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张家口地名的记忆_屈照

(转)张家口地名的记忆_屈照

张家口的很多地名,如一部无言的史书,藏着张家口人的故事,也记录着张家口的历史沿革与生活画卷。回首过往,让我们透过这些有意思的地名来解读张家口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  张家口市区的“原点”和“根” @浅浅回忆:我记忆中的张家口堡,有着众多蜿蜒曲折的小巷,古朴、幽静、深长,小时候最爱去玉皇阁门前的石阶上打滑梯,那里留下了我童年的快乐。  张家口堡 张家口堡筑成后,数百年间多次扩建增筑,明清两朝,堡中一直驻扎着大批军队,俨然是座“武城”,城堡外民房日增,商贩云集,缓慢地形成了市街,人们俗称为“堡子里”。与城堡相关的街名,如东关街、北关街、南关道、南城壕、东门口等,也逐渐出现,有些沿用至今。 西豁子 堡子里的西城墙在一次崩塌后,形成一个豁口,行人从此过往,日久天长,遂称此地为“西豁子”。  “历史”悄声诉说着这些地儿的故事 @清风烈酒:初中的时候一说要去买衣服,没有别的地儿,不是去桥西大市场就是去武城街里小店儿;一说去买书都去新青年书店,那里的书种类齐全还便宜;一说吃的就想起武城街的电烤羊肉串和凉皮儿,武城街是我整个学生时代的珍贵记忆。  武城街 建于明代成化年间,在二百年前此街北口曾矗立过一座高大的牌坊,上书“武城胜景”四个字,于是得名武城街。 怡安街 1909年京张铁路的通车,张家口车站附近土地价格飞涨。梁炎卿、陈祝龄等看到商机,组建了张家口“怡安房产公司”,修建了以怡安街为主干的商贸区域,这里便命名为怡安街,成为张家口当时最繁华的地段。 高安里 民国年间纸店经理高明曾在此居住,从1925年开始,此处取名高安里。 东河沿街 1932年,修筑清水河坝以后,此处逐渐形成为街道,故名曰东河沿街。 玉带桥 1925年修建的玉带桥,明道光年间就存在的牌坊,清初始建的牌坊,清初始建的朝阳洞,如今已不存在了。 新华街、解放大街、利民巷 解放后,人民政府将旧社会的“新民街”(本义取自《大学》:“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改名为“新华街”。将日伪时期的“中央大街”(因张家口在日伪时期曾是伪蒙疆自治政府的中央机关所在地,故名“中央大街”),改名为“解放大街”。将旧社会反映娼妓制度的街道名称“三间房”,改名为“利民巷”。  古老的传说赋予这里更多色彩 @北梦吹歌:儿时第一次去水母宫还是我小时候妈妈带我去玩的,在那里第一次看见外国人,感觉黄头发、高个子长得好奇怪。去年夏天我也带孩子去水母宫玩了一次,他看到水里的鱼和地上的小兔子高兴极了,水母宫是我们三代人共同的回忆,希望这里不要像人民公园一样消失。  水母宫 相传水母娘娘路经卧云山,干渴思饮,四顾无水,便指地为泉,山岩遂为之裂隙,清泉自石上汩汩而出,有了卧云山这一优质泉水,毛皮商用来鞣制皮革的水源便有了保障,且所制毛皮质高一等,为商人们带来了滚滚财源,为感谢水母娘娘庇佑,皮革商们在乾隆年间便集资修起了这座水母宫。 祭风台街 相传元末明初时,祭风台街一带常年风沙大作,百姓苦不堪言。长者言:此乃风神所为,需筑台以青牛白羊祭之,方可解百姓之苦。百姓遂以长者之言以筑台,祭以贡品,焚香膜拜。此后当地风调雨顺,再无风灾之害,后人给此地起名为祭风台街。  这些地名的前世今生,你知道吗? @烟草小毛驴:我是土生土长的桥西人,以前住的都是大院儿,现在虽然迁到楼房里,但始终不愿意离开桥西。我习惯了去平门那家早点摊吃油条老豆腐,也习惯了周末去西坝岗那的菜市场把一礼拜的菜都买了,我就是喜欢生活在桥西。  古宏庙街 张家口市区北部一条千米长的大街叫“古宏庙街”,街西黄土场西北山脚下有座“古宏庙”。“古宏庙”是今天的名称,过去就叫“孤魂庙”。街以庙名,庙为“孤魂”而建。