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天寿:谈中国画构图之开合
“开合”,又作“开阖”。就字义上讲,‘开’即开放,‘合’即合拢。绘画上的开合与做文章起结一样,凡文章均由起、承、转、合四个部分组成。‘起结’为文章开头与结尾,‘转承’是文章中间部分。一篇长文章有许多局部起结和转承,也有整个起和结。
图1
如(图1)中:(1)为起,(2)为承,(3)为转, (4)为结。图中的房屋和树、塔是辅助材料,是注意点,不是承,也不是结。而远山是结,故极为重要。
结是收尾,犹如文章结尾,不一定太长,但要有拖势,又要有摇曳之势,才能对整个布局起重大作用。
分合与开合稍有不同,开系起,承是接起,转是承后作回转之势,最后结尾。然而大开合中要有小段起结,使构图复杂起来,层次变化增多。
分合指构图中局部起结,是大开合中派生出的起结。
一幅构图仅有大起大结,没有分起分结,易流于简单冷落,有大起结,又有小起结,才使构图更有变化和繁复性。
布置花卉构图,只有一个大起结,其余细碎处是统一在大起结之中的。
图2
如图2:(一)为起,(二 )为结,其中有一附属的小起结,即(1)为起,(2)为结,整个布局热闹而与变化。
图3
图3中,分点在画面内,使脚部太尖,反而分不开了,不好看。
图4
图4中,起部太小,结部也不多,画面冷落是不好的。
图5
图5中,将起结处加繁,而中间缺东西,犯了蜂腰的毛病也是不妥的。因此,只有(图2)的布置使起结处都有东西,中间也不空虚,才符合分合构图的要求。
构图上有两种布置手法:一为紧密的,二为疏松的。紧密布置中小起结要和大起结紧密结合起来;疏松布置中小起结不宜和大起结结合的太紧密。
图6中,起处较散,在起处若加梅花、小枝、石头、竹子或题款均可解决松散的弊病。(起的问题解决了,结也不会有毛病的)
图7中,竹子虽无大毛病,问题主要在上下空白处相等。解决办法可加坡地(坡地便成为起部)或题一长款,使下部空白加重,画中的物体也丰富起来,亦可解决构图的虚实问题。
图8
图8中,在叶子密处补石。虽竹有竹的起结,石有石的起结,但两者之方向趋于一致,即把两个结并为了一个结,反而影响竹子的畅势是不好的。
图9
图9中,画材比较松散,且有疏密是好的。好处还有两个起结。即大起结中有小起结。然而石系副体,须以淡墨画之为妥,但淡墨画石易落平板,可在石上题一行直款,以作补救。
图10中,竹竿起于纸左边与下边,起于斜势,结于斜势。右边稍空,补两行题款即可。在布局中,为取其气势,其气势即在于斜势向右上方直上。(1)(2)两个竹竿不能触及画幅下边,(3)必须下去,使其属倾斜之排布,题款也必须有倾斜直上之势,不能太低,也不能太上太边,要恰到好处。
图11
图11中,起势很旺盛,而结势散掉了,结势配不上起势了。
图12
图12中,出现了两个相背的起和结,感觉不舒服,一面起在左上角,另一面起在底部,不但石部和花部的结处都结的不好,而且相互不呼应,石与花作绝对冲突之势,画面不能和谐与统一。
在一个大布局中,须有一个大趋势,其中虽有小起结,可在排布的地位方面与大趋势稍有参差,然必须服从于大趋势,才不显得杂乱和对冲。这是一个原则。但一味顺势也不好看,需有相反之势的材料辅助,但必须统一在全局的起结之中,才不会形成楚汉对垒之战争局面。
图13
图13中,枝干弯曲而上,气势勉强,收稍局促不展,形成一个圆圈,气势不舒畅。主枝与两小枝有十字形交叉,也显得不顺势,妨碍了全局的气势。
图14 王一亭《紫藤燕子》
图14中,(1)为起,(2)为结,下垂紫藤的势必须向内,而燕子向前飞翔,增添了画面动感,花和燕子的气势非常协调。
图15中,大气势从上而下,但鱼布的不好。藤和鱼气势为一个方向,鱼向下游,气势直率,缺少变化。
图16中,将画幅加宽,把鱼势画的稍斜一点,使此画结于鱼的部分,起于上方紫藤就好了。
图17 图18
图17中,三面有起,但无结,使起势分散不集中,互不联系,这是落于写实的写生套路,忘了起结关系。若改为图18较好。
图18中,棉花与稻子起点归于一边,自然顺势不冲突,虽起脚稍开些,然画外起点仍归于一处。
画中开合与来去气势有密切关联,要经常读古人名迹,以吸取营养,取人之长,补己之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