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学堂:印稿的临摹方法大全
印稿的“临”“摹”方法大全
一、初学者遇到的难题
篆、刻是两回事,所以学习篆刻,须从书法、奏刀镌刻两方面入手,先学书而后习刻,书较刻尤难,刻虽较易,但也与学书一样,须经过一番学习过程,首先是临,其次是摹,临摹到家,然后才可谈创作。就是书法写好了,再转篆刻。书法相对较难一些,而刻字稍微容易一些。
最初级的创作,基本是“印中求印”的模式,即从《古玺文编》、《秦印文字汇编》、《缪篆分韵》、《汉印分韵》、《汉印文字徵》集字字典里查找出需要入印的文字在古印中的篆法,挑出来,集中到印面,加以章法处理,最后镌刻出来成一方印。
(常用的集字字典封面)
秦代《宜野乡印》汉代是玺印发展空前灿烂辉煌的时期。汉代除帝王印仍称玺外,其余都称印。在官印中有的称章或印章,私印中有的称信印或印信,印章一词即来源于此。汉印无论从内容到形式比以前都更为丰富,尤以私印的种类最为繁多。汉印以缪篆体入印。这种字体与汉代隶书的兴起有关系,结体简化,笔画平整方直。汉印中还有以鸟虫书入印的,装饰性很强,是古代的一种美术字体。汉印分铸、凿两种。西汉的印章多为铸造,其中以西汉末年新莽时期的印章制作最为精美。东汉的印章以凿印最有特色,因为东汉末期社会动荡,战乱不已,官员将领经常调动或阵亡,造成封拜频繁,往往印章来不及铸造,就在预先准备好的印坯上临时急就刻凿而成,印文多不加修饰。汉代铸印庄重雄浑,凿印健拔奇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都给后世的篆刻以很大的影响和启发。
汉代《□官泉丞》(官印)汉代《孙谦印信》(私印)古代使用玺印时还出现一种封泥,又名泥封。封泥初发现时,曾被误认为印范,其实是玺印使用时留下的印蜕。在纸张未发明以前古人多在简牍上记写公文、帐目、书信等内容,在简牍的递寄往来过程中,为了严守机密和防□杜伪,故在简牍的绳结处加上软泥,然后钤盖玺印,这就是所谓缄。古时一些物品的封缄也是使用这种方法。由于玺印在泥上的挤压,封泥形成了宽边和套边,白文玺印在泥上钤盖后还会出现翻“白”成“朱”的特殊效果和古拙厚重的艺术特色。
(常用的大全类的篆刻字典)
借助相应的《篆刻字典》,临刻的样本选择,临是临刻秦、汉古印以及历朝人印,首先是秦、汉古印,因为秦、汉印是印的模范,后世都以为法,初学刻者,应以此作基础,其次到历朝人印,因为历朝名刻,都是根据秦、汉而创出自己面貌的,通过临刻,为将来创作作基础,二者都须做到。这一节谈的是临摹样本的选择问题,临印应当从秦汉印开始,后面所说的“历朝人印”,当然还是要了解篆刻史,从中选择有代表意义的篆刻名家的代表作品。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的印章,基本上是沿袭汉印的形制。南北朝时期,纸张已普遍应用,因此新的钤印方法也随之产生,封泥之法开始废止。而是使朱砂调制成的印泥来钤盖印章,这就是所谓的濡朱之制。隋、唐、五代直至宋、元的官印,印面增大,竞尚朱文。印文曲屈回绕,借以填补印面的空隙。到了宋代发展成为九叠篆,失去了传统篆书的优美法度。
秦汉印是法则,是标准,名家印是从秦汉印出发,再加以自己的理解创出自己面貌的。打好这些基础,将来的创作就有了相应的基础。
汉印临写样本:
(前6方汉印作业)
精选赵孟頫、吾衍、文彭、何震、苏宣、汪关、朱简、程邃、西泠八家(丁敬等)、邓石如、吴让之、徐三庚、赵之谦、吴昌硕、黄牧甫、赵叔孺、王福庵,如图:
(文彭的作品)
