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国内战到“光荣革命”(一)

前几天,读丘吉尔的《英语国家史略》(现通译为《英语民族史》),大体理清了英国内战到“光荣革命”的脉络。期间的政治博弈(掺杂着宗教斗争),实在让人眼花缭乱。本文将仿照丘吉尔的叙事体例,用五部分讲述这段历史,分别是:前传、内战、共和国、王室复辟、光荣革命。
前传:斯图亚特王朝
伊丽莎白一世,是英格兰都铎王朝的末代女王,因为没有子嗣,将王位传给了远房亲戚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六世,即位后,此人被称为英格兰国王詹姆斯一世,至此,英国进入斯图亚特王朝。需要注意的是,尽管詹姆斯一世是英格兰和苏格兰的“共主”,但此刻,两个国家并未合并。
伊丽莎白一世
在都铎王朝时期,国王和议会的关系尚称友好,尽管双方的权力界限并不明晰,不过,国王在行使君主特权时比较审慎,总体上,矛盾没有激化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斯图亚特王室则不然。
詹姆斯一世是外来户他对英格兰的法律及其惯例不熟悉,也不欣赏。此人颇有“理论家”的气质,试图援引君权神授的理论来统治国家,这和沿袭古老传统的议会起了冲突。就像丘吉尔所观察的那样,这种冲突成为英国十七世纪大部分时间政治辩论的焦点。詹姆斯召开第一届议会之际,便抛出议会特权和国王特权的问题。下议院提醒国王,他们的权利包括选举自由、言论自由以及议会在开会期间免遭逮捕的自由。令人不安的是,詹姆斯一世及其儿子(后来的查理一世)对这类呼声嗤之以鼻,这为后来的冲突埋下了引线。
詹姆斯一世
上文提到,17世纪初的英国,国王和议会的权利界限比较模糊。举例来说:颁布一项法令需要议会的同意和国王的批准;国王如果不召集议会,议会就不能开会;国王宣布解散议会以后,它也无法开会。除了财政上的困难,一切都不能迫使国王召集议会。如果国王能够通过其他渠道筹到金钱,他可能一连数年不召集议会。此外,国王还有一种不成文的特权,以应付国家在紧急情况下的需要。如果国王根据国家利益并通过立法程序废除某项法案,谁有权断定他的行为是非法的呢?(p.575)
詹姆斯一世笃信君权神授,而且援引历史先例(在漫长的中世纪,这种先例不难找到)证明国王可以行使绝对权威。然而,下议院没有屈服,一批律师、法官出身的下议员(如柯克、塞尔登)同样诉诸历史先例,提出了一套政治理论:议会为之抗争的不是什么新东西,而是英国人民合法的古老遗产。他们是在维护古老的宪法,破坏下议院既有权利的是国王。

柯克法官
双方都援引历史先例为自己的权利辩护,但是,这种模糊的状态到底朝君主专制(像欧陆国家那样)的方向演化,还是朝议会主导的方向演化,在当时还是个未知数。但可以预见,不分出胜负,这场斗争是不会结束的。丘吉尔说,“国王和议会各有一套坚定不移的原则,这给未来的斗争抹上了悲壮的色彩。”(p.595)
需要指出,詹姆斯一世固然在观念上敌视下议院,不过,他本人很精明,知道适时地妥协,而且只在财政紧张时和议会打交道。有一次,他对西班牙大使说,“下议院是一群无头之鸟,议员们乱哄哄地发表意见。每次开会时,只听到他们乱喊乱叫。想不到我的祖先竟然允许出现这样的机构。我不是本地人,到这里来的时候它已是客观存在,所以只好容忍这个无法撤销的机构。(p.577)
这种精明推迟了王权和议会的冲突。不过,继任者查理一世则缺少了父亲的判断力。
有件事很有意思。在詹姆斯一世和查理一世时代,议会主张发动战争,干预欧洲事务。我们知道,在欧陆,新教和天主教打得不可开交。英国是新教国家,因此,下议院支持自己的新教教友。不过,这种“好战”姿态背后还有一层精明的算计。议会知道,国王没钱打仗,一旦开战,势必通过议会筹款。此时,掌握钱袋子的议会便可以强迫国王承认议会的一系列权利。詹姆斯一世心知肚明,他宁愿对外绥靖,也不想让议会得逞。
年轻气盛的查理一世则不然。西班牙王室拒绝过他的求婚,对此,他一直耿耿于怀。掌权后,他主张对西班牙开战,并为此召集议会。议会固然批准了拨款,但它同时决定,“国王在和平时期也要依赖的关税应该由投票表决,每年表决一次。”按照惯例,征收关税本是国王的特权,无需议会同意。查理一世求战心切,答应了议会的要求,尽管很不满意。
查理一世
对西(班牙)战争失利后,下议院打算弹劾查理一世的密友白金汉,借机削弱王权。为了保护自己的朋友,查理国王解散议会,转而用索取义务贷款的方式筹集军费,这种破坏行为引起了大震动。不过,此时,双方没有撕破脸皮,而是各退一步。议会同意不再弹劾白金汉,查理同意召开议会。
1628年,为了得到议会的拨款,查理一世不情愿地接受了下议院的《权利请愿书》。当时,查理的法官对他说,即使他承认上述的自由,也不会损害他的最高权力。请愿书的主旨是限制国王的特权,反对义务贷款、未经审讯的监禁、军队进驻民宅和军事管制法。
国王得到拨款以后,相信法官的保证,认为自己的权力不会受到损害。下议院则进一步出击,反对天主教仪式派和英国国教仪式派的发展。(p.600)1629年初,议会再次开会时,他们以宗教议题为突破口,他们认为有关反对天主教教义的法令过于宽容和松弛。(p.602)
下议院在决议案中宣布,凡提倡天主教仪式者、在税收获准前进行征税者或帮助征税者以及交税者,均为社会之公敌。更重要的是,下议院试图借机弹劾财政大臣理查德·韦斯顿。一个星期后,国王解散议会,开始了个人独裁。
召集和解散议会的权利属于国王。这么做,也谈不上违法。
为了实现个人独裁,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同法国和西班牙讲和。其次,分化、收买部分议会派领袖。在当时,不是所有的议会派领袖都反对国王,而且多数人无法抗拒国王的恩宠,甚至一些议员把反对政府作为博得国王恩宠的手段,例如下议员温特沃思。在高官厚禄的感召下,这位议会派领袖倒戈,抛弃自己的主张,成为国王的得力干将,担任了北方事务委员会主席和枢密院成员。(p.605)这样的人物不在少数。拒绝收买的议会派领袖,或被迫害(埃利奥特),或隐退(如霍利斯、黑兹尔里格、皮姆)。实现个人独裁的第三个条件是,必须厉行节约、不打仗、不进行任何冒险活动,将国事活动减少到最低限度,尽量保持平静。
所以,我们把查理一世称为专制君主的时候,也不要忘记他是一位没有武力的专制君主,手上没有常备军。国王坚信他是根据国内的许多传统习惯进行统治的,即使他的反对者也很难否认这一点。p.607讽刺的是,等到克伦威尔的军政府时期,英国人反而怀念起17世纪30年代的平静时光。
至此,查理一世的政府虽有弊政,不过,尚能在不召集议会的情况下维持统治。议会反对派则一直在蛰伏,他们没有放弃自己珍视的信念,他们需要并且在等待一个机会。而这个机会,查理一世不久就会送上门。
(0)

