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悠”了马云10个亿的那个人,看了以后我也想去“忽悠”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今天上午突然一个想法,想看看阿里这么大的公司,是不是有心理团队在其中,上网一看,阿里的CTO就是心理学博士背景。
如今这位前辈已是一位名人,而我,只是个人名!
十年前,有这样一个人,只见了马云一次面,就“忽悠”了马云10个亿。
然而,之后的几年,除了一直花钱,并没有取得任何成果。
一时间,千夫所指,所有人都说他是:
“骗子”、“疯子”、“大忽悠”。
“骗子”王坚
加入阿里以后,王坚提出了一个只在脑子里想过,在中国却从未有人做过的构想,“阿里云构想”。
那个时候,在中国,还没有人知道什么是云计算,同事们也不知道“阿里云”是用来做什么的。
所以,当王坚带着团队,开始研发云计算时,有人公开嘲笑道:
“王博士怕不是个骗子吧?”
那个时候,他的身上被贴了两个标签:
第一,不会写代码;
第二,一个学心理学的。(小编在这一万个不服,学心理的挺好)
空降阿里,成为高管,已经让一些人心里不平衡了。
再加上,他还要拿着巨资,去做一件“虚无缥缈”的事情。
人们对他不满的情绪,越来越大。
王坚说,如果有个东西在那里,再难能怎么难呢?
最难的是,无中生有。
他要从零开始建立,这也就意味着,所有技术上的坑,他都要自己填一遍。
几年过去了,没有任何成果,更多的人,开始质疑阿里云的前景。
有段时间,王坚成了所有人可以尽情嘲笑的目标。
每年年底,大家都会讨论说:
阿里云公司是不是会被拆掉
王坚要滚蛋了
云计算是瞎扯
咱们去分人去
……
正常在阿里工作十几年的功臣都不一定能爬到这个层次,所以王坚的空降让很多人产生了质疑。
只是让他和马云没想到的是,这份质疑来的如此快,如此猛烈也如此持久。
有人说,马云找来他就是一个错误,因为他代码不写,什么都不会,只是一个溜须拍马的,在论坛上这样说道:
『马总找王坚挑大梁绝对是个错误,首先这丫根本不懂技术,其次他TM太虚了,天天给你画饼;
再次,这个贱人就是一个拍马屁的高手,我到现在也没想通聪明如马总怎么会被哄到那么挺他。。。难道是后来发觉骑虎难下了么。。』
唯有马云力排众议,选择了相信他。
十年后,他带着“阿里云”出现在世界面前。
阿里云成为阿里集团旗下继蚂蚁金服之后的又一独角兽企业。
在全球的云计算行业中,阿里云仅次于亚马逊和微软,稳居第三。
王坚也终于可以扬眉吐气,让当初那些质疑他的人闭嘴。
你连梦想都没有,还谈什么改变自己?
马云的经典名言: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人人皆知。大家可知道,他的这句话并非空口无凭,是有心理学依据的!
他的话全文是这样的:
人可以10天不喝水,七八天不吃饭,两分钟不呼吸,但不能失去梦想一分钟。
没有梦想比贫穷更可怕,因为这代表着对未来没有希望。
一个人最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干什么,有梦想就不在乎别人骂,知道自己要什么,最后才会坚持下去。
当你有梦想,并决定去实现,这个梦想清单就会成为你的优先级,而且你会调动一切资源帮助你。
这个理论来自于一个心理学概念「自证预言」。
自己说出来的话,变成了自己的预言,自己预言自己成功或者失败。
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在2019年天府论坛上说,中国如果没有工匠精神,再过一百年中国也出不了奢侈品。
因为奢侈品不是说它的产品的价格、价值,主要的就是它的质量和文化。
为什么中国企业和劳动者干着最辛苦的工作、制造了世界上最多的工业产品、赚取的是最低的利润,却还是制造不出高质量的产品,还是被人瞧不起呢?
不少人将此归结为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太快,机会和诱惑太多,经营者和劳动者普遍缺少工匠精神,很难静下心来专注于一件事情或一样产品,去力求做到精益求精尽善尽美。
爱迪生之所以会有如此多的伟大发明,就是因为他的锲而不舍、矢志不渝地专注于研究的匠心精神,他为了达到期望的目的,能克服诸多困难,执着于所热爱的事业。
从古至今,成功源于专注,单从这位发明大王所取得的成就上,就被诠释得淋漓尽致。
屠呦呦几十年如一日的搞研究,吃饭、居住条件都很一般,跟那些大明星简直没法比,但是她仍然可以坚持下去,直到研制出青蒿素。
在她获得诺贝尔奖之后,有人评论说,奖金还不够在北京买一套房子的,但其实她根本不在意这些东西,即使获得了科学界的最高荣誉,她也仍然没有骄傲,还是低调做人,为中国和世界的卫生医疗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这就是工匠精神!
