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按下融媒研究快进键

应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邀请,2020年12月5日下午我再次来到湖南长沙。工作其实就从白院长的接待晚宴就开始了,尚未谋面的金牛传媒肖总也应约而来,席间学界与业界相谈甚欢。因晚上我还有工作,大家约定明晚再更大范围深入交流,我也因此推迟回程。
晚上与文新学院同学座谈公众号运营,我结合“谭天论道”的运营经验给“融媒研究”运营团队进行了具体的指导,希望帮助他们的运营从传统媒体思维尽快转向新媒体,一要改进生产,二要加强连接。我认为当务之急是先提高产能。没有数量没有质量,没有内容没有流量。实战指导深受同学们欢迎,但我认为这仅仅是开始,以后还可以通过线上交流学习不断推进。
融媒研究
为响应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应用型复合型文科人才的号召,12月6日上午8点,2020年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外国语学院联合举办的研究生学术年会暨首届博融跨文化交叉学科研究生创新论坛在中南大学新校区毓秀楼和声堂举行。
开幕式后我首先作了《如何研究新闻传播真问题》的演讲,我提出研究生应快乐学术、不迷信权威,导师应做好学生学术的领路人,把“考霸变成学霸”。谭教授还提出传播学与传媒学的学科重建,倡导从基础理论入手,因为互联网时代是一个重新定义的时代。《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编审尹金凤教授讲了论文选题与写作,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文旭教授在线上讲了《言据性的认知识解》。尔后,两院优秀研究生代表,汪妍和许颖两位博士研究生各自分享了自己的论文写作经验。其中许颖既是博士生也是大学讲师,还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她的拼搏精神和时间管理令人敬佩。
下午约了几个暨大毕业的研究生在杜甫江阁小聚,湖南一师任教的罗卫光、长沙晚报工作的颜开云,还有在湖南师大读博的刘晗,大家交流了各自岗位的情况,也让我了解了长沙的新闻教育和传媒现状,我们都谈到互联网所带来的问题和挑战。我顺便考察了湘江边上的市民文化生活,感受这座省会城市的慢生活,美中不足就是长沙的雾霾。
在肖总的精心安排下,晚宴变成一场学界精英与业界大佬交流合作的对话,来自湖南台、长沙台的老总们,来自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的院长、教师和博士生济济一堂。这是湖南传媒与教育精英的朋友圈,除了共叙友情外,大家讨论了传媒与教育共同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还探讨未来发展与合作形式,但愿湖南湘军的精气神能够推动双方的融合与转型。
7日上午离长回穗,这次来长日程安排满满当当,收获不少。在高铁上我梳理出三点感受:一、传统主流媒体转型仍然困难重重,但湖南湘军或许能够杀出重围;二、新闻传播教研需要跨学科的跨越才能应对面临的挑战,中南大学的探索值得肯定;三、高校与传媒的合作面临一些制度上的障碍,如今进入高校都要博士,传媒精英已难以调入,而博士们未必能教得了实务,据说有些新传学院不得不外聘业界老师上实务课。“共建”的双向交流成效也不明显,到媒体挂职的老师也基本是看客。这些问题如不解决高等教育将会成为空中楼阁。但愿湖湘文化的“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能够闯出一片天地,对此我也会竭尽绵薄之力相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