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作家」汤善央 ‖ 刻在秋风里的印记(散文)

刻在秋风里的印记

文/汤善央

春夏秋冬,四时循环往复,不改初衷,未易其容,亘古如是。然而,每个人因心境不同,或借物寓意,或感时抒怀,楞是把一个五彩缤纷的季节品出了万般滋味。

春播夏长、秋收冬藏,每一个季节都赋予了自然特色,这是常而不断的法则。春耕秋收、春华秋实、春代秋绪,春秋岁月,它们是隔山隔水难隔心的毗邻,也许是物候相近的缘故吧,人们总是把炎炎夏日与凛冽寒冬相提相论,让春与秋一脉相承。

然而,秋天却总是在四季中独领风骚,一丝悲喜、一缕凄婉让秋天染上了无尽苍凉,冲淡了硕果累累、收获的喜悦。

草木萎黄而不枯,是对生的执着与不舍;落叶翻飞,是对幻化无常的表述。因此在赏秋之际,陡生出感秋、悲秋、伤秋、叹秋的迥异。

轮回的脚步从未停歇,在历史的长河中,家国情怀,边塞行途始终是文人骚客们心中难释怀的结,在瑟瑟秋风中愈加浓烈,落入字里行间,点染出秋的卓约与空旷……

衡阳雁去无留意,边声连角起的边关,长烟落日下的孤城,一壶浊酒如何能掩盖住那滔滔思绪。

汉代刘彻的《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天高云淡,草木萧萧,衡阳雁去,虽兰幽菊香也难以慰藉对伊人的无尽思念之情。

魏晋曹丕的《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多思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为淹留寄他方。

诗人感念客居异地的故交挚友,自己也在绵绵秋意中蒙生出思乡之情,欲抚还休,欲慰频添愁绪。雁尚知时而归,日思夜想的朋友为什么还不归来?

唐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一首诗映出了一幅江南水乡画。月落后,漆黑的夜色中,乌鸦的啼叫唤醒了天地间霜寒之气,渔船上的灯火与古寺的晚钟交织,这个“愁”正是作者与船上渔火形影相吊的共鸣。

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是对秋天美好景色的描述,悠然自在的闲情逸致之情跃然入目。远离红尘喧嚣的宁静,与云毗邻而居,与枫叶共语。

另一首《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词句委婉动人,虽有一个“冷”字略显凉意,更多的则是浪漫与惬意。

诗圣杜甫共有四首关于秋天的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这是对自己生不逢时,命运多舛的怨叹,更是对老去无为的无奈。

《秋兴》: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诗中即有对边疆战事的担忧,更因睹菊两度花开,勾起归乡梦而两度泪洒孤舟。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诗人身世漂零,浮萍无寄,空怀抱负,报国无门,在感秋的同时迸发。

《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

诗人心中处处透着忧国忧民的悲愤,借秋抒怀,把秋天的萧煞与战乱、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境况系在了一起,所以对秋的写照凄厉至极。

诗豪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风引》: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一改对秋煞的排斥,自然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给人释然解脱的自在。诗中的“孤客”影射出诗人归隐田园,托迹山林的愿望。

诗仙李白的诗与诗圣的风格有些契入,其诗《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

《秋登宣城谢脁北楼》: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诗人把秋景、离人、战火、民生揉成了一团,存治国安邦的志向,却怀才不遇,难展抱负;有济世安民的悲心,却因颠沛流离,难偿所愿;只能凭借诗句来抒发压抑在心头的愁绪,慨叹忧国忧民的情思。

诗佛王维的《山中》: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秋燥水少,红叶稀疏,已近深秋。诗中一句“空翠”透出幽幽禅境,无尽秋凉洗尽了心中烦恼。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诗中田园闲适生活的气氛很浓,隐逸无为的心境泛现,一改秋煞肃穆之气,是对秋的讴歌。最后向往的是与陶渊明一样隐居田园,欢歌纵酒,快意人生。

李商隐《霜月》: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诗中的冷意直透人心,独上高楼看水天一色,清凉的月或挂山峰之间,或悬九天之上,月光中隐隐青山与传说中的嫦娥仙子在霜影广寒中争艳斗俏,展现美好姿容。把肃秋中隐约的“柔”性捧了出来。

