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有与放弃的和弦

 快乐虽然是情感领域的享受,却是非要用理智去判断,去追求不可的。

  顺应欲望的天性

  人的自然本性就是求乐避苦。罗素说:“渴望生存的愉悦,追求生命的快乐,是人的天性,也是人的权利。”

  这并不是说完全听从天性的牵引就可以自然达到快乐,因为对于人来说,快乐就是心灵没有烦扰,身体没有痛苦,而不仅仅是感官的刺激。快乐应该是一个整体,而不是破碎的片断。因此,我们所要追求的是一种持久的快乐,而不是昙花一现似的强烈感觉。

  要得到这种快乐,必须既顺应天性,又学会把握天性,消除不必要的欲望,在自己和外界之间寻求融合。

  所谓欲望,也就是我们的需要和追求。

  欲望是建立在人身的基础之上的,人的眼、耳、鼻、舌、身五种器官,既是沟通与感受世界的渠道,也是导致欲望的基础。眼睛追求悦目的色彩;耳朵追求动听的音乐;舌头追求美味的食物;鼻子追求芬芳的气息;身体追求舒适的环境。

  以这五种器官的追求为基础,各种各样的欲望就衍生出来。其中包括对吃喝的欲望,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主要条件;包括对改善生活环境的追求,这也是生存的重要条件;另外还有精神世界的追求,因为没有了精神追求,人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成为行尸走肉。

  在上述各种的欲望中,对食和色的追求是最大的两种,也是人类得以生存并延续后代的基本手段。孟子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所存焉。”

  但是不同的人、不同的环境甚至人在不同的状态下,欲望又会有所偏重。有人觉得拥有金钱是人生最大的乐趣,为了挣钱可以不顾一切;有人认为“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为了美色可以将一切抛诸脑后;有人立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为了名声不惜牺牲一切;贪吃如饕餮之徒,只有享用美食才是人生最快乐的事。

  凡此种种欲望,概括起来说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精神上的追求;二是物质上的追求。前者属于心理欲望,后者属于生理欲望。

  在这些欲望中,有一些天然的本能,是人追求快乐之所必需。比如说维持生计以保证自己不饥不寒、保证身心健康。鹊鹤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人类也一样,睡不过八尺,食不过升米。尽管如此,这八尺和升米仍然是必需的。

  人要生存,我们所必需的天然欲望,是最低的一个层次。但是最低层次的欲望也是最强烈的欲望。

  一对生活在小城市里的工人夫妻,有必要的物质保障,肚中不饿,身上不冷,夜有所归,即使说贫困得买不起房子买不起车甚至也给孩子买不起钢琴,但是仍然能够享受一种淡然的快乐。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有些欲望是必须满足的,但满足的条件也是简单的,也就是饮食居住、健康、爱情、工作和别人的尊重等。因此,这些最低层次的欲望是快乐的前提。在这个问题上,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物质决定精神的规律。

  在温饱问题解决以后,财富和感情就成为是困扰人们的首要问题。严格来说,这些并不是人作为动物生存所必需要,但却是天然的。

  一个人拥有财富和荣誉,或其它任何身外之物,如果这些东西并没有引起我们的更多贪求,就不是一件坏事。但是多数人根本无法拒绝它们的烦扰,不能不因此受到蛊惑,因此万贯家财反而变成了难填的欲壑,它所带来的不是富有,更不是真正的快乐,而是贫困与烦恼。

  一个人生活上的快乐,可能来自方方面面,只要保持身体健康与心平气和,我们可以自然进入快乐境界。

  但是在这方方面面的快乐背后,却有着一个共同的规则,那就是我们不可违逆天性,而应顺性而为,去满足必需的欲望,以及一些不会给我们的心灵带来烦扰的欲望,无论它们是天然还是社会给我们的。

  欲望并非都是坏事,有些渴了想喝水困了想睡觉的本能欲望自不待言,就是对外界财富和声名的追求,实际上也无须视如洪水猛兽,关键是如何通过正常的渠道,合理的方法去实现自己的欲望。

