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治性罕见病—多灶性运动神经病

一、疾病概述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 multifocal motor  neuropathy,MMN)是一种由免疫介导的、主要累及运动纤维的多灶性运动神经病。1982年,Lewis等首先描述,1988年,由Pestronk等正式命名为MMN。该病发病率极低,仅有0.6/1000000。该病的主要临床特点为非对称性的、缓慢进展的、以上肢为著的肢体无力;电生理表现为持续性、节段性运动神经传导阻滞(conduction block.CB);病理上以脱髓鞘为主,少数可伴有轻微轴索损害,不伴炎性细胞浸润及水肿;免疫学检查部分患者抗神经节苷脂抗体(GMl)滴度升高[1];对免疫球蛋白及环磷酰胺等治疗有效。

运动神经的CB是MMN发病的关键[2],CB通常是指神经纤维在轴索结构完整的情况下,由于脱髓鞘、嵌压、局部麻醉、缺血等原因所导致的跨某个节段神经冲动传导受阻的电生理表现。CB影响了髓鞘动作电位的传递,阻滞部位以下由于缺乏生理性神经冲动下传,出现类似失神经表现;在病程中后期,CB影响了神经与肌肉间的相互营养作用,继发神经源性损害,而未阻滞的神经,通过侧支芽生支配受累的肌肉。MMN产生CB昀原因目前认为可能是免疫因素(主要是GM1抗体)攻击了神经髓鞘郎飞节处髓鞘的神经节苷脂所致。因而本病目前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病,具有一定可治疗性。

二、临床特征

本病通常起病隐袭,主要临床特点是缓慢进展的和非对称性的肢体无力,以上肢受累多见远端重于近端,多表现为抓握、手指外展无力;累及下肢时以足背屈无力最为常见。部分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通常不伴有感觉障碍,极少数患者有轻微感觉异常的主诉,但通常无客观感觉障碍。该病一般不累及眼外肌和舌肌。此外,本病可出现肌束颤动,少数患者甚至可出现痛性痉挛。

本病的确认主要依靠神经电生理,运动神经传导测定中表现的节段性CB是MMN特征性的神经电生理改变。CB的诊断标准为[3]:在神经某个节段的近端和远端分别给予超强电刺激,在其支配的肌肉上记录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近端与远端比较,波幅及面积下降50%以上,时限增加小30%。一般认为,在非嵌压部位,一根以上神经或一根神经的一个以上部位发现CB时可考虑MMN。在MM患者中,CB在四肢的分布通常是非对称性,多见于上肢的正中神经和尺神经,近端较远端明显。新的CB可以不断出现,一旦在电生理上出现CB,临床通常伴有相应胍肉的无力。常规肌电图检查中部分临床有肌肉无力伴萎缩和束颤者,EMG可见纤颤电位、正锐波、运动单位动作电位时限及波幅增高、大力收缩时募集减少和幅度增高等神经源性损害的表现。异常EMG的分布以上肢的远端多见。本病脑脊液一般正常,或仅有蛋白轻微升高。部分本病患者血清脑脊液中可见GM1抗体,高滴度IgM型抗GM1抗体对于MMN的诊断具有较高特异性。

三、诊断

根据缓慢进展、非对称性的肢体无力的典型临床表现及非卡压部位CB典型电生理改变,血清或脑脊液GM1抗体阳性,可诊断本病。

四、鉴别诊断

1、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

当MMN伴有肌肉萎缩特别是同时伴有束颤时,临床表现通常难以与ALS早期相鉴别。神经电生理检查在这两疾病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MMN一般进展缓慢,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发现有明显的多灶性传导阻滞;而ALS可见运动传导速度正常,肌电图出现广泛失神经损害。

2、多灶性获得性脱髓鞘性感觉运动神经病(Lewis-Summer综合征)

表现为非对称性运动和感觉神经受累,经常从上肢和手开始,脑脊液蛋白含量升高,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亦可见传导阻滞。电生理上明显的感觉神经客观受损依据是与MMN最大的区别点。并且本病对于糖皮质激素反应较MMN好。

五、治疗

MMN是可治性疾病,有效的免疫治疗主要包括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和环磷酰胺[4,5]。糖度质激素对本病无效。

