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本追索回国的珍贵文物首现省博

展厅现场观众参观文物。

记者万建辉 摄

【曾伯克父鼎】

2019年从日本索回,春秋早期青铜器。

本件上腹饰重环纹,其下有一周凸棱,下腹部素面无纹。器底有烟炱痕迹。器内壁铸有铭文45字:“伯克父甘娄乃执干戈,用伐我仇敌,乃得吉金,用自作宝鼎,用享于皇考,用赐眉寿黄耇,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享”。意为伯克父甘娄用讨伐仇敌所得的吉金制作了此鼎,用以祭祀祖先,祈求长寿。

【曾伯克父甗(yǎn)】

2019年从日本索回,春秋早期青铜器。

本件甑、鬲分体。上部为甑,附耳,口沿下及底部以窃曲纹装饰。下部为鬲,附耳与器身有连接梗,三足作象首形。器底有烟炱痕迹。内壁铸有铭文16字:“唯曾伯克父甘娄乃用作旅甗,子孙永宝”。

【曾仲斿父壶】

1966年京山苏家垄出土,春秋早期青铜器。

曾仲斿父壶出土两件。器形厚重,呈椭方形。壶盖饰一周以镂空环带纹装饰的莲瓣,盖外壁饰窃曲纹。颈部设龙首耳,下附悬环。壶身饰三周环带纹,间以窃曲纹和空带。圈足以垂鳞纹为饰。壶身长颈垂腹,是典型的春秋早期形制。壶冠及颈内壁铸有铭文12字:“曾仲斿父用吉金自作宝尊壶”。

环带纹装饰虽也为春秋早期所流行,但一般施加在圆壶上,作为方壶装饰较为罕见。

【蟠龙盖罍(léi)】

2013年随州叶家山111号墓出土,西周早期青铜器。

本件圆盖隆起,盖顶有一圆雕蟠龙,盖面饰云雷纹。肩两侧各有一兽首形半环耳,耳衔圆环。肩部立有圆雕牛首,左右各饰一组相对的卷尾龙纹。腹部以大兽面纹为饰。下腹有一兽首鋬。圈足前后各饰一组相对的夔龙纹。右边玻璃容器里为出土时从蟠龙盖罍里取出的液体,推测为酒,酒精已挥发。

这种带有高浮雕装饰的罍只见于周文化边缘地区,如四川彭县竹瓦街和辽宁喀左等地。

记者万建辉 摄

武汉晚报讯(记者万建辉 通讯员黄敏)800年的楚国有《史记》等历史文献记载,700多年的曾国没有文献记载,好在40多年前曾侯乙墓被发掘后,曾国相关考古发掘惊喜不断,出土文物已经可以串联起曾国从西周早期立国到战国中期灭亡的历史发展脉络,做到了“考古写史”。

9月12日,“华章重现——曾世家文物特展”在湖北省博物馆开幕,展览精选了叶家山、苏家垄、文峰塔等重要曾国遗址近年出土的青铜器,含去年从日本索回的曾伯克父青铜组器8件,分“始封江汉”“汉东大国”“左右楚王”“华章重现”四个单元,呈现西周早期到战国中期的曾国青铜文化面貌。

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勤告诉记者,“华章重现——曾世家文物特展”是湖北省博物馆恢复开放后第一个大型文物特展,展览遴选汇集了曾国遗址近10年来出土的丰富而精美的文物,是曾国出土文物精品首次大规模在疫后展出,特别是去年从日本成功追索回国的曾伯克父青铜组器的参展,有力支撑了展览的高水平举办,有利于游客观众更好地感受到荆楚文化的独特魅力。

自1978年随州曾侯乙墓被发现后,曾国考古不断取得新进展。2011年以来随州叶家山、随州文峰塔、枣阳郭家庙、京山苏家垄、随州枣树林等曾国考古发现连续获得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中国考古新发现”等,引起学界广泛关注。方勤介绍,近年不断发现的曾国高等级墓地,尤其是多座曾侯级墓地,在各个关键时期基本没有缺环。在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之下,丰富而精美的出土文物,揭示了未为史书所载的曾国七百余年的历史。

曾国是西周早期周王室分封至江汉地区的重要诸侯国,始祖为“南公”,可与齐、晋、鲁等大国并列于《史记》中的“世家”。曾国立国七百余年,经历了从王室藩屏到楚国盟友的转变过程,有着深厚的礼乐文明积淀,是我国考古发现中世系最完整、时代跨度最长的两周诸侯国。考古学界以最完整的考古材料为曾国构建了中国周代封国中最重要的文化序列,为研究我国先秦青铜文化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文明进程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此次展览中,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展出了2019年我国政府从日本追索回来的“曾伯克父”青铜器群。这是中国在国际文物市场成功制止非法交易、通过跨国追索回归祖国的价值最高的一批文物。曾伯克父青铜组器组合完整,制作精美,铭文丰富,为书写曾国历史补充了重要的新佐证,填补了出土曾国文物的重要缺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