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空的故乡,越来越恐惧
走过的路,读过的书,苟且过的生活,
都记在这里。
「故乡的蓝天白云没有变。 @开哥随手拍」
1/
北头你N大爷昨天又送医院抢救了,还不赖,救过来了。
母亲去村里找人寻倭瓜种,回来跟我絮叨。
听母亲说,这位长辈身上某个部位长了肿瘤,因为手术费用太高,至今采取保守治疗,三年来,一直“养”在家中。
只不过是一个人带病留守,孩子们都在外边生活。
他儿子准备接他到北京去了,这样怎么地也方便点儿。
母亲说。
东沟子XX你大叔,今儿个也又住院了。这些年他三天两头的住院,都是年轻时候累过力了。
母亲知道劳累过度的结果,即便亲眼见证了这样的结果,可依然如故。
身体稍微好一点,就拼命的去找各种活计来干,累得头晕眼花浑身乏力之后,再去找各种药来吃。她认为那些乱七八糟的药有效果。
就这样周而复始。
这种现象在故乡司空见惯。
留守的乡亲们都拼命操劳,打零工或秋后卖玉米换来的一点钱,几乎全为了修复劳累过度的身体送到了医院和药店。这到底图的是啥?
母亲不置可否,说,你不在村里长待,你哪里知道农村这些事!?
2/
记忆里,故乡的大人们,谁有了头疼脑热感冒发烧的症状,一般都不去看医生,而是“挺着”,“顶顶”就好了,身体结实,这点小病小灾不算啥。
与头疼脑热相比,毕竟大病绝症的概率小得多。这给大人们造成了一种假象——身体好,有点小毛病也用不着去看医生,更用不着吃药打针输液。
偶尔听说某村某人猝死,或者得病没几天就死掉的消息,同样不会引起太多关注,更不会引起警觉和恐慌。甚至大多数人还会暗自庆幸,身体好就是好。
我一度认为,村里某几位乡亲的不治而亡,或多或少都是受了这种观念的影响,或是积小成大,或是因为“顶顶”而延误了救治的最佳时机。
他们的死,同样不会引起别的乡亲们的过多关注。
至今,这种观念依然存在。
3/
观察了一下外甥女的饮食偏好,最喜欢的是方便面、火腿肠,菜要足够咸。
我不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外甥女这种偏好,她妈妈也自然是了解这样的偏好是不健康的,甚至是非常有害的,但却不会引导外甥女更改偏好,更不会严厉制止。
姥姥姥爷的态度是,孩子吃点这些东西没事。
并且还会强调,人家别人家孩子也都吃。
我给他们讲完经常食用方便面、火腿肠以及“口重”的危害之后,他们没任何反应。唯一有反应的人是外甥女本人。
我得意吃这些玩意儿,菜太淡了没滋味!
这就是外甥女最终的反馈。
没几天,老妈在集市上又特意给外甥女买回来一箱子方便面,是一个我从来没有见过也没有听说过的品牌。
连续几个早晨,外甥女就要求老妈给煮方便面。老妈建议将火腿肠切了跟方便面煮在一起,外甥女坚决不同意,她得意凉吃。
被迫少数服从多数,正确败给错误。
乡亲们没有谁会认为这有什么不对。
4/
在故乡,这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对,很多方面都可以验证。
一筐苹果,从第一个烂苹果吃起。
一棵白菜,从最外边的烂叶子吃起。
一顿饭,从加热了很多次的剩粥剩菜吃起。
……
就这样,经年累月的吃着烂苹果、烂白菜和剩饭剩菜。乡亲们都认为这样的做法天经地义,这样做的人才是会过日子的人。
妹妹们给父母买的衣服和鞋,都要好好收起来,不穿,先穿那些旧衣服旧鞋。
甚至不可思议的是,父母认为那些过期的药都不能扔掉,得吃掉,并且固执的认为,过期了也多少会管事。
我理解父母,从前的穷日子过惯了,勤俭节约不浪费已经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这种观念就像他们举手投足一样自然。
他们依然如此固守,却严禁我跟着他们吃剩菜剩饭,每顿饭都会做些新鲜的,让我吃。面对我,还像面对30多年前那个固执己见的孩子,这一点也依然没有变。
在父母眼里,孩子永远都是他们的孩子,与年龄无关。
5/
整个村子,曾经的人声鼎沸早已不见,一座空房子连着一座空房子。
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与时俱进的青壮年,绝大多数都离开了,留在村子里的人除了与父母年纪相仿的老人,剩下的也仅仅是一些家长无力顾及的孩子。
老人的观念老而弥坚,孩子的观念近乎一尘不染。
仔细想一想,这种老幼共生的境况,隐约在酝酿一场灾难。
我的想法或许有些危言耸听,但愿是我多虑了。
毕竟,此刻的我,在这个生我养我的村庄,也只是一个被迫少数服从多数的人。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