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寒:理中汤和补中汤
理中汤证
我们知道脾主湿而恶湿,水湿多了就会生寒,当脾胃寒湿太重的时候,就会发展到脾胃虚寒的状态,脾主运化,脾胃寒湿的时候,就好像仓库的道路都被寒湿占领了,脾胃就运转不起来,这时会出现腹胀、食不下、自利、手脚冰凉等症状,就需要理中汤,温中祛寒,补气健脾,干姜去寒,白术祛湿,人参将津液补充进去,甘草色黄入脾,能够将其他药物引入中土脾胃,而且甘草这味药性质缓和,就是让大家慢慢干活,相当于西医里的缓释剂,持续火的温度,所以理中汤的作用就是将被寒湿侵占的脾胃重新温暖运转起来,这样脾胃得运化而复升降。
我们可以把脾胃比作一个房间,这个地方温度低又潮又冷,没有吃的,我们要做的就是要生火祛湿补充食物,理中汤中用干姜升温,白术排水,用人参、甘草补充食物,虚则太阴,太阴的温度低,水多,所以干姜是专门解决太阴里的冷水,如果太阴下一个层面少阴温度也低,这时就需要加附子,也就是附子理中丸。
身体虚寒的阶段,如果在太阴时,肠胃症状比较明显,也就是我们上面所说的理中汤证,当身体的虚寒进一步发展,到了少阴心肾时,肠胃症状并不是主要的,身体其他部位的虚寒症较多,一方面心阳不足证,全身阳气衰退,引起很多严重的疾病,更多的时候则容易出现肾阳不足,腰痛腿软,下半身常有冷感,或者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膝盖水肿,这就是因为肾阳虚,命门之火不足,不能温养下焦,不能化气行水。
身体这种虚寒的阶段,有的是因为身体先天不足,有的是因为身体患病日久,尤其是一些恶性病,我在医话故事下水道的故事里面讲过,身体虚寒时,就像下水道的油水遇冷凝结成块,这类原因会引起很多虚寒性疾病,这类疾病在治疗时就是温阳散寒温通血脉,这种虚寒性体质不只见于虚弱偏瘦的人群,也常见于一些偏胖身体痰湿交结的人,痰湿交结也是形成虚寒状态的主要原因,这类虚寒证在治疗时就要化痰导湿温补肾阳。
补中汤
李东垣的《脾胃论》,一些慢性的内伤性疾病多是从脾胃论述和治疗,脾胃论中的方子不只是调中健脾,不但能够针对脾胃疾病的治疗,对很多的疑难杂症从脾胃论治往往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很多疑难杂症不只局限于肠胃症状,身体状况更加复杂,涉及身体各个层面,这些问题都是因为身体的升降出入出现问题。
所以李东垣的补气升阳的思想是对张仲景太阴病的补充。
后世的脾胃学说李东垣,我们都知道“内伤法东垣”,他认为脾胃病多是阳气内陷所致,代表方剂有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等,适用于身体脾胃气虚,清阳下陷而导致的摄纳不力,补气健脾以治气虚,升提下陷的阳气,以浊降清升,脾胃和调。
我们说脾主四肢、主肌肉,脾气旺则肌肉发达,脾虚则四肢、肌肉承受水谷精微无由,升阳益胃汤适用于脾胃气血不足证,不仅包括肠胃消化的症状,患者多见肢体体倦,神疲乏力,而且脾胃气虚,以身体疲倦感为主,少气懒言,气虚下陷,脱肛,久泄,子宫下垂以及清扬下陷诸症。这个方剂中,黄芪益气,人参、白术、甘草健脾益气,陈皮理气,当归补血,升麻、柴胡升举下陷的清阳,作用于身体表里上下,所适用的疾病更加复杂,是人体整个升降出入的问题,我们研究李东垣的方剂,其实都是在研究人体的升降出入,使人体恢复正常的清阳升浊阴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