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吞噬大战,当大恒星遭遇小黑洞

整个宇宙的历史就是一部碰撞、兼并和吞噬的历史。

在宇宙形成之初,宇宙间一片混乱,很多区域物质集中,于是天体之间的碰撞在所难免,在碰撞过后,一些天体从宇宙间消失,而另一些天体则不断壮大,形成行星、恒星,甚至是黑洞。

远的不说,就说太阳系吧,现在我们所见的太阳系八大行星都是宇宙间的胜利者,它们通过碰撞和兼并其它的天体,清除了自己所在轨道上的所有其它星体,从而成为了一颗拥有独立轨道、稳定运行的行星。它们之所以能够胜利,是因为在它们所在的轨道之上,它们就是最强的那一个。

放眼宇宙,强大的天体很多,而其中最为强大的就非黑洞莫属了。

黑洞是宇宙间一种极为常见的天体,几乎每一个星系的中心都拥有一个星系级别的黑洞。黑洞拥有无限的密度和极高的质量,从而也就拥有极强的引力,在黑洞强大引力的作用下,通过层层递进的形式,整个星系都运转了起来。

几乎每一个星系的中心都存在着一个黑洞,比如我们所在银河系的中心黑洞人马座a*,还有人类获得的第一张黑洞照片中所见的黑洞M87*都是位于星系的中心。不过,并不是只有星系的中心才有黑洞,还有一些黑洞,它们没有这些星系级的黑洞那么大。

黑洞拥有巨大的质量,通常位于星系中心的黑洞,小的质量可以达到太阳的万倍以上,大的可以达到太阳的几亿、几十亿,甚至是几百亿倍。

对于这些星系级别的黑洞而言,要吞噬一颗恒星只是家常便饭,事实上它们经常会吞噬恒星。不过对于很多小型黑洞而言,吞噬恒星并没有那么容易。宇宙间很多小型黑洞的直径只有几十公里而已,而太阳的直径大约为139.2万公里,而宇宙间更是有很多红特超巨星,这些巨大恒星的直径可以达到太阳的千倍以上,如果是这样一颗巨大的恒星遭遇了一个直径几十公里的小黑洞会怎样呢?

如果大恒星遭遇小黑洞,那么一场吞噬大战则将拉开帷幕。

如果一个大恒星和一个小黑洞保持着适当的距离,那么将会不看到明显的吞噬过程,一些气体会逐渐由恒星向黑洞飘散。但如果二者的距离很近,那么你将会看到二者毫不犹豫合并在一起,于是,一个恒星吞噬黑洞的假象就发生了。

为什么说是假象呢?虽然一个小黑洞的直径只有几十公里,而恒星的直径可能是它的数百万倍,但这只是体积,并不是质量,星体之间的战斗是要依靠质量取胜的。黑洞拥有无限的密度,再小的黑洞,其质量也在太阳的数倍以上,否则它从一开始就无法坍缩为一个黑洞。

大恒星吞噬小黑洞只是一个假象,看似被吞噬的黑洞实际上并没有消失,更没有融为恒星的一部分,它就在恒星的内部,并且不断吞噬恒星上的物质。

慢慢的,恒星的质量会越来越小,而黑洞的质量会越来越大,与恒星近距离的接触加速了黑洞吞噬恒星的速度,最终,黑洞会从内部将恒星完全吞噬,同时自身也会获得不小的质量增幅,所以,宇宙间的吞噬大战,没有任何天体是黑洞的对手。当然,黑洞虽然拥有无可匹敌的吞噬能力,但它的吞噬并不是无限的,科学家认为黑洞的吞噬存在着一个极限,否则假以时日整个宇宙都会被黑洞所吞噬,只不过目前还无法精确计算出这个极限在哪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