衲读103|“天选之子”袁绍:一手好牌是如何被他打得稀烂的
在前文《东汉兴衰:成也世家,亡也世家》中,老衲曾简单分析过袁绍为何最终败于曹操。今天稍微详细一点说说袁绍这个人的成败。
嫡庶之争
袁绍所在的袁家,号称“四世三公”,关于他的祖辈的一些事,前面也有专文讲过,参见“四世三公的袁家,到底是什么来头”。文中提到,袁绍本是袁逢庶子,后来过继给袁逢的哥哥袁成,袁绍的弟弟袁术则是袁逢的嫡次子。而在当时,袁家的家主是袁隗,袁隗在挑选下一辈的接班人时,本来钟意于袁绍,但在还没有正式交班时,便被董卓杀了。所以,到了后来关东诸军结盟反董卓时,袁绍和袁术两兄弟因为争夺袁家家主之事而闹分裂,相互打得不可开交。
关于袁绍的出身问题,《后汉书》称其为袁成之子,《三国志》则回避了这个问题,裴松之引《魏书》称袁绍为袁逢的庶子,后过继给袁成,但同时裴松之又引《英雄记》的记载说:袁绍母亲死后,他服了三年丧,完了之后,他又给早死的袁成追服了三年丧,一共六年。裴松之评论:给亲爹追服丧礼,这在礼制上是没有的,如果是过继的,这样做就更不合乎礼制了。所以裴松之怀疑,袁绍可能是袁成的亲生儿子。
另外,公孙瓒和袁绍闹掰之后,曾向朝廷上书列举袁绍“十大罪状”,其中第九条称“绍母亲为婢使,绍实微贱,不可以为人后,以义不宜,乃据丰隆之重任,忝污王爵,损辱袁宗,绍罪九也。”公孙瓒说袁绍的生母是婢女,放在当时,那是很恶毒的骂人的话了。考虑到当时公孙瓒和袁绍处于敌对状态,因此这种打嘴仗的话难以采信。
如果,袁绍是袁成的亲儿子,那么,不管是嫡出还是庶出,他是袁成的惟一继承人,身份问题没什么好说的。假使他真是袁逢的庶子,但过继给袁成之后,也成了袁成的法定继承人,只要袁隗等人决定由袁绍来担任袁家家主,那袁术也没什么好争的。
老衲之所以要在袁绍的出身问题上费这些许笔墨,是因为这个现在看起来不是什么大问题的问题,在当时确实是一个大问题,而且因为这个问题,后来引发出许多事端来。最为直接的,就是袁绍与袁术的内讧。
天选之子
因为是袁家后人,借助家族的影响力,袁绍以及袁术,都很顺当地步入仕途的快车道。
袁绍很小就成为郎官,二十岁左右出任濮阳县长,母亲死后,辞官回家给母亲和早先死去的父亲服丧共六年。服丧之期完结后,时逢党锢之祸,袁绍号称要隐居,虽然住在洛阳,但不愿意再接受征召去做官,也不和一般人来往(不妄通宾客,非海内知名,不得相见),但在暗中结交党人和侠义之士,如张邈、何颙、吴巨(后任苍梧太守,刘备从荆州南逃之时,曾一度想投靠他)、许攸、伍琼等人。当然,和他一起玩的,还有他的兄弟袁术以及曹操,他们曾经在颠狂不羁的青春岁月中,共同策划过一起劫婚事件,没有阴谋,纯粹是好玩儿。
袁绍的行为引起太监的警觉,中常侍赵忠对太监们说:“袁绍这家伙沽名钓誉,我们叫他来做官,他不应,私底下却养了一帮恐怖分子,这家伙到底想干什么?”
