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不是一次能解决问题:这句话害了多少咨询师?
文:照见心理工作室
来源:心理小厨Plus(ID:tianjinpsy)
原文标题:“心理咨询不是一次能解决问题的” | 这句话害了多少咨询师?
好吧这是一个系列,上一篇是:“来者不问,去者不追”,这句话害了多少心理咨询师?,因为最近发现了一些神奇的现象:那些正确的道理,却引出了不太合适的行为,这些行为你不能说它错了,但最终却会对咨询产生负面的影响。
比如:“心理咨询不是一次能解决问题的”。
这句话对么?
01
这句话对!
心理咨询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的确不是一次就能就能解决问题的。我经常用减肥打比方(这个比喻我有心得),你今天跑步是减不下来的,只有持续跑一段时间,而且是合适的运动强度,才能减肥。健身教练,可能会告诉你怎么跑不会伤到自己,合适的运动强度是什么,从什么强度开始,用什么频率进阶;还会告诉你,跑步之外,吃东西也要注意,情绪方便也要注意;还会给你加油鼓劲,给你力量。
心理咨询也差不多,他们会评估出来你真正需要处理的冲突点在哪里(否则你可能连解决自己心理问题的目标都找不准),你有若干个目标,该如何排序解决;当你需要深入无意识的时候,如何控制节奏;在咨询外,如何调试自己的人际关系,甚至在做重要决定之前,帮你理清自己的思路;以及,给你加油鼓劲,做出改变。
类比下来,心理咨询的确需要花费一些时间,但这个现象,却成了部分同行的“自我保护”。
02
遇到了一个案例模拟,来访者问咨询师:“老师,我这个情况要多久能解决啊?”
咨询师说:“额,这个心理咨询它不是能一次就解决问题的。”
这种回答,我们同事称之为“钢铁直男”式的回答,有一说一,绝不拖泥带水。咨询师会觉得,自己给了来访者一个标准回答,而且改变了来访者的预期,让来访者看到了更真实的心理咨询。
不过这种“道理”却让咨询师忽略了一个重要事实,来访者这个问题的心理活动是什么?
其中也许是某种期待,希望尽快缓解最近的状态;也可能是缺乏希望感的表现;也可能是对咨询师的某种怀疑,当然这种怀疑有可能来自于自己的投射。
所以,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尝试着换一些思路回答这个问题:
比如更加理智的“OQ-45”版本,我们单位开始正式启动每次咨询都做量表的安排,基础量表是OQ-45,可能根据来访者的不同情况再匹配其他的量表,贝克抑郁、职业倦怠、考试焦虑等是常见表单。这样,每一次咨询分数的变化,都会提示我们工作的成效。
过去曾经用过这样的方法,一开始也告诉来访者说不知道需要多久,但我们会做阶段性总结,比如5次或3次,看看近期有什么变化。但这种模式实际上还是有点慢,毕竟还要等个几次。
还有经验丰富的小伙伴直接说的,在做完了概念化之后,评估来访者问题的泛化程度(也就是人格刻板的水平),给出一个凭自己经验判断的数字。但这种方法一般常见于使用短程、聚焦思路工作的咨询师,而且它最大的弊端是,适应症范围较小。
还有就是直接跟来访者讨论情绪的,比如你来之前预期做多久?然后关注来访者对自己问题的绝望感。这种方法我个人不大常用,因为我总觉得有点过早分析的味道,但我同事用的不亦乐乎,共情到位的情况下,效果还是不错的。
03
不过,“心理咨询不是一次就能解决问题的”,这句话最大的坑并不在于开始,而在于咨询的中期。
咨询效果迟迟不能出现,咨询不能有效推进,这时候无论对咨询师还是来访者来说,都会产生心理压力。产生压力就会激活防御机制,这时候,如果咨询师调动起自己“心理咨询不是一次就能解决问题的”这条信念,便会进入一种恶性的合理化循环。
心理咨询不能短期解决问题,所以可能我还需要等等
心理咨询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很多来访者一做就做好几年咨询,我这儿才刚刚开始
这条信念成了一种自我保护,让咨询师不能反观自己操作的问题,而将问题归因为“时间不够长”。于是,咨询师会在一条错误的道路上继续奋进。
所以,这里其实体现出了持续学习和督导的重要性,哪怕是同辈督导,也能帮咨询师看到自己面对咨询无效时的焦虑,以及为了防御焦虑而发展出的合理化。
04
所以还是要说说怎么办。心理咨询师如何正确使用“心理咨询不是一次就能解决问题的”这条信念,指导自己的工作呢?
把重心放在来访者身上,心理咨询做多久,最主要取决于来访者的需求。不是每个来访者都要被分析到原生家庭和三代两系的家谱图,也许人家的需要就是倾诉,那么1次咨询足矣。
虽说初始访谈有4-6次,但并不意味着这几次咨询是无效的。咨访关系提供的心理支持、倾诉空间,都可以帮助来访者稳定下来;在完成概念化之前,来访者已经可以出现动力学中描述的移情性好转。
重新关注工作的咨询目标,以及为了达成最终目前之前的小目标,看看进展如何?
动力学咨询师,需要关注希望感、无力感、竞争、不作为的担忧,甚至包括继发性获益等情况。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