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创新不可忽视,推动未来变革的第三种力量

科技洞察 丨 深入科技行业最前沿

尽管进入21世纪,对创新的理解很多人仍然非常模糊。很多人说起创新,更强调的是传统定义上技术的革新和突破,但是创新其实远不止功能型产品,也可以来自新的服务、体验或者模式。彼得·戴曼迪斯在新书《未来比想象来的更快》中提到,模式创新是促进增长的另一种力量。
彼得·戴曼迪斯提出,推动未来创新加速的有三种力量。第一是以人工智能、生物技术为代表的创新本身的突破;第二是各个领域的技术叠加,最终实现各个领域创新的融合;第三种是技术在融合过程中的其它推动力,商业模式创新就是其中之一。
要了解模式创新,首先要理解模式创新的本质。我们对这一轮的模式创新还有很多误解,这些误解会阻挠我们真正理解未来,并把握住未来创新的机会。本文就列举几个常见的误解。
误解1:模式创新是近几年以共享单车、“千团大战”为代表而兴起的,而在以前,成功的企业都是靠技术突破。
其实,模式创新存在已久。之所以在过去人们对“模式创新”的感受不强烈,是因为在过去,公司推行的模式虽然能够创造价值,但是进展相对缓慢。戴曼迪斯提到,20世纪以来,几乎每隔十年或二十年才会迎来一次变革性的商业模式创新。
早期的模式创新可以追溯到1920年代,商人为了更好地促进产品的销售,提出了“诱饵模型”。在这个模式中,客户可以低成本甚至免费获得产品(比如剃须刀),但是需要未来长期付费来获得消耗品(比如剃须刀的刀片)。今天的家用和办公打印机就是采用了类似的模式。
随后的1950年代,诞生了一个伟大且影响深远的商业模式,那就是麦当劳开创的“特许经营模式”,创造了辉煌业绩与成就。“特许经营模式”即以特许加盟的方式经营连锁店,这种模式创造了标准化、可复制的特许经营合作模式,将麦当劳以连锁形式推向全美国。今天随处可见的连锁品牌也证明了,这个商业模式是一个具有强大生命力、竞争力的符合社会可发展趋势的可持续性商业模式。
1950年代的麦当劳餐厅
然后到了1960年代,出现了沃尔玛这样的超级超市(hypermarkerts),在当时可以说是轰动性的商业模式。然而,《麦肯锡季刊》在2015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提到:“在互联网出现之前,公司试图比竞争对手更好地执行同样的商业模式,创造和获取经济价值的基本游戏规则固定了好几十年。”随着1990年代互联网的到来,商业模式的创新才进入了一个快速的增长期。
误解2:因为模式创新没有技术壁垒,没有专利保护,所以不重要。
如果只是从申请技术专利的角度看,模式创新确实不需要太高的技术壁垒。但是别忘了,模式创新更着重于通过优化和革新把技术提供给用户的过程本身,让技术的核心价值在用户端得以最大化。思考用户深层的心理需求和动机,设计出新的使用模式、赋予技术不同的意义,成为创新的另一种可行的模式。从这个角度看,掌握深层次的用户心理需求,并提供解决用户痛点的商业模式,是一项门槛很高的技术活。
颠覆性创新理论提出者、哈佛大学商学院的商业管理教授Clayton Christensen认为:“大多数组织认为公司增长的关键是开发新技术和产品,但是这并不绝对。 为了抓住下一波创新增长的浪潮,公司必须将这些创新技术嵌入颠覆性的新商业模式中。”按照Christensen教授的说法,技术创新并不是唯一的决定性因素。市场规模、消费需求甚至社会文化心理都会对企业的竞争力和产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技术创新与模式创新的结合,才能发挥出巨大的潜在价值。
前文提到互联网的到来促进了模式创新。其实,今天我们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很多模式创新,在它们刚刚诞生的时候,可是产生了不小的轰动。只不过因为它们早已进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且唾手可得,这些重要的创新才会被遗忘。
这里列举三个对人类生活产生深刻影响的模式创新。
模式创新之一:社交电视(被评选为MIT科技评论2010年度十大突破性技术)
一边坐在沙发上看直播,一边拿手机发微博、发微信,这种事情是不是司空见惯了?