为打消太监的疑虑,袁绍听从叔父袁隗的意见,重新步入仕途。这次他通过大将军何进的关系,先是成为侍御史、虎贲中郎将,再转任中(佐)军校尉、司隶校尉——这都是有着不小实权的职务。
与此同时,花花公子袁术也开始收敛行迹,进入仕途,陆续出任折冲校尉、长水校尉、河南尹、虎贲中郎将等。不过他毕竟要比袁绍年纪小,仕途的升迁也比袁绍慢一步。最为典型的是,在何进开始抓军权的时候,虎贲中郎将先是由袁绍出任,袁绍改任司隶校尉之后,才由袁术来继任。
尽管袁术在后来的日子里,一直以袁氏嫡子自居而看不起袁绍这个庶子,但在当时,袁术并不占便宜,因为,在他的上面,还有一个哥哥——袁逢的正宗嫡长子袁基,而且,袁基已任太仆,这个官职属于九卿之一,这意味着袁基已经进入大汉王朝的最高层。也就是说,即便按照血统来选接班人,袁基的身份和资历也远远超出袁术。
但家主袁隗还是更钟意袁绍,不仅仅是因为袁绍长得帅气威严(绍有姿貌威容),也不仅仅是因为袁绍有人气(能折节下士,士多附之),而是因为袁绍“舍得做”,为了实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这是温吞的袁基和浪荡的袁术所不具备的。为了袁氏家族的未来,袁隗,以及袁术的亲爹袁逢都看好袁绍,一致同意将袁氏家主的担子,在一个合适的时候交给袁绍。
然后,汉灵帝死了,袁绍挑起何进与十常侍对决,并召董卓进京。何进身亡,董卓掌权,改立天子,局势的动荡超出了袁氏的掌控。面对董卓咄咄逼人的进逼,袁绍和袁术同时选择了逃亡。
他们逃亡的方向并不一样。袁绍逃往冀州,后来成了勃海太守;袁术则逃到了南阳,在孙坚的支持下,成了南阳太守。南阳这个地方,离袁氏的老家汝阳不太远。
这不同方向的逃亡,拉开了袁绍与袁术的分野,注定了日后兄弟阋墙的命运。
如日中天
分裂并不是在一开始就出现的,毕竟兄弟俩曾经有过一同放浪形骸的青春年少,也曾站在一起对付太监集团,所以,在初平元年(190年)正月“十八路诸侯”共同起兵反对董卓时,袁绍和袁术起初还是坐在了一起。
袁绍此时名义上是各路义军的“盟主”,但只领有一个勃海郡,军事实力并不强大。这个时候陆续发生的几件大事,将袁绍推上了他人生的最高峰——
第一件:袁氏灭门
说袁氏满门被灭,肯定是不准确的,应该说是在京城的袁氏宗族全部被董卓所杀。而这件事的直接诱因,就是袁绍带头起兵反董。我们无法揣测袁绍当时的心理,难道他没有预想到起兵的后果吗?也许,是袁绍低估了董卓的残暴,或者说是把董卓想得太善良;也许,这本就是袁绍想要的后果,或者说是袁氏家族用自己的死亡来成就了袁绍的名声。
反正,这次屠杀之后,天下的门阀豪强都归附袁绍,为袁家遭此横祸抱不平,纷纷打着袁家的旗号起兵,要为袁绍报仇(是时豪杰既多附绍,且感其家祸,人思为报,州郡蜂起,莫不以袁氏为名)。
通过这件事,袁绍收获了声望。
第二件:计赚冀州
虽然盟主袁绍得到天下人心归附,但他还只是一个郡守,只掌握郡里的一点地方武装,在军事行动上,还得看上级领导冀州牧韩馥的脸色。韩馥也是袁氏门生,而且生性怯懦,袁绍便想取而代之,占领整个冀州。他联合公孙瓒,作出南北威逼之势,同时派出说客,劝韩馥将冀州牧的位置让给他。尽管有很多韩馥的手下劝阻,但胆小怕事的韩馥还是将冀州交给了袁绍。
袁绍获得冀州,不仅仅是扩大了地盘,获得了大量的兵马钱粮,更重要的是,他从韩馥那里,得到了两个重要的人:武有麴义,文有沮授。
通过这件事,袁绍极大地扩充了实力。
第三件:界桥之战
界桥之战是在袁绍和公孙瓒之间展开的。前面才说过,袁绍与公孙瓒联手,从韩馥那里骗来了冀州,怎么一转眼就翻脸了呢?这是因为袁术的原因。