  只有学会了认识和管理欲望,我们就能超越对外来事物的依赖,对一点一滴都感到富有和满足。一天三餐或者四餐,一晚只能睡一张床——即使是一个卖茶叶蛋的小贩,也可以在这个基础上享受生活,吃得更津津有味,睡得安泰舒服。

  禁欲带不来快乐

  禅宗公案里面,有这样一则。

  有一位老太婆,建了一座庵供养一位和尚,修行二十年。平常老太婆都让一位姑娘送饭服侍修行的和尚,这位姑娘美如天仙。

  一天,老太婆对姑娘说︰“等一下送饭去,你抱住他,试试修行的功力。”于是那姑娘就这么做了,并问︰“你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吗﹖”那和尚说︰“三九寒冬天,枯木依寒石。”

  老太婆听姑娘讲了和尚的话,不仅没有赞佩,而是十分生气地对姑娘说︰“看来二十年,白白供养了一个俗汉。”于是把和尚赶了出去,一把火烧了草庵。

  很多人最初读到这则公案时,都无法明白:和尚守戒,当然不可对美女破戒,和尚功力不同凡响,能够如如不动,见色不动心,见色成空,和尚不但心不为所动,甚至已经见“空”了,这种禅定功深还得了。老太婆应鼓掌赞扬,怎么反把和尚赶了出去,一把火把庵烧了,难道老太婆还希望和尚跟美女,卿卿我我才对吗﹖

  笔者开始也不明白,后来读到一位学佛多年的人的解读文章,才渐渐明白:那和尚的定力不错,但定入了“顽空”,陷入了另外一种我执,成了“枯木死灰”,也就成了“大愚痴”,成了不通情理与不懂得慈悲的“无情无义”。

  实际上在这个问题上,即使我们脱离开禅定修行的角度来谈,它也牵涉到一个很深刻的人生问题,那就是我们对待欲望的态度。

人的欲望无限,但世界上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不能满足所有人的欲望,由此,竞争和冲突就不可避免。如果以占有欲的满足为最高追求,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而攻击别人,必然会处处遭到别人的抵抗和还击,人生中就会危机四伏。

来源:王卫宾《人生快乐么么茶》

感悟:世界上有两种相似的感觉表现出让人误解的结果,就是占有欲和爱,两者像是两个性格迥异的孪生兄弟,说他们没关系,其实又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说他们相同,其实本质又完全不一样。占有欲,是中性词,许多人觉得它是贬义词,但事实并非如此。占有欲并不是一件坏事,但也不见得是一件多好的事,尤其是程度把握过了,就会产生许许多多的问题。占有欲过强,就会铤而走险,剑行偏锋,就会产生自私贪念以及违反道德和法律独享的念头。非理智的、非合情、非合理占有欲,是错误可怕的,甚至是不可想象的……文/单眼老表

占有与放弃的和弦(2)

如果我们不能有效地管理,这种危机就会成为我们生活的不安定因素,破坏生活的节奏,使人生失去正确的方向。

  有人企图用清心寡欲来解决由此带来的问题,甚至用到割舍二字。但是一味地鼓吹摆脱所有欲望是愚蠢和偏激的,而且也是不可能的。我们所要做的不是摆脱,而是用自己的智慧来善加管理,获得圆融。

  在对人生的态度上,历来都有禁欲和纵欲两种观点的对立与争论。

  儒家思想早期也有一定的禁欲色彩,后来发展至宋明理学,衍生出“灭人欲,存天理”的极端主张,认为善必须在灭除人性的基础上才能显现,甚至主张“饿死事小,失贞事大”,对欲望的否定达到惨无人道的地步。

