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小众快乐教育的后果,我们替你试过了。

编辑荡管:花开

01、

做普通人就万事大吉了吗?

清华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刘瑜的演讲名言“我们的孩子将不可避免地成为一个普通人”,最近正被广泛地标注于各大教育类公号。

她的核心论点是大多数孩子不管如何努力,在当前犹如军备竞赛一样严酷的竞争环境中,最终无非会泯然众人,不如早点调整心态,让孩子开心地成为一个普通人。比如她可以接受女儿以后开个奶茶店。

马上就有家长如释重负响应她,嗯,是啊!那我们就来杯豆浆,开个煎饼铺子!

在10万+的传播中,刘瑜的观点--“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和“不可避免的成为一个普通人”对大多数应试教育下的鸡娃父母而言也许是新观点,但对于我这个蹚了十来年小众教育的人来说,都是老调重谈了。

我亲身经历了这种想“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的教育背后的有去无回的那种无奈和迷茫。

三个字:都是泪!

02、
看起来很美好

十年前我给娃选择教育方式的时候,我就很清楚,我们不会去选那种千万人都要去争取的精英教育,我希望能有一个尊重孩子天性她让轻松成长的教育。

我很反对应试教育,也不喜欢鸡娃潮流。大致观点是和刘瑜相似的,人多的地方,踩踏也多。况且这种应试教育把孩子当作学习机器,从教学内容到教育方式仍然是以灌输知识为主,老师对孩子缺乏起码的关怀和尊重,教育更多是一种驯化,是为社会培养工具人。

我不想我的孩子再经历一次我曾经历过的应试教育。所以从娃上幼儿园开始,我就千挑万选,光幼儿园就换过四个,直到孩子幼儿园的最后二年,遇到这个让我眼前一亮的这个小众教育,立马就一头扎了进去。

我在德国斯图加特拍的百年老校

这个小众教育来自德国。刚接触时,带师资培训的都是来自国外具有三五十年从业经验的资深老师。他们的教学理念是根据儿童发展观,从思考、情感、意志三方面入手,分年龄段来设计相应的课程,主旨是帮助孩子成为一个身心灵平衡发展的全人。

这个学校里没有考试,没有成绩,父母也少了因成绩引发的焦虑。而且这个环境中不主张评判,不比较,不竞争,让孩子顺其自然发展个性,孩子总是玩得很开心,这难道不是普通人最想要的快乐教育吗?

这是我们自己所熟悉的应试教育体系不可能实现的。

这种教育理念一百年前在德国创建,目前全球有千余所学校。十六年前引进中国,因国内教育体制的陈腐和优质教育资源紧缺,家长们渴望教育创新。新教育有着巨大的需求,所以这样的理念一到国内便发展迅速。目前在全国有七八十所践行这一理念的学校,幼儿园更是有数百家之多。全国从业教师有数千人,粗估也有万余孩子在这样的学校就读。

从机制来说,这种学校属于私立学校,各地学费不一,从幼儿园到高中,每年2-10万/年不等,一线城市与二三线内陆城市有较大学费差。

百年老校教室细节处处都是美

记得当时参加师资培训:友爱温暖的老师 和极富美感和生动有趣的课堂,仿佛打开了一个新世界。大家沉浸在艺术化的学习当中,感到身心愉悦,精神被深深滋养了,学得废寝忘食。那算是我学习生涯的黄金时代,超过以往任何时候。自主的学习力和兴趣被前所未有的激发出来,每天都觉得时间不够用。白天上课,晚上整理笔记写作业,每天只睡三五个小时。

记得某年在北京的课程中,有家长学员在绘画课上,突然放声大哭,说恨不得自己能够重新投胎,好去上一遍这样的学校。还有在毕业典礼上,直接向导师涕泪跪拜,感激老师为她开了天眼,让她今生今世得已目睹人生的光明顶。

选择这种教育的人,内心都被应试教育折磨过,简直可以算是一种应试教育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候群。