相关推荐

  • 欧洲历史小故事116

    1642年1月4日,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带领一队士兵冲进下议院企图逮捕反对他的五名议员.国王就此与议会决裂,由此引发了英国内战. 斯图亚特王朝来自苏格兰.第一代君主詹姆斯一世是一个缺乏教养的带着浓厚苏格兰 ...

  • 从英国内战到“光荣革命”(二)

    上文,我们讲到查理一世在不借助议会的情况下,尚能维持统治.参见:从英国内战到"光荣革命"(一) 内战 想筹钱,又不想召开议会,查理一世只能在国王特权的范围内动脑筋.其中一个主意就是 ...

  • 列强崛起之英国三部曲之二:光荣革命,三战奠定''日不落帝国''

    15世纪以来,因为大航海和地理大发现,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列强".在这500年中,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美国.日本9个大国先后崛起. 1688年,英国资产 ...

  • 从英国内战到《权利法案》签署,梳理英国革命的发展脉络

    17世纪爆发的英国革命,是英国崛起历程中的一件重大事件.这场革命可以划分为上下两个阶段,分别是英国内战时期段和光荣革命时期. 一.英国内战与王朝复辟 聊起英国革命,人们通常都会想起一个提法,那就是公元 ...

  • 奥斯曼帝国版光荣革命 比英国早一年 先进也可能挨打

    诸位看官,这几天小子为大家反复比较了17世纪末,18世纪初的三大帝.太阳王,彼得大帝,康熙三位君主同时在位,标志着君主专制到了高潮. 然而当时不止君主专制这一主旋律.与此同时,对君主专制的反思以及反对 ...

  • 康熙年间英国爆发光荣革命 君权士权之争 到底谁是赢家

    康熙二十七年,西元1688年.欧洲历史发生了一件大事,英国群臣摒国君詹姆斯二世.而迎立其女玛丽为王,史称光荣革命. 光荣革命标志着君主立宪政体在英国建立.而与此同时,世界其他国家的君主权利非但没有减小 ...

  • 光荣革命令英国孤立 土耳其雪中送炭 英国史官大加赞美

    秉笔直书是著史者该有的基本态度,然而史官秉笔直书是否就真的能做到理性客观的呢?这是一个很值得玩味的问题. 小子写奥斯曼帝国史已经写了大半了,而小子写奥斯曼帝国史,明确的提出旁参了<奥斯曼帝国六百 ...

  • 英国光荣革命为何获得完美成功|英国

    光荣革命 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1688年的英国光荣革命是一场不彻底的革命,因为它保留了帝制,而法国大革命则是一场彻底的革命,因为它推翻了帝制,建立了共和.这种认识的依据源于帝制意味着专制.腐朽.没落, ...

  • 要“变革”还是要“革命”?英国的“光荣革命”或许能给出答案

    旧文精选 浩然文史创办到现在有三年多了,考虑到大部分粉丝其实是最近半年多才关注我们,之前沉淀的很多优质内容可能大家并没有看到.所以我们推出了旧文精选栏目,挑选比较满意的旧作,推送给新关注的朋友. 对于 ...

  • 《讲点儿英国历史》系列 第四十篇:光荣革命和君主立宪制

    在遭受灾难后,英国即将迎来新一轮的光明--君主立宪制时代. 查理二世回归,英国重新继续君主制,在他之后是他的兄弟詹姆斯二世,这位君主在位期间发生了一些事情. 先插个小八卦:查理二世之所以将王位传给兄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