(何震的作品)
清代金石学盛行,以及历代金石文物的大量出土,不少学者致力于这些文物和古代文字的搜集、研究、著述和流播,因而扩大了篆刻家的视野。清代篆刻流派之多也为前所未有。清代初期以程邃最为出色,他的篆刻能“力变文(彭)、何(震)旧习”,富有创造性。他的白文印师法汉印,厚重凝练;朱文印喜用大篆,离奇错落,奠定了皖派的基础。清代中叶篆刻艺术进入了兴盛时期,高凤翰、汪士慎、巴慰祖、董洵、胡唐等人的篆刻都能自出新意和富有个性。其中影响最大,成就最高当属丁敬和邓石如。丁敬的篆刻直接取法明人,主要是朱简,又以汉印为宗,但他不以膺古为目的,而是从多方面汲取营养,来孕育变化,借古开今,成为浙派的开创者。
(苏宣的作品)
(汪关的作品)
(朱简的作品)
(程邃的作品)
(丁敬的作品)
(邓石如的作品)
(吴让之作品)
(赵之谦的作品)
(吴昌硕作品)
(黄士陵作品)
(齐白石作品)
入古是为了出新,既要在临摹中继承传统,又要在临摹中找到自己,这中间又有一个兼通和偏师的问题,遍临各家是为了兼通,偏师一家是为了深挖细掘。最终大部分初学者会从晚清名家的风格中找到适合自家审美的印风,并深入研究,最终走向创作之路。
临摹的方法
1、描稿
印面须与拟临印的印面大小相等,用拷贝纸把拟临印详细影摹下来,复写于石上照刻,不在形似,要能得其神韵。摹是以内容文字与欲摹印相似,或仅有数字相同,而摹拟之。通过反复临摹,则古印法度,历朝人技巧,都已了解,以古印、历朝人印之长,融会贯通,才可创出自己的面貌。
最初遇到的是摹写印稿和上石的问题。大致的摹写印稿的方法是用透明度较好的拷贝纸,蒙在印谱上,为了避免印谱污损,可以在印谱上蒙上一层薄薄的塑料膜,然后用浓墨、小笔一丝不苟地依样勾描,要求与原作形神相似,并力求准确,只有描摹准确,刻时才能达到要求。覆纸时可以用夹子夹住印谱与拷贝纸,或者在拷贝纸与印谱之间的空白处点几点胶水,将拷贝纸略微固定,以防临摹时拷贝纸移动。
这一流派又经后继者蒋仁、黄易、奚冈、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等8人的继承和发扬,成为清代影响最大的篆刻流派。这 8位篆刻家也称为西泠八家。其中的钱松能突破浙派藩篱,章法时出新意,刀法切中带削,富有立体感,成就最大。自丁敬之后,在篆刻艺术发展史上,邓石如是一个开拓者,兼善真、草、隶、篆四体书。他的篆刻,早期师法徽派,又受程邃的影响,初以小篆入印,后又参以石鼓文、汉碑篆额等笔意,为印外求印开拓了新的途径。因邓石如是安徽人,故他的篆刻被称为皖派,又称邓派。清代末叶的许多篆刻家都受其影响,如吴熙载、徐三庚、黄士陵等。其中最能传邓派衣钵的是吴熙载,他的篆刻,刀法使转生动自如,充分表现出笔意,有运刀如笔的熟练技巧;他的印婀娜多姿。后来许多学邓石如的人,都先从吴熙载的篆刻入手。晚清的篆刻大都笼罩在浙、皖两派之内,毫无新意。另外像翁大年、王石经、胥伦等人的篆刻,虽然功力很深,但一味追踪秦、汉,终嫌缺少创造性。只是赵之谦、胡□、吴昌硕、黄士陵这几位才华横溢的篆刻家,以高度的创造性使清末的印坛又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局面。赵之谦,书画造诣精深,篆刻曾出入浙皖两派。他不仅借鉴秦、汉玺印,又以碑刻文字入印,形成了他篆刻的多种风貌。他的白文印端庄,朱文印秀丽多姿,能在刀石之间流露出笔墨情趣。他刻的边款也别具一格,突破了前人窠臼,终于建树了赵派的地位。吴昌硕是清末艺坛的巨擘,他对诗书画印都有精深的造诣。