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公民同招以后,小学奥数会降温么?
前天,浙江发布2020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通知,给今年乃至今后一段时间的小升初定了调子,其中最让人关心的就是公民同招的事情。
在省教育厅的通气会上,有关人士对相关政策做了解读。其中小升初家长比较关注的是这么几条:
民办学校在审批地范围内招生;设区市教育行政部门批设的民办学校招生范围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但不得跨市域招生。民办学校在审批地招不足的,可由设区市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在本市域内的其他县(市、区)补招。
公办民办学校实行同步报名、同步开展录取、同步注册学籍,基本流程和具体步骤由各地统一设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以面试、评测等名义挑选学生,严禁以各类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
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报名人数超过核定招生计划数的民办学校,符合条件的报名人员全部实行电脑随机派位录取。未招足的民办学校补招时,如果报名人数超过补招人数的,也要实行电脑随机派位方式录取。从2020年开始,普通义务教育学校停止招收各类特长生。
以上这几条的核心在于锁区:即学校是哪一级教育管理部门批的,那么就只能在哪里招生。以往那种跨区抢优质生源的现象会大大遏制。同时,由于公办和民办同步招生,并且如果报名人数超过计划数,民办学校就要全部随机派位录取,而掉下来的学生连原来相对好一点的公办初中也上不了,只能去地段初中里相对较差的,这也会降低很多牛娃家长对上民办初中的热情。
假设这个政策能一直持续下去不发生改变,那么可能会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首先,基本上全浙江省的初中就不能以任何形式挑生源了。而之前各民办初中挑选生源的主要依据就是学生的奥数成绩和水平。可以预见的是,政策会给小学奥数带来一波降温。之前家长给孩子扔在奥数上的钱基本也就打了水漂了。这还有哪家学校敢顶风作案搞面试,那正好树个典型。而且估计全省人民也都盯着,看看哪家敢开口子,只要有人开了口子,明年这个政策也许就能变成一纸空文。
之前我写过一篇文章:名师和牛蛙,谁成就谁?里面也提到了名校和生源之间的关系。这个政策必然会导致优质生源相对现在来说分散一些。所以名校光环会比原来淡化,而且原来越是外来优质生源多的学校,影响会越大。
其次是优质的九年一贯的学校的学区房短期内又要涨价了。根据通知,对特殊情况的招生录取方式有特别的规定。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小学部学生可以直升本校初中的。民办九年一贯制学校其初中部招生名额多于小学部直升名额的,多余的名额按民办学校的招生录取规则面向审批地统一招录。也就是说,那种一贯制的学校,你进了小学的门槛之后,那么初中名额自动锁定,所以为了读好学校,会有家长不惜一掷千金来购买学区房,提前布局,导致这部分房源的价格飙升。
但是从长期来看,随着优质生源的稀释,以往的超级初中的优势会慢慢淡化。没有超一流的生源哪儿来的超一流学校?当现有的学生存量升完学,这批公民同招的毕业之后,应该就能明显看出差距。那以后房价咋样就不知道了。
第三是各类奥数培训机构面临转型,小学奥数降温明显。事实上小学奥数主要分成代数、几何、数论、组合数学这么几块内容,除了代数、几何之外,其他内容对于初中数学的学习没有任何影响——甚至就连几何影响也不大,毕竟求面积在初中是非常非常小众的一类几何问题。那么再学这么多的小学奥数就没有意义了。那种阿猫阿狗是个人就讲奥数的局面会有所改变。
不过小升初的衔接数学会火爆。毕竟家长觉得先走一步总是好的,所以一些初中的内容会逐步前移,而且语文、外语等其他学科的课外辅导班生意会明显有个提升,数学不用学那么深了,那也不能让孩子闲着,那就学点其他的东西吧。
第四是优质民办初中会大幅涨价。原来靠学生成绩外加不便宜的学费筛选,现在去掉学生成绩这环,直接用钱筛选。这是实在没有办法的办法,好学校能维持好名声,就只有靠好学生,如果造血机制出了问题,那么这个学校倒下去也就只是个时间问题。
所以把富家子弟挑出来绝对是个好办法。很多时候,优质的教育就是靠钱砸出来的。只要不是智商有级差的,在同一个层次里的孩子,你钱花下去和不花,那教育水平差距是非常大的。所以肯给孩子掏这个学费的,课外花钱估计也是不在乎,一是有钱花,二是舍得花,这是最简单粗暴地维持本校教学质量的办法。
除此以外,最关心的还是会不会开口子的问题。比如杭外的招生:
而之前专门有人询问过教育厅相关人士,得到的答复是杭外不受公民同招政策的影响,2020将继续按原有方式招生。
当然,杭外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那么除了杭外以外其他的学校呢?现在各地细则尚未出台,因此也不好说。如果每个市都有那么一所特殊的存在,那么小学奥数还是得学,毕竟杭外的面试也是考奥数的。
其实对于一些政策的出台,老贼实在是看不懂。说的好听一点是掩耳盗铃,说难听一点简直就是脱XX放X。高考不是选拔性考试么?中考不是选拔性考试么?为什么小升初就要觉得选拔性考试对孩子们是个伤害呢?难道到了初中就觉得承受能力够了?
各国对于教育水准都是划下限,上不封顶,唯有我们划上限,下不见底。海淀黄庄扫荡,那么多补习班,就专打奥数,其他不论。你要是不让人在校外学,那么校内能不能组织一些奥数兴趣班,让真正有兴趣有天赋的孩子投身进来呢?
国家为了提升基础学科的水平,专门出台了强基计划,相当于是对数学、物理的保护性措施,但是在义务教育阶段,防学生学难一点的数学甚于防川,真的是看不懂。
小的时候不准学,把各种数学竞赛砍完;到了大了要保护起来,鼓励学数学,真的,谁来解释一下这个逻辑?
不过鉴于近些年教育政策的变化速度之快,这个政策能坚持多久,还真是很难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