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访印,可不仅仅是为了和莫迪来个“熊抱”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又双叒叕访印了。
13日上午,印度总理莫迪亲自去机场迎接安倍。俩人一见面,就来了个蜜汁“熊抱”。请感受一下:▼
安倍为何对发展日印关系情有独钟?
早在2006年安倍第一次担任首相之际,两国就商定一年举行一次首脑会谈。印度由此成为日本与其他国家间建立政府首脑每年互访机制的第一个国家。继2007年、2014年和2015年之后,此次出访是安倍第四次以首相身份访问印度。
而印度也同样重视对日关系。
莫迪在就任总理后,也于2014年和2016年先后两次访问日本。此次为了迎接安倍,莫迪的故乡古吉拉特邦还特意准备了盛大的欢迎仪式。▼
从机场到甘地纪念馆8公里的沿线设置28个舞台,在莫迪和安倍经过时由合唱团和身着各地传统服装的歌舞队进行表演。▼
如此频繁的互访以及高规格接待,日印两国之间“非同寻常”的关系可见一斑。
进行了甜蜜的互动之后,接下来双方就该进入首脑会晤这一正题了。而巩固政治安全成果,提升经济合作力度,是绕不开的两大主题。
巩固政治安全成果
强调两国在政治安全领域的共性,是安倍访印的重要目的。
最近,朝核问题愈演愈烈,这让与朝鲜半岛隔海相望的日本十分紧张,在加强对朝制裁的问题上争取更多国家的支持,也成为日本短期外交的首要目标。
安倍出发前在机场对媒体表示,“要和莫迪总理一同告诉世界,国际社会都应认真履行安理会决议,必须让朝鲜改变其政策。”
在一致对朝这个问题上,日印两国不会有太大分歧。
此外,巩固和提升两国在政治安全领域的合作也是安倍非常关注的。
在安倍极力推动的价值观外交中,印度是其重点发展的对象。
▲ 2015年12月,安倍访印时,双方将日印关系提升为特殊战略全球伙伴关系。安倍称,日印关系是“最具可能性的双边关系”。
双方签署了“防务装备和技术转让协定”以及“情报保护协定”,并对海上安全的重要性表示了特别的关注,决定在海洋监视能力和交换情报上加强合作。
而在此次会谈中,双方很有可能将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合作。
在防务问题上,两国也将继续推进合作。
由于日本国内政治和法律上的各种限制,日印具体的防务合作很难有跨越式发展,但两国很有可能联手加强在海上进行联合军事演习。
从1992开始,美印两国就接连在印度洋举行联合军事演习。2007年和2009年,日本海上自卫队应印度邀请曾一度加入演习,但因中国的强烈反对而退出。
▲ 2016年6月13日,美印日三国在日本冲绳以东的海域展开“马拉巴尔”联合军演。
2014年,日本再次应邀参加。此后形成惯例。而此次安倍访印后,美印日三国联合海上军事演习很有可能会形成制度。
不言而喻,日印做出如此举动,意在制衡中国。
提升经济合作力度
为日印经济合作提速,是安倍出访的另一重点。
安倍之所以不经首都新德里而直奔古吉拉特邦,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两国要在古吉拉特邦描绘日印经济合作的美好前景,用实际行动“提醒”世界(或许更是中国),日印经济合作大有前途。
安倍在起飞前曾表示,“希望新干线项目可以向前迈出一大步,并成为印度进一步发展的起爆剂”。而他也将和莫迪一同出席印度第一条高速铁路的奠基仪式。
▲ 2016年11月12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陪同印度总理莫迪到访新干线列车生产车间。
印度计划修建6条高铁。尽管仍处于调研阶段,但莫迪政府已决定,孟买到艾哈迈达巴德(古吉拉特邦最大城市)全程500公里的线路,将采用日本的新干线技术。在约9800亿卢比(约1.8万亿日元)的总费用中,日本将提供1万亿日元的贷款。
该工程预计于2018年开工,2023年竣工。一旦成行,对于日本向国外出口新干线技术而言,无疑是一针“强心剂”:
一来可以弥补在印尼高铁竞标中败给中国的失落感;二来日本有希望将此做成样板工程,扩大新干线的国际影响;三来借此机会树立日本铁道技术在印度的正面形象,为将来参与印度正筹划中的两条铁路客物分流改造工程——从新德里到孟买和加尔各答的两条大动脉铁路线路——打下基础。
此外,日本现在正在试图借助政府开发援助计划(ODA)加大“改造”古吉拉特邦投资环境的力度。
出访前不久,日本政府专门为安倍访问的古吉拉特邦“量体裁衣”制定了更为灵活的贷款方式——从在当地投资的日本企业(目前大约有50家)必需的港口和道路等基础建设中选择与邦政府需求相一致的项目,优先安排贷款融资。
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改善日本企业的投资环境,为日本企业铺路;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日本的相关制度推动印度地方政府投资政策的改善,进而扩大日本企业和配套政策对印度经济的影响。
▲ 5月25日,非洲发展银行年会在印度古吉拉特邦召开。印度总理莫迪会见非洲发展银行大会代表,商讨联合参与当地基础设施与能力建设的开发计划。
安倍此次访印,两国还将启动支援非洲基础设施建设的“亚非发展走廊”计划,这不禁让人产生联想,这个计划是否是为对抗“亚投行”和“一带一路”倡议定制的?
尽管经贸合作比起政治安全领域存在更多的“双赢”可能性,日印经贸合作也未必一定是排他性的。但是,浓厚的对华防范情结势必会强化日印两国在对华关系中的竞争意识。
今天,随着中国影响力的迅速增加,大国外交姿态的扩展,以及美国外交的不稳定状态,印度洋地区和亚太地区或许已经到了秩序转型的节点。在这个充满着无限“不确定性”和“可能性”的时代,作为地区大国之一的日本和印度,正在通过各种方式,试图塑造于己有利的秩序。
这本来并不奇怪。
但是,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如果过度纠结于通过设立“假想对手”来加强合作或发展本国实力的传统模式,长远来看,对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就不是一件好事了。
撰稿 / 刘星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政治系副主任)
编辑 / 张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