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次地名万花筒(3)以汉字形态命名的地名——人字街、工字巷与八缚岭
汉字是民族文化的化石,是历史的载体,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有着鲜活生命。它潜藏着丰富的审美和诗意,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汉字之美,美在形体。人们根据汉字形态创造了一些地名。
原人字街由“人字东街”和“人字西街”组成,位于榆次城西南。
原“人字西街”,就是如今的古陶路,是人字形道路的一撇,也是原榆(次)清(徐)公路的一段,南起凤栖大街,北至汇通南路。原“人字东街”如今是“郭村路”的一部分,北起此街与人字西街(今为古陶路)交叉处的汇通南路,西侧是晋中榆次二级采购供应站,南至金三角,是人字形道路的一捺。因这条街与西面的古陶路成“人”字形,故名“人字东街”。
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说文解字》。
后来的汇通南路,是从原人字街交叉处通向正南的道路,如再加上北面的新生东街、新生西街,此处道路就形成个“木”字。
木者,春生之性。农之本也。——《春秋繁露》。
工字巷位于原窑上村南,南起西顺城街处的人寿保险公司,北至南尧西街,是与西面白铁巷与利民巷平行的一条较宽的南北走向的巷南尧西街是“工”字的上横,顺城街是“工”字的下横,此巷是两横中间的一竖,形成一个“工”字,巷名由此而得名。
工,巧饰也。象人有规矩也。——《说文解字》。
《魏书·地形志》作八赋岭,俗称“八伏岭”,位于榆次城东南50多公里,环带绵延于榆次、太谷、榆社、和顺边界处,形势险峻,上有仪城关。主峰位于榆次与和顺交界处、榆邢公路东侧,海拔1718米,呈东北—西南走向。涂水源出北麓桃花塔处。八缚岭山脉中的长枪凹圪塔,海拔1813.8米,是榆次最高峰。
《方舆纪要》载:“八缚岭,和顺县西百余里,两岭口对时如‘八’字然。”《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载:八缚岭,有南北二岭。南岭在和顺县,古称“武山”,武乡水出。北岭接榆次县界。两岭对峙如八字然。“八”是个吉祥数字,是“发”的谐音,意味着繁荣、财富和地位;伏,俯卧;缚,捆绑;赋,铺陈或分布。岭名以岭上两山口或两关口对时呈“八”字形的吉祥寓意而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