  西方哲学对于欲望的态度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古希腊犬儒派也竭力推崇禁欲的生活,认为欲望是导致一切痛苦的根源,并提出“美德是知足,无欲是神圣”,主张从无欲的生活中享有轻松和自在。他们所有的财产,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几样东西:一根棍子、一件外衣、一条讨饭口袋、一个喝水的钵。该派的代表人物第欧根尼在河边见到孩子用手捧水喝,很受启发,觉得钵也是多余的累赘,索性连钵都扔了。

  在《圣经》中,对贪欲和人类的堕落也进行了关联。亚当和夏娃本来无忧无虑地生活在乐园中,却受魔鬼的诱惑而偷吃禁果,结果被逐出乐园。因此,在基督教的道德规范中,欲望和清净的教徒生活是冲突的,只有克制贪欲,才能获得心灵的纯净。

  直到中世纪,对欲望的否定仍然是主流哲学。只有到了启蒙主义运动之后,欲望的合理性才开始被肯定,饮食睡眠及性爱才被视为人类的本能,因而是合理的和合乎道德的,人类才得到哲学上的理由来享这些需求。

  在个体来说,一些人却认为拚命感受生命的欢乐和痛苦才是快乐,认为唯有如此才能不负此生,这种观点是如此不堪一击,因此早已为人所批判。也有许多人主张禁欲,视没有任何欲望的古井之水为心境的最高境界。

  但是佛祖释伽牟尼以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禁欲不能带来觉悟和快乐。

  释伽牟尼未得道时,禁欲为印度各宗教所共同崇尚,他们认为肉体是罪恶的根源,只有以折磨自己的肉体来灭除欲望,死后才能享受天堂的快乐。

  于是,他也来到王舍城郊外的苦行林,亲眼目睹各种奇特的苦修方法:有的忍饥挨饿;有的整天泡在水里;有的整天单足站立;有的裸露身体,在烈日下爆晒自己。他身体力行地参与了苦修实践,“或日食一麻,或日食一粟,身形消瘦,有如枯木”。他的身体极度虚弱,直至连在河中沐浴都无法爬上岸。

  他苦行6年,终于意识到:极端的禁欲除了让身体羸弱,并不能通达宇宙和人生的真相。

  对于饥者来说,要快乐必须有一箪食、一瓢饮;对于寒者,要快乐也必须有一身棉、一炉炭;对于学者,要快乐就需要一本书,这些都不是禁欲所能解决的问题。

  只有勇敢正视自己的欲望,才能找到彻底解决的办法,让自己活的更加坦然。我们都有心灵和大脑,心灵和肉体与世界的接触和观照提供了欲望,欲望是永远无法满足的,但是大脑给了我们思考的能力,善加管理,善加协调,就能从无穷的苦恼中解脱出来。

  我们既不主张盲目的受苦,因为这既没有任何理论根据,也没有实际作用,就好比砂中榨油,不会有任何结果。同时,我们也不应放纵欲望。我们只?需要学着把占有欲收敛一下,把争斗心转化为欣赏心,以化解因之而起的种种冲突和危机。

二者结合,就是人生的智慧。

来源:王卫宾《人生快乐么么茶》

感悟:世界上有两种相似的感觉表现出让人误解的结果,就是占有欲和爱,两者像是两个性格迥异的孪生兄弟,说他们没关系,其实又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说他们相同,其实本质又完全不一样。占有欲,是中性词,许多人觉得它是贬义词,但事实并非如此。占有欲并不是一件坏事,但也不见得是一件多好的事,尤其是程度把握过了,就会产生许许多多的问题。占有欲过强,就会铤而走险,剑行偏锋,就会产生自私贪念以及违反道德和法律独享的念头。非理智的、非合情、非合理占有欲,是错误可怕的,甚至是不可想象的……文/单眼老表

(0)

相关推荐

  • 活得高贵的人,很安静

    活得高贵的人,很安静

  • 10月17日:人设的力量(完结篇)

    戳蓝字"愚者的世界"关注我! 说明: 今天回家,所以依然用旧文一篇来打发这个假期. (<人设的力量2>为收费部分,特别感兴趣的可以搜索一下看看.) 人类依靠群体的力量创 ...