袁绍和袁术本来是同一战线的,但是,在讨伐董卓并未见到明显成绩的时候,他们就各自开始了抢占地盘。初平二年(191年)冬天,袁术派孙坚占了豫州,在孙坚出兵攻打董卓时,袁绍派周昂夺了豫州,并偷袭孙坚后方。袁术马上派公孙瓒的弟弟公孙越去支援孙坚,公孙越在作战时被流矢射中身亡。当时,正在青州镇压黄巾军的公孙瓒听到消息,怒不可遏地说:“我弟弟的死是袁绍惹出来的。”于是举兵攻打袁绍。
公孙瓒当时声威正盛,冀州有不少势力正准备改换门庭投靠公孙瓒。结果,界桥一战,公孙瓒的三万步兵一万骑兵,败于新归入袁绍帐下的麴义之手,而麴义的兵力,是仅仅八百人的先登营,再加一千弓箭手。(具体作战过程此处不详述)
通过这件事,公孙瓒元气大伤,而袁绍则转守为攻,进入快速扩张。
从此开始,一直到建安四年(199年),袁绍一步步将冀、并、青、幽四州收入囊中,一统黄河以北地区,成为地方诸侯中最大的一股势力。
这时候,谁都不会怀疑,统一天下的重任,着落在袁绍肩上,除了曹操和袁术。
兄弟阋墙
袁术从什么时候开始看不起袁绍,这个时间点已经无法考证。老衲有一个无法证实的猜想,那就是在袁术逃往南阳之后。
袁术在京城洛阳时,一直生活在袁绍的阴影之下,毕竟袁绍这颗未来之星实在是太耀眼了。但到了南阳,这个离老家汝阳一步之遥的地方,袁术可以接收汝阳老家的袁氏势力。当京城里的袁氏一门惨遭屠戮之后,天下士人向袁绍靠拢,而汝阳这个袁氏的大本营,则顺理成章地会就近地向袁术伸出援手。
在袁术打出“嫡子”的招牌后,他惊喜地发现,汝阳袁家还是认可他的,袁绍在京城里的名望、人脉、权柄,在老家宗族里都不如袁术这个“嫡子”管用。
有了袁氏宗族的支持,袁术终于爆发了,他再也不愿屈就于袁绍之下,他要做袁氏新的家主,进而,他要从刘家手中夺取天下。
初平二年(191年),在袁术和袁绍正式撕破脸之前,还发生过一件大事:袁绍和韩馥密谋,想另立汉室宗亲、幽州牧刘虞为帝,取代被董卓扶植的刘协。
当时还只是勃海太守的袁绍这样做,当然有他的小九九:他之所以从京城洛阳逃出来,是因为反对董卓废少帝刘辩而另立刘协,所以他一直不肯承认新帝刘协的合法性。他在山东一带进行“反董大业”时,都是以“承制”的名义。“承制”是承的谁的制呢?当然是承那个已经被董卓害死的少帝刘辩的制。但是现在,天下都渐渐承认了新帝刘协,袁绍发现他的“承制”不太管用了,至少,他对他想任用的人进行封官,就有点名不正言不顺。那么,袁绍自己找一个汉室宗亲来做皇帝,就可以解决这个难题——挟天子以令诸侯——就像曹操以后做的事一样。
刘虞是个忠厚长者,很受幽州人民拥戴,但他在军事上没有多大能力和势力,幽州能打仗的军队基本上被公孙瓒控制着。袁绍如果把刘虞扶成了皇帝,因为拥戴之功,自然不会再仅仅是一个太守,也不会只是升格成一个州牧,那是要进入朝堂成为三公的,或者像董卓一样成为相国、太师,等到时机成熟再取而代之。
所幸,刘虞拒绝了袁绍的“好意”。
在策划这件事的时候,袁绍友好地向袁术进行了通报,但袁术的回应却让袁绍很是意外,因为这一通责骂:“圣主聪叡,有周成之质。贼卓因危乱之际,威服百寮,此乃汉家小厄之会。乱尚未厌,复欲兴之。乃云今主‘无血脉之属’,岂不诬乎!先人以来,奕世相承,忠义为先。太傅公仁慈恻隐,虽知贼卓必为祸害,以信徇义,不忍去也。门户灭绝,死亡流漫,幸蒙远近来相赴助,不因此时上讨国贼,下刷家耻,而图于此,非所闻也。又曰‘室家见戮,可复北面’,此卓所为,岂国家哉?君命,天也,天不可仇,况非君命乎!慺慺赤心,志在灭卓,不识其他。”大意是:皇帝是个好皇帝,你说我们的皇帝没有皇家的血脉,那不是说瞎话吗?你想要废帝另立,那是董卓做的事情,实在是太不该了,何况我袁术,心里只有皇帝,我只知道消灭董卓,并不知道其他。
