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生“五邪”病机——津伤化燥
我们经常看到,有些人的皮肤细白水润、光洁无暇,仿佛犹如婴儿般的肌肤。可有些人的皮肤却是干涩又粗糙,毫无“光洁”度可言,使用再多再贵的补水美白品却都是依旧无任何效果。要知道,像皮肤干燥粗糙、毛发干枯不荣、大便干结等等,其实都是你身体缺水的直接表现,人体缺水就好比是一片干旱的土地一样,怎能长出好的庄稼来。
在中医看来,身体缺水其实是“内燥”在捣鬼,是脏腑津液耗伤的一种表现。
内燥,也叫津伤化燥,是指体液津液耗伤而干燥少津的病理变化。
“
内燥的形成
”
内燥的病机特点为津液耗伤,阴血衰少,其病变性质为热,或虚,或实,或虚实夹杂。内燥多由七情不节,神伤血耗,或大病汗吐下克伐太过,或嗜食辛热,或误投温补等,亡其津液,或久病伤阴耗液所致,其病理变化以脏腑组织、形体官窍失其濡润,而干燥枯涩失润为特征。
从脏腑来看,内燥病变可发生于各脏腑组织,以肺、胃、肾及大肠为多见。
肺:肺气虚,无力化生肺中津液,以及肺气虚,使水精不能四布于周身,出现燥金之脏的津亏。除此之外,外感热邪,伤及肺的阴液,或者由于机体体质偏热,寒邪入里化热,耗伤肺之阴精,也会出现燥热阴虚的病变。同时,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津不足,不能通过肃降把津液送到大肠,也会出现燥金之腑的津亏。
胃肠:胃肠实热结滯,易灼伤津液,烧烤、酒等辛辣及油腻之品,是导致胃肠实热壅滞的主要原因,同时也会造成燥金之腑的津亏。
肾:肾主蒸腾气化,助膀胱气化,肾气虚,则津液不能输布,造成水液不能润养局部。肾阴虚,阴液不足,没有足够的津液可供给全身以濡养,也会出现阴虚内热、命火妄动的表现。这些情况都会产生内燥。
“
临床表现
”
1、全身症状
内燥在临床的表现的全身症状可分三个层次:津液枯涸,津枯血燥,阴虚内热。三个层次依次递进,逐渐加重。
津液枯涸主要是指脉外津液亏少,主要表现为肌肤干燥不泽,起皮脱屑,甚则皲裂,口燥咽干唇焦、鼻干目涩、爪甲脆折、舌上无津。可用麦冬10g、沙参10g、玄参10g等泡水代茶饮,以滋阴润燥増津液。
症状进一步发展,就会出现津枯血燥,脉外津液减少,脉中津液就会补充,结果耗伤血液中的津液。津枯血燥的表现有肌肤失于濡养,皮肤干燥、肌肤甲错、落皮屑,另外筋骨失于濡养,关节屈伸不利,甚则拘急痉挛,这些是津枯血燥在肌肤和筋骨的表现。
症状再进步发展,阴气功能受到损伤,出现阴虚内热症:手足心热,或骨蒸潮热,即患者自觉从骨头缝冒热气,像蒸笼一样,且下午或夜间定时发热或者定时热更高。此外,也常伴有心烦不寐、脉细数、舌光红龟裂;大便燥结如羊粪球,小便短赤等症状。
2、局部表现
(1)以肺燥为主则兼见干咳无痰,甚则咯血
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干咳无痰。西医叫刺激性咳嗽,就是干咳少痰无痰的症状。这个最难治了,发病也很多,春夏秋冬不分季节,即使是在暑季最湿热热的时候,它也可以表现出来。而且病期非常长,调理要至少三个月。肺燥在干咳少痰的基础上有时也伴有吐血,喀血。
2、以胃燥为主时,则胃阴不足,可伴见舌光红无苔
胃燥,表现的是胃的阴液将绝。这种人渴饮与舌光红无苔同时存在。想喝水,舌头表现为镜面舌,舌头伸出来,鲜红,舌面挂着水分,就像反光一样,就像镜面一样,叫镜面舌,这是胃阴液将绝的特异性表现。
在急诊室经常会看到有的患者在临死之前,只张嘴干呕不进食,舌头伸出来一看,光红无苔,这就是胃气将绝,生命即将结束的特征。
3、若系肠燥,则兼见便秘等症
肠燥,这在当前来说也是一个多发病。大肠主津,水液缺少的时候,就会出现排便非常困难。大便秘结,排出的大便不是条形的,叫状如羊屎,就像羊排出的大便一样,一个球一个球的。肠燥出现的大便秘结,如果当作热盛去治,喝什么大黄,芒硝,芦荟等泻下药,会越治肠的水分越少,大便越难下。肠燥引起的大便秘结,必须采取润肠的方法。
4、以肾燥为主,则为肾阴精枯涸,伴见形体消瘦、发脱、齿槁,甚则经闭、痿厥
肾燥就是肝肾精血亏虚,肾的精血亏虚到极点,表现为不仅脱发,华发枯槁,牙齿枯槁没有光泽,同时伴有形体羸瘦,肌肤干燥。形体羸瘦,是肝肾精血亏虚到极点,不是一般的形瘦,消瘦。齿为骨之余,肾主骨。正常我们的牙齿表面有光泽,有水份,肾燥的时候牙枯槁没有光泽;发为血之余,肾燥时不仅脱发,而且发枯槁无荣,非常干,没有光泽。
总之,“干”是内燥的病理特点。在上焦则干咳,咽干口燥;在中焦则烦渴、呕呃;在下焦则便秘、经闭。另外津伤日久一定会导致阴虚,那么阴虚必然有热,所以一定会出现阴虚内热的特征,一定要热象,既干还热。
“
外燥与内燥的关系
”
外燥是感受外界燥邪所致,可发生于秋季的外感疾病,故称秋燥。外燥有温燥和凉燥之分,燥而偏寒者为凉燥,燥而偏热者为温燥。外燥偏重于犯肺,内燥多由高热、大汗、剧烈吐泻,或失血过多,或年高体弱,阴血亏损所致,临床上表现出一派津伤阴亏之候,如皮肤干糙、口干咽燥、毛发不荣、肌肉瘦削、尿少、便干等。内燥遍及全身,以肺、胃、肾及大肠多见,伤及血脉,则与肝肾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