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工匠精神的内涵,可以把它看作一个由建立心流(Flow)到培养坚毅(Grit)的过程。
心流:专注忘我
心流(Flow)的概念由著名匈牙利心理学家米哈里·希斯赞特米哈伊提出。
心流是一种专注、忘我和喜悦的状态,通常在我们从事具有一定挑战性,但又不超出我们的能力范围的活动时出现,此时我们的行为变得似乎毫不费力,像是自动完成的,我们整个人完全沉浸在这件事情中,不担心失败和他人的评价,甚至淡忘了时间的流逝。
拥有工匠精神的典范,他们无不热爱自己的事业,也无不沉浸在心流体验,对自己每天的工作乐在其中。
心流是发自内心的动力,才能支持我们为一项事业长久地付出。
作为一种积极的体验,心流利于我们在做事时获得更优异的表现,这在运动、学习、艺术、工作不同领域已经得到了科学验证。
研究者发现,训练中的心流状态能够帮助运动员取得更好的成绩,复习时的心流状态也能帮助大学生在考试中发挥得更为出色,在奥运或其它大型艺术比赛中,心流也成为区别最卓越表现者与一般优秀表现者的重要因素。
心理学家解释,心流状态是工匠精神的核心体验。
三十不立,往往才是最正常的。
不要以有房、有车、有存款这些标准来衡量一个三十岁的人是否有出息。
有些现阶段落后于人的人,其实是很优秀的,也是很努力的,只是家底太差,起点太低了而已。
有这样一句话:这世上哪有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
如果有人在替你背负着大部分的重压,希望你能懂得感恩,也要懂得努力,毕竟这样的压力,迟早会交给你。
张爱玲说:“成名要趁早”,我说:晚一点也很好!
三十岁仍一事无成,其实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你意识不到问题的存在,是你不去总结,那么等你四十岁了,可能依然立不起来,仍是一事无成。
一个人工作多年,始终没有进步和突破,多多少少都是有点问题的,比如说:
1. 不够努力,在混日子;
2. 在努力,但方向不对,方法不对,选择不明智;
3. 性格限制了发展;
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但自己是什么样,自己应该是很清楚的,所以请多点反思和总结。
如果你想要改变现状,请早点开始行动,改变才能带来改变!
我在生活中经常看到这样的人
早上起来刷牙洗脸
打开音频听听新闻早班车
在地铁与公交车上
为了不放弃每一刻学习的时间
耳朵里听着“每天听本书” 上班闲暇的时候、吃饭的时候
甚至是上厕所的时候都不忘点开APP
听听什么《30天速成管理学》
什么《每天3分钟学会心理学》
什么《15教你成为沟通高手》
这么一天算下来, 听了三四本书
然后带着无比的知识满足感进入梦乡
结果这些自以为上进的人
听了这么多书,按理说会更成为
结果一两年过去了,工资与收入不见涨
他们就开始抱怨:知识与收入不成正比啊!
而这些全都是入门的知识,也就是说你在这上面学地再多
也只是在这个行业的入门边缘徘徊,而那些能在某个行业赚钱的人,无一不是精通该行业的精英!
那些浅显易懂的知识干货只能助你提高眼界
成功没有捷径,要是有时间听那么多干货
不如好好沉淀下来,好好精通某一行业!
靠透支生命,能过上想要的生活吗?
为了摆脱贫穷,很多人拼命努力,却还是身陷困境。
为赚钱掏空了身体、秃了头发、肥了肚腩,忍受了各种委屈和鄙夷,可结果是,不仅每月的工资存不下来,还经常在负债的边缘徘徊!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类想要专注的做一件事变得越来越困难。
当你认真学习的时候,你的朋友邀请你一起出去逛街、唱K、吃美食、打游戏,种种诱惑之下,最终结果就是,你今天的学习计划泡汤了。
当你努力工作的时候,你的同事一直在抱怨领导,抱怨工作,你耐心的安抚,在没有起到作用的同时,反倒自己受到影响,工作任务又没有如期完成。
还有各种各样等着抢占你注意力的APP和公众号,时不时给你推送你感兴趣的消息,稍不留神就被吸引过去,然后玩了一天的手机,手头的事只能一拖再拖。
诚然,低成本的信息获取、各种商户的信息推送、层出不穷的新科技新商品,给我们太多诱惑。
但更重要的是我们有着太多的欲望,总是什么事情都想做好,什么东西都想得到。
欲望越多,就越难抵制诱惑,去专注和执着于一个目标。
这个时候,就需要你扪心自问:你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为了成为这样的人,你最需要做的事情是什么事情?
明确自己的价值选择,你才有办法把稀缺的专注力全部投入到最重要的事情上。
有很多人是用自己的青春作为成功的代价,年少成名,看似走在你前面,但不必嫉妒他们,因为你并没有落后。
有很多人前半生籍籍无名地前行,看似走在你后面,请千万别嘲笑他们,因为你也未必领先。
每个人在自己的时区里都有着自己的步程,没有早一步,没有晚一步,只要脚踏实地一步步向前走,总会走到该到的地方。
人生本就如此,只要努力,最坏的结局,不过是大器晚成。
人生的打磨,永无捷径!
一个企业家,用一生,做好一家企业。
一家企业,用全部,引导好一个行业。
人生亦是如此
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去证明吧。
如果人生没有梦想,那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有区别,你是一条活着的咸鱼!
版权声明:未经授权谢绝转载,如需转载请私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