从此,兄弟阋墙,袁绍开始稳扎稳打扩展河北的霸业,袁术则在徐州淮扬一带横征暴敛,图谋称帝。
从此,袁绍少了一个有力的援手,多了一个难缠的敌人。
自断臂膀
袁术的分裂,虽然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袁绍,但真正让袁绍从巅峰走向下坡路,是从诛杀麴义、疏远沮授开始的。
前面说过,袁绍从韩馥手中夺过冀州时,最大的收获是得到了两个人:武有麴义,文有沮授。
我们从《三国演义》中知道,袁绍手下有四大武将:颜良、文丑、张郃、高览。颜良和文丑作为关羽的陪衬人,死于青龙偃月刀下;张郃和高览则在官渡之战时投降了曹操。这些描述与史实相比,八九不离十,说得过去。
但麴义这个人物,则被《三国演义》严重矮化,说他在界桥之战中遇到赵云,“战不数合,被赵云一枪刺于马下。”事实上,麴义的勇武值和统率值,是远远高于前面说的这四大武将的,而且他也并不是死于赵云枪下,而是死于袁绍之手。
麴义的战功,老衲这里不作详述,不过可以明确的是:袁绍能拿下冀州、打败公孙瓒,全靠着麴义和他的先登营。
但袁绍在冀州站稳脚跟之后没多久,就把麴义杀了,这是为什么呢?
《后汉书》说:麴义自恃有功,骄纵不轨,绍召杀之,而并其众。
《三国志》原文没有记载此事,但裴松之引《英雄记》称:曲义(即麴义)后恃功而骄恣,绍乃杀之。
我们看到麴义被杀的原因是居功自傲,除此之外没有更详细的说明。老衲在网上搜到一些来源不明的史料称,麴义之所以被杀,是因为在魏郡之变时,麴义的部众勾结黑山贼打劫袁家。但从行文看,疑似有人在《英雄记》的基础上添加文字进行篡改的。
魏郡之变这件事是这样的:初平四年(193年),袁绍多次打败公孙瓒后,中央政府派人出面调解,袁绍和公孙瓒达成停火协议,于是袁绍引兵南回,在薄落津大会宾客和部下。(《英雄记》则称此次聚会在达成停火协议之前,界桥之战后,时间点有所提前。)就在宾主尽欢的时候,忽然听说魏郡(治所为邺城,是袁绍的大本营)发生兵变,魏郡的守兵勾结黑山贼几万人攻占了邺城,并杀了郡守。当时在座的邺城宾客一个个吓得大惊失色,但袁绍装作若无其事。幸好黑山贼里有一个叫陶升的人,护送袁绍的家人及其他官员家属一起逃出,交给了袁绍。袁绍在三个月后展开报复,黑山贼中除张燕没有被完全消灭外,其他的全部被剿除。再此后不久,麴义被杀。
老衲觉得,不可能是麴义的部众勾结黑山贼反叛,因为,麴义的先登营人数本就不多,他们都是冲锋陷阵的好手,不可能用来守城。麴义虽然曾叛韩而降袁,但再怎么对袁给他的待遇不满,他也会选择有官方身份的军阀去投靠,而不会去勾结贼寇。
唯一的原因,只可能是麴义有了另投他人的念头,被袁绍发现,杀了。
再说沮授。袁绍手下谋士如云,沮授、田丰、审配、逢纪、辛评、郭图、许攸、荀谌,个个都是一等一的人才,但老衲觉得,沮授是里面最杰出的。
在“三国”之中,但凡一个英雄人物在展开他波澜壮阔的人生之前,都会有一个人来给他指点迷津谋划战略。于刘备来说,这个人是诸葛亮;于孙权来说,这个人是鲁肃;于曹操来说,这个人是荀彧。袁绍同样也有一个这样的人,这个人就是沮授。
沮授原先是韩馥手下的骑都尉,曾劝韩馥不要将冀州让给袁绍,但韩馥不听,还是让了。袁绍得了冀州之后,任命韩馥为奋威将军。
袁绍在接收冀州时,一并接收了一批官员,沮授是和审配、田丰等人一起加入袁绍阵营的,袁绍封沮授为奋武将军,田丰为别驾、审配为治中。
对比一下此时韩馥和沮授的官职变化,应该可以看得出袁绍对沮授的重视。
袁绍一见到沮授,便向他求教:我应该怎么谋划未来?