我们太渴望一个如此以人为本,尊重孩子天性的教育了,这是我们能给自己的孩子最好的礼物。我身边,凡是接触到这一教育的妈妈如果不把孩子送进这样的学校,就觉得自己不配做父母。

为了让孩子进入这样的学校,家长不仅要交昂贵的学费,有些人甚至完全放弃了自己的生活。因为中国成熟的学校只有那么一两所,这类学校一般都选址在环境相对自然的城市周边,很多人为了孩子选择跨省搬家。

到了高年级如果孩子需要的班级还没办出来,为了继续这个教育,有的甚至会移民或者跨国陪读。即使是当地的家长也不轻松,为了减少孩子上学路途通勤时间,也纷纷从中心城区搬到位于郊区的学校周边租房陪读,甚至一度带动了城乡结合部的地产经济。

家长对教育的投入程度非常高,所有的生活都是以孩子的学校为重心的。

当然,我自己也是其中一例,搬了2000公里,获称当代孟母的光荣称号。

03、
现实很骨感

然而,梦想与现实之间隔着一条金伦加鸿沟,这在怦然心动的初遇之际是难以察觉的,上一篇“岁月静好是种病,得治”有讲过一些我的十年梦醒的背景。这里接着讲点我身边的伤心案例。

我所进入的这一德国教育理念在中国开创迄今为止,高中毕业生总共大概有十七八人。从幼儿园到高中都在这个系统内的,毕业生不超过八人,(仅指国内学校,不算中途转入的和转出的。)

十七八个毕业生中有只有三分之一的的孩子尝试了参加高考,但考试结果孩子和家庭认为从付出的努力来看比并不满意。考上的,也有不适应应试教育孩子们组成的大学环境,和同学“三观不合”,看不上“世俗功利”的氛围,社交困难,有曾经退学回家的。也有在中高段转学出去想接轨公立学校,后来又转回来的,说外面学校的老师和同学没法和这里比,层次太LOW,同学只会刷题写作业,老师对学生一点感情都没有,没有人能玩到一起,人与人之间很冷漠,不能产生心灵对话。

考不考上大学也许不应该成为我们的目标,因为刘瑜说要接受孩子开奶茶店的现实。

然而我们这种小众教育系统里出来的孩子考不上大学的,也不大会有吃苦实干的精神去开奶茶店。

最后的常见的结果是较长一段时间待在家里,沉迷在游戏中逃避社会压力。

我采访过几个高中毕业生的家庭

  • 孩子A说:上学的时候,老师和父母都说上不上大学没关系,开心就好,现在待在家里,前途渺茫,又找不到好的工作。两年了,同学中有的仍在努力补习,有的还在迷茫中找方向。我不知道未来在哪里?

  • 孩子B说:我现在才知道,该学习的时候时间都被我浪费了,整天就想玩。但我不知道该怪谁。我想申请国外的学校,语言两次都没考过。

  • 孩子C说:为什么家长当初说让我们开心就好,现在就因为我们暂时待在家里就焦虑起来了?你们这些大人,当初选择让我们去这样的学校的时候,就没有想想结果?

说实话,无论从教育者还是家长的角度,看到这样的教育结果,心里真觉得很难过。

为什么会这样?

作为家长反思:

在刚进入时,我们因为有太多自己在应试教育中看到的创伤后遗症,同对新理念落地的预估也不够,将它过分理想化,给予过高的期待,以至于偏离了常识和理性判断。

记得当年家长说,我们宁愿孩子成为试验品,也不愿意他做应试教育的牺牲品,然而试验品最终还是成了牺牲品。

有些家长拿孩子当自己治病的药引子。

小众教育这个圈子里家长们都有想法,能折腾。有些妈妈年轻时代是个性张的摇滚文艺女青年,她们人到中年,血液里的不安分因子开始冒头,搞各种修行,娃就是最称手的修行道具。

这些小众教育老母觉得自己跟着孩子每日做手工、爬树玩泥巴,穿布衣精进身心灵成长,这一切秒杀那些只盯985,211的鸡娃老母的世俗。在鸡娃老母为成绩名次焦虑失眠的时候,我们这些小众老母在跳优律司美、在合唱团、在搞活力农耕、在赋诗作画,在纵琴高歌。我们活在精神灵性的高维世界里,站在了人的本质的致高点上,俯视一切。细节可以看本号《中年跳大神》

