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证明:12日龄幼虫长度超过巢房2毫米,幼虫为何不受影响?

研究证明:12日龄幼虫长度超过巢房2毫米,幼虫为何不受影响?

蜜蜂为何要将巢房做成小于幼虫2毫米?这招又让数学家汗颜了

导读:说到蜜蜂的巢穴,一直都是蜜蜂爱好者和蜜蜂研究人员最好奇的“建筑”,只要研究过蜜蜂巢穴的研究人员,最后的结论都是蜜蜂的巢穴,不管是从结构上还是形状上分析都是最节约建筑的空间设计方案,所以蜜蜂的巢穴在实际生活中得到了广泛运用,为我们实际生活节省了大量的材料。蜜蜂对于材料的节约程度可以说是让很多数学家都汗颜,细心的朋友可以发现,蜜蜂幼虫在12日龄的时候其长度就超过了巢房长度2毫米,但是我们并没有发现蜜蜂幼虫的发育受到任何影响,那么蜜蜂为什么要将巢房做成比蜜蜂幼虫长度更短的空间呢?这样幼虫岂不是憋屈?可别小看了这个设计,这里面蜜蜂又展示了自己高超的数学本领,我们具体来看一下。

蜜蜂巢房大小和深浅数据

就蜜蜂的巢房深浅和大小来说,这显然是有差别的,就我们对蜜蜂有所了解的朋友都可以发现,蜜蜂的个头大小是有差异的,就如意蜂三型蜂就比中蜂的三型蜂要大很多,所以采用同等大小的巢房,显然蜜蜂幼虫的发育是会受到影响的,蜜蜂就算再节约,也是不会亏待了自己的“子女”的。

根据公开的数据显示,中蜂由于个头小,其巢房也要小一点,一般中蜂的工蜂巢房深度为11.5毫米,内径为4.71毫米,而意蜂的体型较大,巢房也相对大一点,工蜂巢房深度为12毫米,内径为5.3毫米。

矛盾的蜜蜂体长与巢房壁高度

蜜蜂对于巢房的材料节约是非常出名的,就蜜蜂对于巢房尺寸的控制来说,一般误差不会大于0.1毫米,而这个误差正好处在适合蜜蜂发育之间,过大了浪费材料,过小了又会导致蜜蜂幼虫发育受到影响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测量一下意蜂工蜂的体长,一般意蜂工蜂的体长在12日龄后基本确定,也就是说幼虫的体长大约就是12毫米,但是如果我们测量一下巢房壁的高度我们可以发现,巢房壁的高度其实只有10毫米,很明显从蜜蜂的大小来说,蜜蜂的体长相当于超过了巢房高度一大截,就相当于我们把一个1.8米高的人装在只有1.5米高的盒子里,很显然这样人是很难受的,如果是小孩子被这样现象,必然发育会受到影响,但是蜜蜂却这么做了,而且幼虫发展却比较好,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高超的几何理论

第一:巢房底部的合理利用

这里面其实蜜蜂利用了一个几何知识。虽然说蜜蜂的长度在12日龄的时候就达到了12毫米,巢房壁高度又只有10毫米,但是很多朋友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巢房的底部。我们都知道,蜜蜂巢房的底部是由3个相互对称的菱形面构成,这些菱形面被两面的巢房共用,而上下之差刚好是2毫米。中间刚好有一个凹进去的凹巢,而蜜蜂幼虫长出来的2毫米,也就是蜜蜂的尾部正好可以伸进这个凹巢里面,达到了蜜蜂在巢房壁只有10毫米的巢房中,尾部却没有在这个高度上,蜜蜂同样可以生活。

但是要这么说算下来蜜蜂生活起来也是不舒服的,就算我们把巢房高度和凹巢加起来,其实其深度也就12毫米,而蜜蜂幼虫体长为12毫米,这就意味着蜜蜂在巢房中是头顶着巢房盖、尾部抵着巢房底,很显然这样的巢房也是不利于蜜蜂幼虫生活的,那么这个问题蜜蜂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第二:巢房盖的利用

蜜蜂幼虫想要在巢房中正常发育,很显然如果巢房高度正好等于蜜蜂幼虫体长,蜜蜂幼虫生活也不会很舒服,而这个问题的解决,蜜蜂又把目标放在了巢房的封盖上。蜜蜂在给幼虫封盖的时候,其实封盖并不是完全与巢房高度平整的封盖,而是高出了约1毫米的高度,这样我们就不难发现,蜜蜂幼虫的长度为12毫米,而巢房底部的高度有2毫米,巢房壁高度为10毫米,封盖高度为1毫米,总的高度是13毫米,但是蜜蜂幼虫的高度只有12毫米,很显然蜜蜂在巢房中的生活并不会受到影响,而这种建造方式,无疑是有利于蜜蜂幼虫生长,同时又是最节约材料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