这就是社交电视,目前社交媒体最火爆的应用之一。喜欢评论剧情和吐槽节目是观众的一种基本需求。社交电视把五湖四海的观众在社交平台上关联起来,让看电视的过程变得更有趣好玩。通过社交电视,观众不仅是在观看节目,而且变成了社交群体的一部分,和世界各地的其他观众一起分享自己的观点与评论。这是一种权力的转移,观众从被动接受信息,到主动制造内容而影响了电视节目的发展和制作。如何吸引观众参与电视在各种平台推广的交流,成为电视节目成功与否的一种重要指标。
目前把社交电视形式运用得最纯熟的是选秀类节目:从传统的线下短信、电话投票,发展到了社交媒体投票,让影响力从线下发展到了线上。在世界各地播出的The Voice系列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节目的观众可以通过发短信、Facebook投票、打电话和在iTunes上购买歌曲来支持心仪的选手。通过更新与观众的互动方式,The Voice播出数季后在世界各国吸引了大批的新观众,保持着居高不下的人气。
中国的爱奇艺和腾讯视频也通过社交电视多平台互动的模式,制作了《偶像练习生》和《创造101》等大红的综艺节目。在互动方面,符合中国国情的“弹幕文化”在社交性上更接地气,已经成为年轻人看剧的一种习惯。一方面,弹幕的出现消解了观影的孤独感,增加了互动性,有趣的弹幕甚至能让一部无聊的视频重焕生机。另一方面,弹幕的互动性也让观众看的弹幕不再是单纯的点评,而是与其他网友“隔空对话”,产生一种特殊的共鸣感。
模式创新之二:众筹模式(被评选为MIT科技评论2012年度十大突破性技术)
众筹模式有着诸多创新,在商业模式和战略思考方面都有值得深思的积极意义。
首先,作为一种融资渠道和模式的创新,众筹特别对小型初创企业展现了不可忽视的融资能力。截至2018年7月,单在Kickstater网站上就已经募集到超过38亿美元的资金,发布了41万多个项目,其中众筹成功的有14万多个。
其次,众筹模式培育了新的服务产业链,包括对初创公司的商品和服务的包装、早期多渠道广告宣传,以及法律方面的顾问咨询,对创业公司提供了多种服务。众筹模式还极大地推动了多个产业的快速发展。例如,在Kickstarter上成功筹集到资金的公司覆盖了音乐、影视、游戏、艺术、科技、设计等多个领域。通过众筹,很多创意项目得到了充分曝光,快速引爆了多个科创产业。例如Oculus Rift,其作为首个现代意义上的消费级虚拟现实头盔,2012年成功地在Kickstarter上筹集了250万美元,更在2014年被Facebook以20亿美元的天价收购,从而引爆了全球的虚拟现实产业。
在得到app上线的年度报告《王煜全·全球创新生态12讲》提到,众筹模式还是用户参与创新的典型代表。过去,我们以为众筹是一个融资渠道。但实际上,足够好的项目早就拿到投资人的钱了,它不需要通过众筹这种相对低效的方式来融资。对硬科技企业而言,众筹真正的功能是产品测试。企业如果能提前测试市场的反应,等到大批量生产的时候,就可以绕开很多坑。
模式创新之三:移动协作工具(被评选为MIT科技评论2014年度十大突破性技术)
移动协作是可在移动设备上创建并编辑文件的服务,多方用户可以同时对着同一文件工作,文件也可以多方保持同步。
在移动协作的代表软件Quip中,不同的人可以同时编辑同一个文档的不同部分,稍后这些更改会自动融入新的文档,不会产生任何冲突。即使真的产生了冲突或者有修改错误的地方也没关系,所有历史版本都会保存在协作历史中,供用户随时查看和选择。同时,由于文档被打碎成了更小的存储模块,所以读取速度会比从云端读取传统文档的速度快,甚至能与本地读取相媲美。
今天我们熟练应用的远程办公工具(比如石墨文档),就是协作工具的模式创新代表。微软的Office软件、苹果的pages、keynote也引入了移动协作功能,为我们的工作效率带来了极大的提升。
未来,移动协作工具还会不断进化。可以预见的是,新型的移动协作软件让员工能够更好地进行协作和沟通,减少邮件的使用,让沟通变得直接、互动和实时。从长期来说,企业内部的“联网社交”会影响信息的流通方式,最终影响人们的工作方式,极有可能带来新型的组织形式。企业社交应用软件对于公司文化、团队沟通和部门合作甚至商业模式潜移默化的影响才是最值得期待的地方。
误解3:技术创新才是未来,模式创新会渐渐消亡,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其实,模式创新不但不会消亡,还会在未来继续大行其道。好的模式创新,能够满足用户深层需求,对行业生态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产生深远影响,彼得·戴曼迪斯把模式创新定义为“推动创新加速的另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