  • 心宽,心净,心安

    三毛说: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 说到底,生命的酸甜苦辣或喜怒哀乐,都不过是一场体验. 而对我们每个人来说,真正重要的,是走这一趟的心情和心态. 心宽 人活一世,无非就是图个安稳自在. 唯 ...

  • 人生,守住30%就好

    作者 赵长涛 这几天翻手机,看到几年前的一个段子: 一部高档手机,70%的功能是没用的;一款高档轿车,70%的速度是多余的;一幢豪华别墅,70%的面积是空闲的;一屋子衣物用品,70%是闲置没用的;一辈 ...

  • 放下!(此文无价)《人生没什么不可放下》...

    放下!(此文无价) <人生没什么不可放下>里有这样一句话:"人最强大的时候,不是坚持的时候,而是放下的时候." 人之所以会痛苦,就在于为不值得的东西苦苦坚持,想要的得不 ...

  • 放弃对质押物的占有,质权也丧失吗?法院这么判!

    法律要点:质权是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出质给债权人占有,当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债权的情形时,债权人有权就该动产优先受偿. 因此,出质人将质押物转移给质权人占 ...

  • 被忽视的APP隐私条款!科技公司是如何让我们放弃自己的数据和隐私的

    CDA数据分析师 出品 编译:Mika [导读]你真的读过你使用app的条款和条件吗?挪威消费者委员会的Finn Lützow-Holm Myrstad和他的团队就读过.他们花了将近一天半的时间阅读了 ...

  • 民国时期“最悲惨”女伶:14岁被姐夫占有,一生被姐夫掌控

    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是不同的,走的路也不一样,而在民国时期出现了很多有名的人物,也有很多令人羡慕不已的名伶,这些人有的过得十分幸福,有的到达了事业巅峰,但有的命运却十分的悲惨,而接下来小编要给大家介绍的这 ...

  • 法院最新判决:“净身出户”可以理解为放弃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文章来源:丽姐说法 案号  (2021)渝03民终XX号(案例来源于裁判文书网,均为化名) 一审诉讼请求  甲女向一审法院起诉请求:确认1-5号房屋归甲女所有. 一审认定事实 甲女与乙男于2003年3 ...

  • 是时候放弃领导力模型了?

    作为成年人,我们面临着一系列新挑战.但遗憾的是,成功了并没有徽章.无处不在的领导能力框架,这些框架提供了一套技能和行为,如果我们足够聪明并且掌握了全部知识,那么这些框架和行为将证明我们是完美的领导者, ...

  • 张明楷:只有对公共财物具有占有、支配权才能构成贪污罪

    作者:张明楷(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来源:节选自张明楷:<通过职务行为套取补偿款的行为性质>,载<法学评论>2021年第2期. 一.贪污罪的"利用职务上的 ...

  • 放弃的艺术

    ​盲目的坚持,赌气似的放弃,皆为不妥.放下即是快乐,放弃了执念,方能有了心态调整的台阶,之后心流涌起,幸福呈现.深思熟虑后的决定,全力以赴后的行动,同时留有反省,修正,精进的空间.坚守或是放弃,答案自 ...

  • 完了!老大赛季报销!老二也不打!放弃了!他们提前放弃这个赛季……

    北京时间5月8日,鹈鹕官方宣布:球队核心锡安遭遇左手无名指骨折,无限期缺战.球队表示:锡安本来预计出战今天的比赛,结果在赛前接受CT扫描时,发现自己的无名指骨折了.网友纷纷感慨:要是不检查,胖虎都没发 ...

  • 当年放弃中国国籍,帮美国造导弹,清华天才如今想回国养老

    美国,在二战以后一直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也是二百多国中仅存的超级大国,没有哪个国家可以与它相比.可以说,美国的强盛是建立在它庞大的移民计划上的,美国很早就意识到了人才的重要性,所以很早就开始了人才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