庙的附近是当年埋葬客死东口的山西人的“义地”。 美人沟 最早的“美人沟”就是一片坟滩,人称“埋人沟”,后渐被民房所占据,抛弃了旧名称,利用其谐音称之为“美人沟”。  这些地名里藏着张家口的城市印记 @忐忑妞:张家口的地名很多是根据以前的建筑命名的,当时命名只是一个称呼,随着时代变迁,这些名字已经演变成对这些建筑的一种纪念。  红旗楼 红旗楼特指以前正对着工业中横街的那两座3层平顶楼叫红旗楼,是探机厂盖的单身宿舍楼,后来又在南面盖了2座坡屋顶苏式住宅楼,从北往南依次命名为红旗1、2、3、4楼,后来逐步演变为泛指原红旗楼周边一带。 茶坊 在张家口的行政区划变动中,有一个区的名字逐渐消失,这个区就是——茶坊区。曾经作为张家口市的城郊区,茶坊区在张家口市政治经济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影响。直到1989年茶坊区撤销,这个区正式退出了张家口的历史舞,但“茶坊”这个名字一直延续至今。 十三里 市中心到该处为13华里,所以称作13里。(当时的市中心是从通桥头起,就是现在的东方那儿算起是十三里 ) 张家口市三面环山,许多街道便从山取名。“话山底”因街处西太平山的山脚之下;西沟街、正沟街则因街居山沟之中。有的傍山街道干脆直呼为馒头山街,还有“鱼儿山”、 “元宝山”等。 张家口市许多街巷是因为街巷中有某种作坊或店铺而得名。如当铺巷、面铺巷、肉铺巷、碱店巷、风箱巷、瓦盆窑。缸坊巷则因制作酱、醋、酒、咸菜的不同而有数个。草厂巷、小马厂、冯窑厂这类街名,远溯过去,确有草厂、马厂、窑厂的存在。 有的街巷,当年曾经是繁华的市场,如今虽说变成了居民区,但仍沿称旧名,叫作人民市场、东市场、南市场、解放市场…… 有的街巷形状成了恰如其分的天然地名。一人巷长而狭窄,仅容一人穿行。口袋巷口小里大,形同口袋。辘轳把巷,形同一只辘轳摇把。有的街巷里的实体标志,演变成了街巷名称。 旧社会,劳动人民还受着神权统治。能反映这种情况的街道,如“城隍庙街”、“奶奶庙街”、“马王庙街”、“五道庙巷”、“朝阳洞”(因有朝阳洞庙而得名)、“河神庙街”、“流平寺”、“花园街”,本名叫菩萨庙街,是因为这里曾有过一座菩萨庙而得名。 有的街巷位置恰好处在大路岔道上,于是顺当地得了一个现成的名字。如东岔街、西岔街、三岔街、水岔街、铁路斜街等。 清水河横贯市区,许多街巷名称都和这条河有过“姻缘”。诸如:大河套、小河套、河沿街、水渠沿、二道坝、黑石坝等。  张家口这些地名的缘来你知道吗? @莜面窝窝给谁了:张家口很多地名叫了半辈子也不知道名字是怎么来的,但是叫习惯了就很难改口。现在鳞次栉比的建筑林立,很多有年轻人知道地标建筑却不一定知道这些老地名。  元台子 因过去曾有一个高大的圆形土台而得名。 石头坡 在当年是街呈斜坡,石头铺路。 井棚巷 因有水井而得名,过去几乎条条街巷都有水井,但从井得名的街巷,却寥寥无几,这样就避免了街巷的重复。 旗杆院 在清兵驻扎时,这里在石基上面矗立过高大的旗杆。 西沙河、沙河路 顾名思义,当年都是泄导山洪的沙河,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沙河即为柏油路所代替,街名也成了历史陈迹。如同太平桥、玉带桥一样,在现今的地址上,再也找不到街名的遗痕了。 西坝岗 原来是拦洪的大坝,现在的路建在河上,仍称坝岗 ,原来那地是水坝,挡西边山上下来的洪水的,下面是水沟,后坝上修了路,再后,沟填了,上面修了路,坎岗上盖了房,因在市西叫西坝岗。 如曾住过清军的地方叫“上东营”、“下东营"。 住过蒙古军的地方叫“蒙古营”。 曾居住过汉族军队的地方叫“南营坊”  每一条街道、每一处建筑都是张家口城市风景的一部分,那些林立的建筑,浓郁的行道木与穿流的人潮,串联成街头巷尾的记忆。随着近几年张家口的发展,老街巷翻新改造,张家口人的记忆也随之日新月异,但其中总有一两处地方见证了自己的青春。那么,哪一处街道或建筑在你心中是难忘的回忆呢?