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想来秋天最是能唤醒人们思念情怀的时节,这与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有异曲同工之妙,诗中虽然没有对“秋”的点染,却把秋思之情抒发的淋漓尽致。

秋收,有时候对于友情,可能也到了收获的时节。亦或是落叶缤纷,飘零无寄的情景,最容易勾起离人的思念情怀。

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道出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在“家书抵万金”的时候,唯恐遗漏情感,委托带书信的人都要走了还要打开再看一遍,生怕表达不够发完善,信未至魂梦先已飞越千山万水了。

王绩《野望》: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同样表达的是离人思家的秋觞,秋风夕阳下,到处是匆匆归家的身影,地陌人生的怅然,幽生出隐匿避世的伤感。

宋代郑思肖的《寒菊/画菊》: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则是借物言志,表达自己卓立不染,清净无为的超脱情怀。

欧阳修的《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沈何处问。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表达了故交离散的惆怅,知己渐行渐远,山高水长,音鸿遥隔。如此时节,再好的风景也因感染凄凉而化为无限怨尤。

程颢的《秋日偶成》: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这是一种怡然自得,超然物外的洒脱,是不可多见的从容置身于秋境中自在遨游的心态。不论世事如何变化,都能以常态之心从容面对,心中再也不会有阴晴不定的涟漪生起。

清代曹雪芹的《代别离·秋窗风雨夕》: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动恨照离情。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风急。连霄霢霢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二十句中用了十五个“秋”字,诗与他所写的《红楼梦》一样,悲凉的开始,纷扰的过程,凄婉的结局。惨淡、凄凉、惊破的是一帘幽梦。

王士祯的《江上》:吴头楚尾路如何?烟雨秋深暗自波。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已经不胜秋意,却更幻想着寻找秋的彼岸。那曾想,秋尽处落叶翻飞雁声疾,身陷秋中难出离。

而辛弃疾的“天凉好个秋”与清末女豪杰秋瑾的“秋风秋雨愁煞人”则是借秋的肃杀影射前途未卜的世事,是对“多事之秋”的另类诠释。

秋意浓,宜远行。敞开心扉,让内外通透一番,以免情绪滑入死寂的冬眠状态,方能换来风过疏竹,风去竹不留声;雁过寒潭,雁过潭不留影的无羁。

悲秋莫言愁,感秋寄情游。风光长着眼,春潮在前头。三秋也只是红尘过客,耐过三冬寂寞,自有春风妆彼岸。切莫让自己沦为悲中客,遗恨成三世。

秋,是收获更是断舍离;秋收结束,人影疏落,野旷岑寂,极目处天地玄黄,芳草萋萋,多少会让人感到失落。然而朝潮朝落般的人生,正是因此而充满动感,向死而生方能换来浴火重生,凤凰涅槃的华丽转身。

有情世界,人是多愁善感的综合体,悲天悯人,感时伤事,皆属常态。秋天本是一幅浓墨重彩的山水画,远观山有色,近听水无声,何妨换个视角,来一曲: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如此安好,岂不快哉!

秋因多心化为愁,点点滴滴今未休。物候自然变化从来不受情感左右,只是人在心意识的驱使下,难免沉溺于悲欢离合之境跌宕起伏。

若能置身物外,回望尘寰浑沌一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秋水长天安有彼此!

秋已去,秋还来,来去之间,愿你我都能以平常心相待。

作者简介:

笔名:尘烟如梦;原名:汤善央,祖籍山东五莲,大学本科。网名:如缘尘烟、衣服上晒石头、另一只眼阅红尘。已在全国各地刊物及网媒平台发表小说、散文、诗歌300余篇。以文传意,畅抒心怀;以诚交友,缘结四海。

(0)

相关推荐

  • 李升华七律诗 雁天

    雁天 秋风扫尽夏鸣蝉,万木无声入雁天. 此景异乡难异色,彼情同代不同年. 忧看碎叶沉霜底,忍忆繁花绽雨先. 别怨纷纷避时冷,寒光不见满婵娟? [注释]3月23日,曾经步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霜月&g ...

  • 李升华七言绝句 雁天

    雁天 秋风扫尽夏鸣蝉,万木无声入雁天. 别怨纷纷避霜冷,寒光不见满婵娟? [注释]读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霜月>诗,步其韵而咏同一事.原诗云:"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青女素 ...