(1)免疫球蛋白首次治疗剂量总量推荐2g/kg,可分2~5d滴完。90%以上的患者肌力在用药后2周内明显提高,而且伴有神经电生理的改善,特别是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和面积均有提高,以远端明显,可维持数周至6个月。本病免疫球蛋白需要定期维持输注[6],每次输注间隔数周至数月不等,主要根据病情的变化定期维持治疗,可以每次减少10%,直到可达到维持的最小有效剂量。推荐方案为每2~4周1g/kg或每1~2月2g/kg。肌肉萎缩明显者对免疫球蛋白反应较差,部分患者的疗效不能长时间维持,后期出现新的节段性运动神经传导阻滞(CB)和病程进展,需要调整剂量和用药间隔时间。免疫球蛋白治疗的费用昂贵,联合应用环磷酰胺可以减少免疫球蛋白的用董。

(2)环磷酰胺具有较强的免疫抑制作用,已被证实适用于MMN[7],主要适用于对于免疫球蛋白反应较差的患者,同时对维持静脉用免疫球蛋白的疗效,防止复发也有一定的帮助。用药时应注意不良反应,特别是出血性膀胱炎及骨髓抑制等,一旦发现应立即停药。给药方式可连续口服,亦可周期性静脉给药,每周200~250mg。

(3)依库珠单抗(eculizumab)有小样本临麻观察证实该药能减轻MMN患者CB程度,改善肌力。但仍需进一步观察。

五、治疗

病例资料:患者,男,25岁,来自江苏,因“左上肢无力肉跳3年,右下肢无力1年”就诊。患者3年前无明显下自觉左上肢前臂肉跳感,同时觉左手力弱,背伸无力,夹不住重物。2年前发现左手虎口部肌萎缩,1年前发现右下肢乏力,主要足跟踮行困难,症状缓慢加重。无眼球活动障碍,无吞咽饮水障碍,无呼吸困难。查体:脑神经检查正常,左上肢近端肌力V,左手可见骨间肌萎缩,左手分指肌力Ⅳ,左手背屈Ⅳ,右上肢除握力V-外余均正常。双上肢反射(+),左下肢肌力V,右下肢近端V,足背屈肌力Ⅳ,双下肢反射(+),四肢病理征未引出,深浅感觉检测正常(见图1),入院后血常规生化检测正常,ANA、ENA、dsDNA、ANCA等风湿抗体检测正常。脑脊液检查常规生化正常,寡克隆带正常。血清

GMl-lgM抗体检测(+),颈椎MRI扫描、臂丛神经根MRI扫描正常。电生理检查可见部分被检运动神经传导CMAP波幅降低伴波形离散:左桡神经肘部上下CMAP波波幅下降(2.7mV/l.01mV)

伴波形离散(见图2),左尺神经腋窝部上下CMAP波波幅下降(3.1mV/1.05mV)伴波形离散,右胫神经踝部上下CMAP波波幅下降(11.2mV/5.1mV)伴波形离散。肌电图检查见这些被检肌纤颤、正尖波,轻收缩部分被检肌见MUP偏宽大或见巨大电位。

诊断考虑:本患者就诊时有鱼际肌萎缩合并束颤,容易被误认为运动神经元病,但本患者起病年龄较轻,病程相当缓慢,肌群受累呈跳跃式,查体没有上运动神经元受累依据,故而需考虑MMN可能,最终电生理检查在受累肌群所支配神经发现CB,血清GMl-IgM抗体阳性,MMN诊断得以成立。治疗过程:患者电生理检查确诊后,予免疫球蛋白每天0.4g/kg,共5d,环磷酰胺0.8g每月静脉团注,3个月后复查时患者右下肢足背屈肌力V,左手肌仍有萎缩,左握力V-,分指肌力Ⅳ+,右手握力V。

(0)

相关推荐

  • 李神经会诊中心群171:神经电生理助力周围神经病诊治

    [2021年4月26日李神经会诊中心25个群精彩发言汇总] 陈冬辉-满洲里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老年男性,急性起病,无感觉障碍,累及运动,辅助检查见神经损害,定位:周围神经,下运动神经元.定性:感染(进 ...

  • 患上运动神经元病的原因和症状表现你知道吗?