其篆刻从浙皖两派诸家入手,也曾取法邓石如、吴熙载,后又致力秦汉玺印、封泥、古陶文,把石鼓文的笔意风采融入印中。他擅长钝刀硬入,刀法冲切兼用。在他的篆刻中,寓秀丽的意趣于苍劲古朴之中,被后人尊为吴派,对国内和日本的印坛都有极大的影响。这一流派的传人很多,其中赵石、陈师曾为佼佼者。黄士陵篆刻初学吴熙载,后转攻秦、汉玺印,尤喜用金文入印;章法处理颇具匠心,离奇错落,很有趣味;刀法也刚健雄奇,刻印往往不加修饰,也不主张残破。他的篆刻平正朴实,寓拙于巧,在清末印坛中异军突起。由于他客居广州最久,对岭南篆刻家影响最大,有人把黄士陵的篆刻名为黟山派。
根据印谱的朱、白、粗、细的不同,描摹又有三种不同的方法:
(1)双勾法。适合笔画粗壮的白文印,用细毛笔依原作印文的外侧依线勾描,线要细,要匀,原印的边栏及笔画的残破、粘连处要原样勾描出来。如图:
(双勾法)
(2)双勾填底法。这种方法是以双勾的基础上,将印文笔画以外的地方以墨填实,以方便上稿之后的辨识,如图:
(双勾填底)
(3)直接描摹法。这种方法直接用毛笔依照笔画勾描,这种方法适合描细白文印(如将军印)和朱文印。如图:
(单勾)
不管是单勾还是双勾,描摹印稿是重要的练习,目的在于获得精准的描摹稿。据启功先生称,齐白石曾以墨笔描摹过赵之谦的《二金蝶堂印谱》,其描摹之精,几乎不露丝毫笔痕,启功先生第一次看到,以为是用黑色印泥钤制而成的,直到齐白石告知真相,启功先生方才明白。白石老人能在篆刻上取得极大的成就,跟早期临摹印稿下的功夫关系紧密。
2、上石
上面的单勾、双勾,只是为了获得与原谱相近的印稿,获得印稿之后,要把印稿翻转到石面上去,叫上石,上石的具体方法较多,大致有:
(1)、直接反写上石:这其实已经不是所谓的“上石”了,直接就是“写石”了,因此不再多说。需要说明的是,能够反写上石,并不证明这个人的篆刻水平很高(可以证明熟练程度),反写上石并不证明一个人的篆刻水平;
(2)、水印上石:这是最传统的方法,如陈巨来先生那样的用唾沫上石,其他篆刻名家也有以白芨水上石,大部分印人则以清水上石等都属此类,因为比较传统,也被大多数人认可,甚至认为这才是正宗的上石方法。
不仅是初学者,即使是具有相当水平的人,亦应当以篆写印稿,水印上石为好,特别是一些印文较多、章法不易安排的印。在临摹时期学会熟练的水印上石技法,对后期创作亦很重要。具体方法是:将印稿纸在印面上,以手掌轻按一下,获得轻微轮廓线,在轮廓线内描摹印稿,写好印稿好,将印稿覆于印面上,使四边对齐,并在侧面以手固定,然后加水润湿(不宜太多,如果太多,可以用纸巾吸掉多余水分),再以宣纸或纸巾(二至四层)覆上,用拇指指甲或者茶杯盖等物研磨,一直磨到表面有墨色渗出即可揭去。印面上字迹显现是把印稿上的墨迹用水洗下留在印面而形成,如果翻印的不清楚,可用笔补描不清楚的笔画,然后就可以奏刀了,水印上石的效果如图(老文章里的配图):
(水印上石的效果图)
(3)、化学材料上石:风油精、洗甲水等等上石方法都属此类。因为这种方法大致都借用了化学反应,因此不同于上述的物理方法,而洗甲水等又有相应的刺激性气味,不建议大家使用,倒是风油精上石因为材料易得,上稿精准,对人体无害,是可以推荐给初学者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历来为传统印人反对,我们讨论这中间有一个问题:“水印上石”是用清水将墨汁书写的印稿中墨汁从印稿上浸泡下来留在印面,达到的目的是把我们写好的印稿转移到石面上;“风油精上石”是用风油精将复印或打印的碳粉从纸上转到石面上,达到的目的是把印稿上的碳粉转到石面上。如果说风油精在上石过程中油会泡洇了印稿,水印上石也同样会因此造成印稿线条的损失。