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常识背也背不完?这里有你想要的

综合考察了小学阶段中的所有知识要点和常考题型,我们可以把本阶段的知识图谱凝练为五大模块,分别是文学常识、文言文、基础知识、阅读与作文。

大家都听说过“木桶理论”吧。学习上的“木桶理论”告诉我们,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所以,我们在学习中,每一个知识模块,都应该不留疑问,不留死角,力求掌握所有基本而必要的知识。

而对于没有进行过系统学习的学生,最难闯的一关就是文学常识。关于文化文学常识的学习,由于“大”而“杂”,所以看起来毫无头绪。但是在我们这里,一切皆有法。

第一个方法是通过孩子的课外阅读来获取庞杂的知识。文学、人文、科学类的书都要读。阅读书目绝对也是需要体系化的,我非常信奉“孩子最初遇到的东西,会变成他的一部分”这句话。所以,他最初读的书,文学类、人文类、科学类都要涉及,才能习得全面的学识,塑造不偏颇的性格。

其次,孩子的知识学习需要体系化。孩子已经获知了许多碎片化的知识,但是碎片化的知识不能叫知识。可能通过“百度”我们立马会获得世界上所有刁钻疑难问题的答案,但是对于孩子的成长并无太大益处。我们需要给孩子构建的是一座知识的大厦,每块砖石都各在其位而又浑然一体。以后遇到新的知识,把它填入到相应的“房间”就好。

如果问你,陶渊明是哪个朝代的诗人?估计有很多学生能回答出来。接着问一下,这个朝代有没有其他你熟知的文学家或艺术家?为什么文学和书画等艺术在这个朝代蓬勃发展?

回答:陶渊明是东晋田园诗人,《归去来兮辞》是他的代表作。和陶渊明同时期的名人有大书法家王羲之和他的作品《兰亭集序》,和陶渊明同朝代的有西晋的“竹林七贤”。到魏晋时代,文学开始了自觉的时代。文学逐渐离开了实用文学,而自身的价值则被人们所认识。怎么能记得这么准确呢?

想学好中国古代文学常识,首先要借助朝代表,不是让学生机械地去记忆,而是让学生相互联系地去记忆。记住每个朝代的分支、每个朝代的更替、每个朝代的位置(谁先谁后)。最后达到不用看朝代表也能在头脑中清晰地反映出哪个朝代在朝代表的哪个位置上,让学生准确无误地把朝代表定格在记忆之中。学生头脑里有了中国古代王朝的更替图,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常识,既觉得很有趣味,又能学得准确、扎实。

其次,对应一张清楚的朝代更替图,对不同时期的文学加以分类,每个朝代有什么文学家、多少名篇、多少著作。比如,《诗经》: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还能找到时间与之大致相同的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等。再如,《楚辞》:屈原创作的诗歌体裁,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人。学生们就知道屈原是处在战国的位置上,在战国这个范围内还有《庄子・逍遥游》《孟子》《孙子兵法》《墨子》《韩非子》等诸子散文。

其次,对应一张清楚的朝代更替图,对不同时期的文学加以分类,每个朝代有什么文学家、多少名篇、多少著作。比如,《诗经》: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还能找到时间与之大致相同的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等。再如,《楚辞》:屈原创作的诗歌体裁,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人。学生们就知道屈原是处在战国的位置上,在战国这个范围内还有《庄子・逍遥游》《孟子》《孙子兵法》《墨子》《韩非子》等诸子散文。

宋代文学知识思维导图

元明清文学知识思维导图

俗语说:熟能生巧。学生心无杂念,记忆力好,思维不混乱,只要对照不同朝代的思维导图反复练习,就能日久扎根。老师和家长,要经常对学生进行引导,把学过的古代名人名篇集中起来,穿插提问,经常练习,久而久之,学生就能把笔记本上整个宏大的图表深深地镶嵌在自己的脑海之中。他们的眼前就会经常出现孔子漫步春秋、庄子逍遥战国、太史公秉笔西汉、太白诗吟李唐、苏轼豪放北宋、关汉卿元朝鸣冤、施耐庵明修《水浒》、曹雪芹清唱红楼等情境。

同样,在这种思想主导下,我们开设了《文学常识考点梳理班》,将文学常识按朝代进行分类,浓缩古今中外文学常识和名著知识,选取了具有代表性、考试常考的内容分门别类进行讲解。既有古今中外获得公认的文学家,又有脍炙人口的经典文学作品;既有享誉世界的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又有丰富多彩的文学小常识。同时,书中精选小学毕业阶段各类考试试题,与知识积累相辅相成,有助于熟悉考场题型和检测学习成果。相信,这样的一套课程,一定可以让孩子的文学常识学习事半功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