(0)

相关推荐

  • 记忆深处的博兴老城里

    山东省滨州市作家协会 文学作品展示平台 博兴县城在短短的几年里,已经发展到了将近30平方公里,以致许多人将乐安大街以东的城区称作"老城",行政中心这边称作"新城" ...

  • 张家口故事 张家口桥西大街

    张家口故事 张家口桥西大街来源 /  张库大道历史文化研究会复制·编辑 / 塞上齐翁乔彦军 张库大道历史文化研究会 4月15日20世纪30年代,张家口的一条街道因独特的建筑和繁华的景象频频出镜,这条街 ...

  • 30年前的东风西街记忆(2)

    友情提示:本文1063字,阅读约需5分钟 30年前的东风西街记忆(2) 记忆是个好东西,多少年以后,仍然不变,深藏心底.谁也不能把它从你的心头里夺走.限于篇幅,加上本人学识浅薄和年龄阅历等问题,本文只 ...

  • 探访小武城巷

    「不认识扬州街巷,就等于不认识扬州」 --  街巷扬州 扬州城/巷子深 人文扬州,一街一巷.伴随着岁月沉淀,里面蕴含着人情味,也藏着那一份记忆.这一条条的古街古巷,伴随着古运河畔流淌着的唐诗宋词,讲述 ...

  • 兖州人记忆中的老街旧巷

    兖州人记忆中的老街旧巷 张金鹏 一座老城,繁衍生息着祖祖辈辈老城人,经历了战乱兵燹,风雨沧桑,见证了时代的变迁,还有那家家户户的悲欢离合.盛衰忧乐.古城兖州,那些耳熟能详的老街巷老字号老物件, 那些古 ...

  • 民国时张家口春节老照片:南武城街岁末年市 穿新衣戴新帽的孩童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从腊月二十三小年送灶王爷上天开始,便进入到了过年的节奏. 在张家口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掸尘土:二十六,去割肉:二十 ...

  • 【纪录片】亥年记忆_癸亥1983年

    【纪录片】亥年记忆_癸亥1983年

  • 【纪录片】丑年记忆_己丑1949年

    【纪录片】丑年记忆_己丑1949年

  • 【纪录片】丑年记忆_辛丑1961年

    【纪录片】丑年记忆_辛丑1961年

  • 【纪录片】丑年记忆_癸丑1973年

    【纪录片】丑年记忆_癸丑1973年

  • 【纪录片】丑年记忆_乙丑1985年

    【纪录片】丑年记忆_乙丑1985年

  • 【纪录片】丑年记忆_丁丑1997年

    【纪录片】丑年记忆_丁丑1997年

  • 张家口南站的记忆

    珍贵的老照片 [纪实摄影] 点击[查看全文]看全部. -------------- 自从1909年京张铁路第一声嘹亮的汽笛,中国人自主设计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开通运营,至今已有110年的历史. ...

  • 就读这篇┃多少地名在记忆中风化

    胡庆军:多少地名在记忆中风化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记忆.唤醒城市记忆的"捷径"之一,是老地名. 穿行在任何一个城市的老街旧巷,从一个个老人口中了解这个城市的过往,深切感受那些老地 ...

  • (转)再谈品茶飲酒_屈照

    ​(转)再谈品茶飲酒_屈照 再过几天春节就到了,在这辞旧迎新的大喜日子里,合家欢乐,都少不了品茶飲酒.因此,我要再谈品茶飲酒,不过这次谈的和上次大不相同,不谈茶酒知识和文化,而主要谈的是在生活实践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