有时候,这种小众教育的选择,得不到家庭认可和支持时,这些老母就以一种玉碎的方式来明志,不惜与家庭绝裂。

所以,这个群体中,单亲孟母的比例不低。

我的一个朋友,从孩子一年级入学跨省搬家,一家三口过着分隔两地的生活,爸爸一两个月飞一趟过来团聚几天,长达8年,至今还如此。

看上去孩子发展的开心,妈妈静好。但是有没有失去什么,也许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但对孩子是最好的吗?

所以一个目前呆在家里没有上大学的孩子问我,“你们到底是为了实现自我救赎,还是在拿我们做试验?”

我没有办法回答。

除去家长的角色,我也以一个教育者的角度和前同事们讨论过为什么这些看起来很美的教育却失败 了,主要反思结果如下:

1.这套教育系统里缺乏成熟专业的师资

小众教育的学校,师资力量良莠不齐,因为低收入以及完全不同于体制内的教学方法及内容,导致无法聘请高水平的即认可这种小众理念和教学方式又懂孩子的专业老师。所以半数教师是来自不同专业背景和文化程度的家长。

这个系统在中国还处于野蛮生长阶段,教学学术水平缺乏专业的评估体系。

比如这种共享式教育理念原则上是基于本地本国的文化背景和价值体系做课程设置,但国内这类学校尚不具备将这种庞杂的课程整合落地的学术水平,本土化的融合推进十分缓慢。要么生搬硬套国外的教学大纲,要么老师根据个人水平能力爱好兴趣自主发挥,在教学中会出现同一年级的两个老师,在同一个主题教学中,带给孩子完全不一样的内容。

举个例子,背诵荷马史诗也就罢了,有些学校里还很流行抄写四书五经。

鲁迅当年在“救救孩子”里说要烧掉的旧教育,却在新名字底下借尸还魂。

2.素质教育和知识教育失衡

老师没有足够的知识结构和储备做课程融合,在快速的运作中参加师培来不及内化就现学现卖,教学内容结构松散,不成系统。也无法实现这一理念中强调的核心:所有教学应基于人的研究和儿童观察。

我孩子三年级时,我家理工男爸爸去听了一节数学课公开课,回来后大为惊讶,说小学数学怎么能用学龄前儿童的那种感受和讲故事的方式去教?

例如:讲加减乘除,老师的教学方法是带着孩子左拍右拍,上拍下拍,让孩子去感受节奏中的数字,还说什么数学的道德感体现在四则运算中。

话说,花开听说我女儿的数学课上讲数学道德感,评价了一句:你们老师在数学课上都跳大神吗!

因为学校缺乏学术资源交流和社会支持,渐渐形成了一种封闭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曾流行一句很拗口的话,要相信相信的力量。意味着:只要有相信的信念,尽管没有正确的教育方法,哪怕是满口数学的道德感,只要孩子们快乐,自会有好的前程。

百年老校的校园风光

但是,孩子是属于未来,未来一定会来。

社会上的数学就是科学,数学并没有道德感,也不会打拍子。

等到孩子要升初中,家长们才大惊:发现我们的小学毕业生的数学水平相当于公立教育的三四年级。

小升初是一分水岭,通常一大半的孩子会离开。

现在清醒的家长比较普遍的做法是,一边让孩子在这样的学校里享受艺术之美以及宽松愉悦的环境,一边在外面狂补语数外,前一两年是到了五六年级才补,现在二三年级就开始补了,学费当然也是双份的。和传统那种在学校里刷题搞分数,在外面补素质教育琴棋书画的刚好反过来了。

3.快乐教育下,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了吗?

坦白讲:目前看,还没有。

也许再过几十年?

