鳞芹
拉丁学名 Bulbine frutescens
别称 须尾草、韭芦荟、灌木须尾草、
南非芦荟、蛇花、猫尾巴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单子叶植物纲
亚纲 百合亚纲
目 天门冬目
科 阿福花科
属 鳞芹属(须尾草属)
种 鳞芹
栽培种 'Hallmark' 鳞芹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