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一书|看得见的湖声
如果问思而肯的人,世界的中心是什么,如果他们的心会说话,那颗心一定会说:奥斯南湖。对思而肯的人来说,奥斯南可能就是一切。
梦里的思而肯
我是一个读书极慢的人。读得太细致是一个方面,更多的是诸事烦扰,一而再,再而三地耽搁下来。一本书,拿到手里,翻开第一页开始读,到合上最后一页,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时光流逝。从春到夏,或者从夏到秋。王晔这本《看得见的湖声》即是如此。初见它,是炎炎的夏日,到终于读完它,窗外已是天高云淡,秋日朗朗了。
此时也正是苹果遍地的季节。在王晔的笔下,思而肯是个大大的苹果园。春天遍地苹果花,秋天遍地红苹果。这在我,是可以略加想像的。上学的时候,去过同学家的苹果园,规模不是很大,走在里面,看满树的累累青果,树底下杂草丛里躺着零星的落果。在王村的小时候,南地也曾经被辟为柿子园。在秋日的太阳底下,闪耀着亮丽的黄色。
我从心底里喜欢这样的景致,就像从心底里喜欢王晔笔下的思而肯岛。有时候在想,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缘分,使得她隔了这万千的山水,踏上那个名叫思而肯的小岛,住进一座被当地人命名为“提尔达的木屋”。她有时候坐在窗前,静静地看自家院子里的苹果树花开花落。有时候她会走出去,用眼睛耳朵和心灵去进入思而肯岛上的那些邻居的私密世界当中去,像主人公一样,亲历一遍他们多味而趣味横生的人生。那些个邻居,譬如养了三只猫的尼森,开蔬菜屋的瑞塔,老幼童安东,莎拉和弗朗兹,一只叫蜜雪柳丝的猫,一只叫莬丝的狗,一棵叫马六安的树,他们都是那么可爱而有趣。甚至连思而肯森林里那些时断时续的原始的石头墙,都被岁月打磨成一个沉默的哲人。“休耕中的田紫罗兰色,石头在冥想般富于变化的蓝色里/落叶林充满变幻/仿佛那就是它自己的絮语!”
王晔笔下的思而肯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它既是一个田园牧歌式的农耕时代,又像一处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而在我看来,它更像是一个童话世界。无论是那里的自然景致,各色动物,还是生活在那里的人们,他们是这个童话世界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就连向我们描述这个童话世界的作者,她既是童话的叙述者,也是创造者,甚至是童话的本身。唯有拥有童心的人,才能写出具有浪漫色彩的童话。王晔的文字纯净,舒缓,她笔下的和思而肯岛相关的时光,也是纯净而舒缓的。像奥斯南湖水一样泛着澄蓝的光泽。我想,这不仅仅在于思而肯本身的美好,还在于作者自己。正如本书序中所说:“那良好的心。”
“如果问思而肯的人,世界的中心是什么,如果他们的心会说话,那颗心一定会说:奥斯南湖。对思而肯的人来说,奥斯南可能就是一切。”我想,对于一个渴望拥有美好人生的人来说,认识到这点就足够了。因为,在这个广大的世界上,唯有奥斯南的湖声,是可以看得见的。
看得见的湖声(作者:【瑞典】王晔)
内容简介:
瑞典,素有千岛之国的美誉。在其众多岛屿之中,有一个叫做思尔肯的小岛。岛上民风淳朴自然、古风犹存。本书作者长期居住于此,对岛上美丽宁静的环境风貌以及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产生了许多感触及思考。
作者描写了她的思而肯邻居,他们的父母、祖父母的故事。有些原本一星半点儿,一句半句,但触动了她,久久不能忘怀,成为笔下文章。作者也用不少笔墨写了四季的风景、动物、植物。对那样一个和自然更接近的环境中,风景、动植物和人对等,作者和它们交谈,听它们的声音,通过它们反观世情。这一切不是刻意为之,是生活把作者和这一切一起拉进它宽大的怀抱里,共同创造和体会这些瞬息又恒久的意韵。
作者的文笔既朴素也精致,擅长白描笔法,故事讲述得别有风致、情趣盎然。虽然讲的是现代的人和事,但也许因为北欧是童话的故乡,这些故事读起来隐隐有安徒生童话的韵味。
作者简介:
王晔,江苏扬州人。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大阪大学人间科学研究院。定居瑞典。瑞典作协作家和翻译家。是《万象》,《文汇报·笔会》,《书屋》等国内著名报刊杂志的重要作者。著有散文集《看得见的湖声》,《欧洲人文地理》,列入世界华文儿童文学系列的儿童文学作品《十七岁的猫》,文学评论集《这不可能的艺术——瑞典经典文学品读》;译有《格拉斯医生》,《贝拉·巴托克对抗第三帝国》,《海姆素岛居民》。
人生苦短多烦扰,何以遣怀度平生?窃以为唯有读书。读书事乐,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本栏目专为喜欢分享读书之乐者所设。只接受非论文非功利纯粹性文学艺术类推荐书评,以及真切自然具有个人温度的阅读笔记。
本栏目投稿要求:所荐图书的图文简介。荐书笔记1000——1500字。
切记:作者要保证文章的原创首发(含网络)。
本栏目投稿邮箱:wangcuntianqicai@foxmail.com
爱读书|爱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