然后沮授便一二三四款款道来,定下了先收河北四州,再迎立献帝争取法统,最后完成一统天下而建功立业的大计。
袁绍欣然采纳,沮授也由此奠定了在袁绍阵营里首席谋士的地位。
但这个地位并不长久。
兴平二年(195年),当汉献帝离开长安向东逃亡的时候,袁绍的实力已经非常强大。这时沮授劝袁绍赶快去把天子接到冀州邺城来,“挟天子以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袁绍本来准备依计而行,这时候,郭图等人跳出来反对(《三国志》的记载与此相反,认为郭图是赞成迎接汉献帝的)。袁绍本来就不愿意承认这个被董卓扶立起来的天子,听到反对意见,他马上就驳回了沮授的建议。
裂痕从此产生。此后,袁绍对沮授的各种建议很少再采用,并削弱沮授的实权。沮授明知自己已是明珠投暗仍是痴心不改,在袁绍迈向失败的每一步之前,总是及时地给予提醒并提供正确的建议,但袁绍却似乎是执意要走向覆灭,一样都不予采纳。
到了官渡之战时,袁绍战败后带着亲信随从八百人仓皇逃亡,沮授被曹操俘虏。曹操很欣赏沮授的才华,诚心想留为己用,沮授执意不从。曹操没杀沮授,将他留在军中,但沮授仍想逃归袁绍,曹操这才杀了他。
一个领袖之所以伟大,不在于他自己多么勇武多么才华横溢,而在于他有杰出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也就是说,他必须能把属下捏能团,把不同的人才放在合适的位置以人尽其才。从袁绍对待麴义和沮授的表现看,他是不能胜任“伟大领袖”这个称号的。
争夺天子
上一节说到,沮授劝袁绍迎接逃亡之中的汉献帝到邺城来,袁绍本想答应,后来又拒绝了,因为郭图、淳于琼认为:汉朝要完蛋了,已经没有可能再复兴了,现在正是争夺天下的大好时机。如果接来一个皇帝供在头上,动不动就要请示汇报,听皇帝的话吧,那我们就没有权了,不听皇帝的话吧,那我们就是违抗皇命,我们何必自找麻烦呢?
沮授说,你们不去接天子,自然会有人抢着去接。你们会后悔的!
袁绍果然后悔了!
曹操抢到了天子,把天子接到许县,改许县为许都,开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巅峰生涯。这段历史大家都熟悉,老衲不多说,我们只看一下袁绍对此的反应。
曹操控制下的朝廷任命袁绍为太尉、邺侯;任命曹操为大将军。大将军比太尉的官大,袁绍不满意,推辞不就。那时候曹操的实力比不过袁绍,于是就把大将军的职位让给了袁绍,并要他兼管冀青幽并四州,袁绍这才答应。
袁绍每次得到诏书,总担心对自己不利,于是派人对曹操说:你那个许县又低洼又潮湿,天子住在那里不舒服,洛阳城现在又被毁了,不如把都城迁到甄城来,这里气候好地势好,各种物资也能得到保证,天子肯定住得舒适。
甄城这个地方,虽然也还是在曹操控制的兖州,但是紧挨着冀州。它离许都的直线距离是220公里左右,但离袁绍所在的邺城,直线距离只有110公里。曹操和袁绍都是人精,曹操当然知道袁绍打的什么鬼主意,马上立即顿时就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哼,谁让你当时不抢呢,现在到口里的肉还会吐给你么?