下一个颠覆性的模式创新似乎还很遥远,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未来视而不见,也并不妨碍我们对未来模式创新的畅想。彼得·戴曼迪斯在《未来比想象来的更快》书中,预测了未来几十年内,可能会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七种模式创新。每一种模式创新都是创造价值的革命性方式,也是加速科技创新的推动力量之一。
1.众包经济模式
包括众包、众筹、按需提供服务的模式。除了我们熟知的Uber、Airbnb,值得关注的是亚马逊劳务众包平台“Amazon Mechanical Turk”,他们的工作是训练人工智能系统,就像AI版的富士康流水线工人。还有被Google收购的Kaggle平台,为数据科学家提供数据库服务、编写和分享代码,已经吸引了近百万名数据科学家的关注。
2.数据经济模式
前文提到的“诱饵模型”的升级版,不同的是利用大数据的价值。比如让客户免费获得基础服务,然后从收集的客户数据中获利。Facebook就采用了这种模式。
3.智慧经济模式
凯文·凯利在《不可避免》书中提到,在1800年代,如果你想开启一项业务,先买一个现成的工具(比如电钻),然后为其添加电力。未来的人工智能就像电力一样无所不在,采用现有的任何工具,并增加一层智能,会带来巨大的变革。
4.环保经济模式
2017年3月,苹果宣布一项计划:建立闭环供应链。苹果希望在未来实现iphone及其它设备100%由回收材料制成。库克打算从本质上改变供应链,他的目标是有朝一日完全停止开采地球资源。
有一家公司的模式创新值得关注,那就是Plastic Bank公司。它创建了一个虚拟的“塑料银行”,任何人可以用废弃的塑料来换取其它回报:手机话费,wifi上网时间等等。公司的愿景是实现了一个闭环的经济模式。
Plastic Bank
5.无人经济模式
一个典型的代表就是未来的自动驾驶。在未来无人驾驶出租车车队可以24-7运行,自己到修理厂进行维护,而无需人工干预。
6.平行世界模式
随着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的兴起,我们的世界层次将变得更加丰富。未来的协同工作、游戏娱乐都会受到AR技术的变革,甚至在虚拟的游戏世界里创建全新的社会规则。
7.体验经济模式
星巴克提供的“第三空间”为人们带来了舒适的体验,这种模式的下一次迭代,戴曼迪斯认为是“体验经济”。体验经济就是,你不仅要为体验付费,你还要为通过体验而改变了你的生活付费。这种模式的早期版本可以在美国的“火人节”看到。每年9月,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涌入美国内华达州的沙漠,进行为期8天的艺术创造和另类生活。还有健身公司CrossFit的三个月封闭自虐式的健身体验,尽管健身过程很痛苦,但是想想三个月之后为你带来的改变,大量的用户愿意为之付费。

上述的模式创新,不管是在哪个领域、哪个产业,其终极目标都是一致的: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新的服务、体验或者模式。彼得·戴曼迪斯把模式创新给人类带来的改变归结为三个要点:Better, Cheaper, Faster。
“Better”意味着某个模式创新能够比其它任何技术都能更好地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
“Cheaper”意味着模式创新为我们带来便利,事半功倍地解决问题;
“Faster”意味着你必须要更快地介入,否则模式创新的机会转瞬即过。未来模式创新席卷人类生活的速度之快,你甚至连表达惊叹的时间都没有。科技进步、用户深层需求、用户体验的相互叠加,在未来将推动越来越多的突破性技术和模式创新的出现。

要想更深入的理解科技创新,那就必须要关注科技巨头的布局。全球科技投资人王煜全通过解读苹果、Google、微软、亚马逊、特斯拉年报,让大家超越财报,进一步思考如何看懂一个科技公司。刚刚在得到上线的《全球科技巨头年报解读》,希望可以通过解读财报进一步超越财报,看懂数字的背后机会,掌握看懂科技公司的方法。
我是王煜全
你的全球科技前哨侦察兵
咱们讲座里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