    运动神经元病就是人们俗称的渐冻症,它是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损伤之后,导致包括球部(所谓球部,就是指的是延髓支配的这部分肌肉).四肢.躯干.胸部腹部的肌肉逐渐无力和萎缩. 运动神经元病的病因至今不 ...

  • 下运动神经元综合征

    应"李神经会诊中心"CEO张慜主任的邀请,我荣幸地"开讲啦"!本月由我负责每周四晚上的专题讲座,内容是周围神经病方面.为了保证更多的群友听课,故只能采取提前录制 ...

  • “醒着的植物人”运动神经元病早期的症状都有哪几种?

    运动神经元疾病(MND),又称为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是一种神经退化性疾病,好发于40-70岁的中老年人.按照国外4-6/100,000的患病率, 中国应有六万名患者.该病主要侵犯患者的运动神经元 ...

  • 周六绿茶:雨一直下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 (multifocal motor neuropathy,MMN) 是一种周围神经受累的疾病实体.临床表现为慢性.非对称性远端肢体运动无力, 感觉正常或轻度受累. 电生理检查以持续性 ...

  • 日问10:“运动神经元病”这一诊断为什么不能轻易给?

    回答:因为可查不可治,过程很痛苦,结局很残忍! 非著名电影<小小的愿望>里,男主人公就是这个病. 渐冻人活动的发起人,了解一下. 以及首次给出ALS这一诊断的:CHARCOT: 划重点:发 ...

  • ​运动神经元病发病的部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脊髓发病: 感觉障碍.患者会有针刺感.麻木感,也可有捆绑感.烧灼感.疼痛感等异常,一般来说脊椎发病的要多,表现为颈段退行性脊髓神经根病引起可以表现为上.下运动神经元病的体征常需要与ALS进行鉴别,而且 ...

  • Lewis-Sumner综合征一例并文献复习

    Lewis-Sumner综合征 (LSS) 也称多灶性获得性感觉运动周围神经病 (multifocal acquired demyelinating sensory and motor neuropa ...

  • 可治性罕见病—先天性中枢性低通气综合征

    一.疾病概述 先天性中枢性低通气综合征(congenital central hypoventilation syndrome,CCHS)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伴外显不全的疾病,是指清醒时有充足的通气, ...

  • 可治性罕见病—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一.疾病慨述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idiopathic pulmonary hemosiderosis,IPH)是一种罕见但具有潜在致命危险性的肺内毛细血管出血性疾病,以大量含铁血黄素积累于肺内 ...

  • 可治性罕见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

    一.疾病概述 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cardiomypathy,ARVC)1977年由Fontaine等[1]首先描述.1995年 ...

  • 可治性罕见病—非综合征性耳聋

    一.疾病概述 耳聋是一种最常见的人类感觉系统缺陷,在新生儿中的发生率达1%.-3%[1].耳聋按病因可分为遗传性和非遗传性,60%以上的新生聋儿是由遗传因素导致[2].遗传性耳聋根据是否伴有耳外组织的 ...

  • 可治性罕见病—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一.疾病概述 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pidermolysis bullosa,EB)是一种遗传性皮肤病,呈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模式遗传.表现为皮肤脆性增加,皮肤黏膜受轻微外力摩擦后起水疱.大疱样皮疹 ...

  • 可治性罕见病—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一.疾病概述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PNH)是一种少见的获得性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表现为溶血性贫血.血栓和骨髓衰竭[1~4 ...

  • 可治性罕见病—极早发型炎症性肠病

    一.疾病概述 炎症性肠病(l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为遗传易感宿主对共生或致病微生物免疫反应失调所致,表现为消化道慢性炎症,可见于任何年龄'1].包括溃疡性结肠炎( ...

  • 可治性罕见病—儿童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

    一.疾病概述 小肠淋巴管扩张症(intestinal lymphangiectasia,IL)是一种极为罕见的消化道蛋白丢失性疾病.由于各种因素导致小肠淋巴管阻塞扩张,使富含蛋白质.淋巴细胞.脂肪的淋 ...

  • 可治性罕见病—进行性骨化性纤维发育不良

    一.疾病概述 进行性骨化性纤维发育不良( fibrodysplasia  ossificans  progressiva,FOP),或称进行性骨化性肌炎 ( Myositis ossificans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