天子在手,曹操的势力一步步变强,终于由一个曾仰承袁绍鼻息的不起眼的小角色,成了袁绍最大的对手。
进退失据
袁绍和曹操,年轻时曾是很好的朋友,可以在一起偷鸡摸狗的那种。他们认识的那一年,曹操15岁,袁绍24岁。
这种友谊维持了很久很久,一直到建安元年(196年),那一年,曹操42岁,袁绍51岁。尽管这时候的友谊已经不再单纯,有着互相利用的味道。
可以说,没有袁绍的帮助,就没有后来的曹操。但在建安元年,曹操迎接汉献帝到许都后,他们渐渐由朋友变成了对手。
在官渡之战前,曾经有三次,袁绍可以轻易地灭掉曹操,他都没有把握住机会。
第一次,是在建安元年,曹操刚把汉献帝接到许都的时候,在曹操的操作下,天子给袁绍下了一封诏书,责怪袁绍只知道拉帮结派扩大地盘,而没有出兵救援天子。袁绍回复了一篇长长的自辩状,列举自己的功劳和蒙受的委屈,获得了朝廷的原谅。为了摆脱这种不利局面,袁绍提议迁都,曹操不许,田丰对袁绍说,既然曹操不许迁都,那你就马上干掉曹操,把天子抢过来,否则以后受制于人,后悔也来不及。袁绍不听,放过了弱小的曹操,转头去灭掉了公孙瓒。
第二次,建安五年,就在袁绍终于下定决心,准备南下收拾曹操的时候,刘备从曹操那里跑了出来,占领了徐州,开始和曹操作对,曹操亲自率兵东征徐州。田丰赶紧劝袁绍,说:现在曹操调动全部兵力去打刘备,后方大本营空虚,我们赶快趁这个机会去偷袭曹操,曹操准会完蛋。袁绍说:我的儿子现在生病了,没心思去打曹操,算了吧。
第三次,就在两军对垒官渡进行决战之前,曹操军已露出疲敝之相,许攸劝袁绍另派一支部队去偷袭许都,袁绍又拒绝了。
于是许攸叛袁降曹,乌巢的一把大火,烧掉了袁绍的所有雄心、豪情和希望。袁绍兵败回师后,开始忙着扑灭冀州各地的叛乱,两年后,建安七年的夏天,已经身染重病的袁绍咯血而亡。
又两年之后,曹操攻占冀州,来到袁绍的墓前,放声大哭。也许,曹操想起了他和袁绍一起的青葱岁月,就像袁绍当年一次又一次地放过曹操,也是惦记着彼此携手的阳光灿烂的日子。
夺嫡之恨
袁绍虽然败于官渡之战,但他的基本盘还在,冀并青幽一个不少。
袁绍虽然死了,但他还有三个儿子一个外甥,可以继承他的事业。
现在的问题是,谁来继承?
早在中平六年(189年),董卓曾经问袁绍:我想改立弘农王刘协为帝,你觉得怎么样?
当时,袁绍大义凛然地回答:今上富春秋,未有不善宣于天下。若公违礼任情,废嫡立庶,恐众议未安。
若干年后,当袁绍在河北已成气候,可以将打下来的基业作为遗产传给子孙时,他却忘了当初他曾拼着袁氏满门的身家性命反对的“废嫡立庶”。
不过这时袁绍想的是“废长立幼”。他的三个儿子,应该都是嫡子,不过,袁尚是后妻刘氏所生,与长子袁谭、次子袁熙同父异母。
因为袁绍喜欢他的小儿子袁尚,觉得袁尚长得像他一样漂亮,人也聪明。为了消除袁尚接班的障碍,袁绍想到了一个办法:将长子袁谭过继给他的堂兄袁基。
袁基,是袁术的亲哥哥,也许也是袁绍的亲哥哥,那个受他连累,被董卓诛杀于洛阳城的袁逢的嫡长子。
然后,他又将袁谭、袁熙和外甥高干分派到青州、幽州、并州去做刺史,名为考察他们治理地方的才干,实际则是为了全力培养袁尚来接班。
如果,袁绍在他死之前,明确表态,指定由袁尚来接班,问题好像也不大,这也就是个家务事,扯皮拉筋一番,最终会有一个结果。但偏偏他没有,直到他死,也没有确定由谁来接班,家务事变成了天下事,袁绍和袁术之争的悲剧,再次在他儿子之间上演。
于是,袁谭袁尚兄弟相残,手下的文官武将们也站队表态,没有了沮授和田丰的谋士队伍分成两派,逢纪、审配支持袁尚,辛评、郭图支持袁谭,彼此相互攻讦倾轧。
这种局面,袁绍留下的基业,能不败亡吗?
建安十年(205年),袁谭被杀,袁尚与袁熙逃往辽西乌桓。
建安十一年(206年),高干兵败逃往荆州,被上洛都尉抓住杀死。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北定乌桓,袁尚、袁熙败走辽东,被公孙康所杀。
又过了若干年,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欲立后嗣,踌躇不定问贾诩,贾诩迟疑不答。
曹操问贾诩:“卿,何所思?”
贾诩对曰:“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
曹操大笑,遂立长子曹丕为王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