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铜器铭文研究成果与代表性书家述略│坦斋
此文本为坦斋老师针对“坦斋私享会”会员专门撰写的十二期文本之二,文本信息量大,字数多,现截屏选择一部分展示如下。
临 写 视 频
+
坦斋
+
本期课程总共有 7 个视频,这里仅选 2 个。
+
《大盂鼎》
―
―
―
大盂鼎(GreatYu Tripod),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又称廿三祀盂鼎,西周炊器。1849年出土于陕西郿县礼村(今宝鸡市眉县)。1952年藏于上海博物馆,1959年转至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
鼎高101.9厘米,口径77.8厘米,重153.5千克。内壁有铭文291字,内容为周王告盂,殷代因酗酒而亡国,周代忌酒面与,要盂一定要很好地辅助他,敬承文王武王的德政。
大盂鼎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大盂鼎是西周早期青铜礼器中的重器,因作器者是康王时大臣名盂者而得名。与大克鼎、毛公鼎和逨盘被誉为“海内四宝”。
此器铭文字体笔画粗细不等,且如“王”、“在”、“正”、“土”等字中有许多圆形或方形团块,象形意味仍较浓。又如铭文中“有”、“厥”、“又”等字波磔分明,体现了用笔过程中自觉的提、按意识。书法体势严谨,字形,布局都十分质朴平实,用笔方圆兼备,具有端严凝重的艺术效果,是西周早期金文书法的代表作。
大盂鼎铭文虽属西周早期金文,但书法体势严谨,结字、章法都十分质朴平实,用笔方圆兼备、端严凝重,雄壮而不失秀美,布局整饬中又见灵动,并达到了十分精美的程度,是西周前期金文的代表作,加之器形巨大,造型端庄堂皇、浑厚雄伟,故作品更呈现出一种磅礴气势和恢弘的格局,从而为世人所瞩目。
《祀三公山碑》
―
―
―
祀三公山碑是名垂书史的极有价值的碑刻之一。汉元初四年(117)刻,篆书,10行,行17—20字。《祀三公山碑》,全称《汉常山相冯君祀三公山碑》,俗名《大三公山碑》。东汉元初四年(公元117年)立。今在元氏县西北三十里封龙山下。
碑文篆隶相兼,是由篆入隶之作,其渐减篆之萦折,为录之径直,有的字还有草篆之意,书法劲古,笔锋遒劲浑厚。清代书法家多有摹仿,尤其是篆刻家十分重视学习此碑书体。清代康有为、杨守敬称之为“瑰伟”。日本书道界人士也称其为“神碑”。此碑对我国著名书画大师齐白石、吴昌硕先生书法篆刻艺术的发展、形成,也起过重要作用。据传当年齐白石得“祀三公山碑”帖,如获至宝,认真领悟、习摹,爱不释手。正因为他能够博采众长,才开创出一种既含前人又孕自我,方正奇险、天趣横生的独特风格。
清方朔跋此碑云:“乍阅之有似《石鼓文》,有似《泰山》、《琅琊台刻石》,然结构有圆亦有方,有长行下垂,亦也斜直偏拂。亦不能为此书也;仅能作篆者,亦不能为此书也;必两体兼通,乃能一定独擅。”
此碑的书体亦曾引发争论,有人称篆,有人称隶书,有人称“篆之别调”,有人称“隶之古也”。若说它是篆书吧,可它的字体方正,许多字压扁,笔划也有许多简省之处,并且,有些字末笔尖笔出锋,明显有隶书波磔笔法的痕迹。若说是隶书吧,可它的字形结体多呈篆意,部分笔画比篆书还复杂。清代方朔对此碑笔意曾由衷叹曰:“作阅之有似《石鼓文》,有似《泰山》、《琅邪台刻石》,然结构有圆亦有方,有长行下垂,亦有斜直横拂。细阅之下,隶也,非篆也;亦非徒隶也,乃由篆而趋于隶之渐也。仅能作隶者,不能为此书也;仅能作篆也,亦不能为此书也;必两体兼通,乃能一家独擅。”(《枕经金石跋》)及至后来,梁启超认为是汉代人用隶书的形式写出的篆书,最终,这一提法得到学界的认同。
受该碑影响最大的当属齐白石,传说当年齐白石见到“祀三公山碑”拓片时,如获至宝,认真领悟、习摹,爱不释手,于是,其篆书、篆刻以及绘画用笔,均汲取了此碑的养分。王学仲曾客观评述说:《祀三公山碑》是齐白石的底牌,没有《祀三公山碑》,就没有齐白石现在的成就。
临 创 作 品
+
坦斋
+
+
―
坦 斋(周 博)
―
别署坦斋,汉族,河北山海关人。自幼学书、兼及文史。现为《书画纵横》副总编辑、《中国书法网》总版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