现在能看到的优势是,这种教育因为强灌的相对少,保留了一定的空间。孩子中途出来还可以从头开始建立本该在适龄阶段就该建立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就是要多费点时间多花点钱。其次艺术化的,宽松温和的环境涵养了美好的性情,奠基了一些基础的审美。

但那些一直上到高中毕业的,结果就会很具体,各有各的幸与不幸。

学校特有的狭窄封闭的内循环困囿了思辩的发展。深浸其中的人,有些会把这套教育理念当成信仰般去信赖,(某个时段我也是相当狂热的。)如果有不同的声音出来,不会去反思是否有可以进步的空间,哪里可以做得更好?只会攻击批评者,“你不够相信!。

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养成了自我中心和易碎的玻璃心就会与周边格格不入。

在快乐教育中成长的他们,长大了反而很容易不快乐。

我们给孩子选择这种小众教育,原本的出发点是为了做最好的自己和快乐,最终却发现,困在这个环境中,不仅迷失了自我,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最后也不快乐,这真是始料未及的。

考虑到这一过程中,父母付出的金钱,还有孩子和父母共同付出的不可挽回的时间,只能说:太惨!

04、
太惨
中国中产家庭的教育焦虑,我们在以前的你奋斗了半生,就是为了孩子不再消费穷人的教育文章里谈过。

中国应试教育的弊端显然易见。

鸡娃老母的教育也不健康。

然而,小众快乐教育也不是康庄大道,同样可以险象环生。在给孩子选择小众快乐教育之前,我建议家长思考一下下面这个问题:

孩子成为什么样的普通人,你能承担得起?

刘瑜说,“孩子将不可避免地成为普通人”算是为应试教育制度下的家长打个预防针,也许孩子们会因此松口气。

但如果普通人意味着不能自立连奶茶店也开不了,我们做父母的要如何应对?

由于这样的小众快乐教育里,家长自主选择和决策的成分多,于是,连教育系统和社会都无法“甩锅”了,最后这一切都会成为家长的责任和家庭的负担。而在我目前看到的案例里,孩子,非但没有成为最好的自己,也没有成为一个常规意义的普通人。

以前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家长聊天时会不经意地说,即使考不上大学也没关系,当个蓝领也挺好。但现实是如果这些孩子做不了白领,也不想当蓝领,他们什么也不干,就只想在家打游戏,我们要怎么办?

比如我接触了一个从这类学校高中毕业两年还赋闲在家打游戏孩子,家长说,这是我为孩子选的路,我自己承担责任,哪怕要养他到30岁,我也认了。

这句话很悲凉,有多少家长可以承担得起这个责任?

家长对教育的误判,让孩子在快乐教育中长大,却失去了对将来生活的能力,这确实是家长不能承受之殇。

05、
出路在何方?

刘瑜的文章中引用了托尔斯泰对幸福与不幸总结,她说“事实恰好相反。不幸的人都是一样的,而幸福的人各有各的幸福。为什么?因为不幸的人都在走别人的路,而幸福的人都在另辟蹊径。”

我们这些选择了小众教育的家庭,算是另辟蹊径了吧。

但我们真的比走大路的人幸福了吗?

并没有啊。

选择一条少有人走的路,仅有勇气和情怀是不够的。一定要基于对自我的清晰认知,对孩子的充分了解,对所选择的教育体系清晰深入的研究和专业的判断.......

十多年在小众教育中的努力和挣扎让我慢慢理解,无论是选择小众教育还是主流教育,都不会是完美的解决方案。或者说,这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完美的教育体系。奢望选择一个学校就解决孩子所有人生问题的家长是单纯甚至愚蠢的。

在给孩子做任何选择之前,我们必须明白:

小范围内,没有任何教育系统能替代父母与子女之间那种人与人的交流和尊重;大范围内,任何教育系统都应该是开放的,允许家长和孩子的参与和共建,甚至是提出疑问。

让我们在共建中,慢慢找到出路吧!

下一篇教育专题,我们将为你带来更多的小众教育的亲历者的故事,敬请期待。

水印图片为本人拍摄,请勿侵权使用。网络图片侵删帖。

我是你谈钱说爱抱娃吐槽的女朋友

让你心灵和财务双自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