  • 诗词点评台002期

    诗词点评台   第二期 1.七绝·元旦抒怀三首 文/于殿忠 (一) 冬至年关草木稀,星移斗转难相违. 行看雪中梅欢笑,莫叹人间瘦与肥. (二) 流年轮转如初见,莫问人间第几程. 雪上眉头春将近,冰花消 ...

  • 【白露特辑】白露诗词选粹三十首/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清荷文苑ID:qinghewenyuan 白露诗词选粹 诗歌 01 白露 文/李犁 白露是一个少妇.命属白金 眼含露水.身如芦苇,在秋天的边上摇曳着 在上古,她就是诗经.可她偏偏是我的邻居 每天很晚回 ...

  • 【梅亭诗刊】067期 秋

    万花敢向雪中出 一树独先天下春 点击顶部上方 蓝字关注我们! 编者按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似水流年,秋天正迈着矫健的步履向我们走来.秋色斑斓:金色的稻穗,金色的 ...

  • 「今日作家」王德明‖【餃子的崇拜】(散文)

    餃子的崇拜 文/王德明 中國人一直是講究應景兒的,端午節吃糉子,中秋節吃月餅,過年吃餃子,都是應景兒的事.但對我來說,吃餃子卻不是.莫言在一次演講中談到,他爲什麼要當作家呢,就是因爲一個老師曾經告訴過 ...

  • 「今日作家」王德明‖【饺子的崇拜】(散文),最喜欢的作家及理由

    2020-08-03 15:50:29文化 饺子的崇拜 文/王德明 中国人一直是讲究应景儿的,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过年吃饺子,都是应景儿的事.但对我来说,吃饺子却不是.莫言在一次演讲中谈到,他 ...

  • 「今日作家」雨丁香 ‖ 南湖印记(散文)

    南湖印记 文/雨丁香 汉中的南湖坐落在距离市区十七公里处的汉山南麓,水域面积一千一百多亩,与七沟八梁六十八座山峰成环抱之势.山虽不够高大雄伟,但树木参差蓊郁,四季常青:水虽不比九寨海子,但碧绿清澈,温 ...

  • 「今日作家」周启兴 ‖父母撑起的一片天(散文)

    父母撑起的一片天 文∕周启兴 8月4日傍晚时分,天空好端端的一张白纸,却被一个披头散发仿佛得了神经病一样的写大字的人泼了浓黑的墨汁,一片漆黑,一阵阵凉风掠过,就是暴雨.我一手抓住伞柄,一手抓住伞骨,怕 ...

  • 「今日作家」王德明‖【蝈蝈】(散文)

    蝈蝈 文/王德明 故乡的蝈蝈,见过的大约有四种. 一种叫做火蝈蝈.个头儿长约三公分左右,躯体紫红色夹杂着墨绿,翅膀长于躯体,体型有点儿像躺在地上的绿皮车.长着一双复眼和一双细长触角,前中足为步行足,后 ...

  • 「今日作家」王德明‖【靰鞡草的夢想】(散文)

    07-27-2021 07-27-2021 07-27-2021由 作家世界 發表于 美文 靰鞡草的夢想 文/王德明 小時候,我的家住在一個最寒冷的地方,極限溫度可達到零下五十度.在這極寒的天氣中,靰 ...

  • 「今日作家」 梁行 ‖ 诗与酒(散文)

    诗与酒 文/梁行 说到诗与酒,很多人自然就会想到唐诗宋词.的确,可以说,诗与酒都是中国的国粹.几千年来,诗与酒相生相伴,诗因酒而豪放,酒因诗更醇香.在历史的酒窖中,诗词和书法绘画一起发酵,形成了中国独 ...

  • 「今日作家」王德明‖【蝈蝈】/散文)

    2020-07-20 16:19:39文化 蝈蝈 文/王德明 故乡的蝈蝈,见过的大约有四种. 一种叫做火蝈蝈.个头儿长约三公分左右,躯体紫红色夹杂着墨绿,翅膀长于躯体,体型有点儿像躺在地上的绿皮车.长 ...

  • 「今日作家」王德明‖【鞋子的際遇】(散文)

    鞋掌是哪裡 鞋子的際遇 文/王德明 我上小學的時候,看過一本小人兒書叫<在人間>.小人兒書是以蘇聯偉大作家.詩人.思想家高爾基的自傳體小說<在人間>為藍本改繪的,故事的主人公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