过程和目的、结果基本一样,何以风油精上石会被贴上“野路数”的标签呢?其实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印稿的形成中篆书的学习,“水印上石”的印稿是印人写出来的,风油精上石的印稿是复印、打印出来的,这两种方法中间差一个“写”印稿的过程,传统印人反对的是在风油精上石这个过程中,初学篆刻的学习者会忽视了篆书的学习,而篆书书法是学篆刻必须过关的硬功夫,它牵涉到字法、篆法、章法、刀法的各个层面,不写好篆书,篆刻学习的路基本上是死胡同,“风油精上石”本身并无大问题,但它忽略了“写”的过程。
(风油精上石效果图)
其实,此外还有复写纸上石,因为初学者大多是从白文印开始,而复写纸上石多用于线条较细的细朱文上石,这里不作详细介绍,待白文临摹完全熟练后,复写纸上石只是一种变化的方法罢了。
需要注意的是:水印上石和风油精上石其中的细节很多,用水、用油的多少,垫纸的厚薄,磨石的材料,反砑打磨时间的长短,用力的大小,都可能影响到上石效果(需要大量的练习才能把握好这些细节)。大致的要求是:初学者应当多加练习,力争做到5-10分钟完成一方印稿的上石。
这一流派又经后继者蒋仁、黄易、奚冈、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等8人的继承和发扬,成为清代影响最大的篆刻流派。这 8位篆刻家也称为西泠八家。其中的钱松能突破浙派藩篱,章法时出新意,刀法切中带削,富有立体感,成就最大。自丁敬之后,在篆刻艺术发展史上,邓石如是一个开拓者,兼善真、草、隶、篆四体书。他的篆刻,早期师法徽派,又受程邃的影响,初以小篆入印,后又参以石鼓文、汉碑篆额等笔意,为印外求印开拓了新的途径。因邓石如是安徽人,故他的篆刻被称为皖派,又称邓派。清代末叶的许多篆刻家都受其影响,如吴熙载、徐三庚、黄士陵等。其中最能传邓派衣钵的是吴熙载,他的篆刻,刀法使转生动自如,充分表现出笔意,有运刀如笔的熟练技巧;他的印婀娜多姿。后来许多学邓石如的人,都先从吴熙载的篆刻入手。晚清的篆刻大都笼罩在浙、皖两派之内,毫无新意。另外像翁大年、王石经、胥伦等人的篆刻,虽然功力很深,但一味追踪秦、汉,终嫌缺少创造性。只是赵之谦、胡□、吴昌硕、黄士陵这几位才华横溢的篆刻家,以高度的创造性使清末的印坛又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局面。赵之谦,书画造诣精深,篆刻曾出入浙皖两派。他不仅借鉴秦、汉玺印,又以碑刻文字入印,形成了他篆刻的多种风貌。他的白文印端庄,朱文印秀丽多姿,能在刀石之间流露出笔墨情趣。他刻的边款也别具一格,突破了前人窠臼,终于建树了赵派的地位。吴昌硕是清末艺坛的巨擘,他对诗书画印都有精深的造诣。其篆刻从浙皖两派诸家入手,也曾取法邓石如、吴熙载,后又致力秦汉玺印、封泥、古陶文,把石鼓文的笔意风采融入印中。他擅长钝刀硬入,刀法冲切兼用。在他的篆刻中,寓秀丽的意趣于苍劲古朴之中,被后人尊为吴派,对国内和日本的印坛都有极大的影响。这一流派的传人很多,其中赵石、陈师曾为佼佼者。黄士陵篆刻初学吴熙载,后转攻秦、汉玺印,尤喜用金文入印;章法处理颇具匠心,离奇错落,很有趣味;刀法也刚健雄奇,刻印往往不加修饰,也不主张残破。他的篆刻平正朴实,寓拙于巧,在清末印坛中异军突起。由于他客居广州最久,对岭南篆刻家影响最大,有人把黄士陵的篆刻名为黟山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