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雨声工作室||王海云: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人生幸福(下)

2018年第80期||总第192期

临洮文庙孔子雕像     王长华 摄

临洮文庙      王长华 摄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人生幸福(下)

甘肃临洮县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学会会长    王海云

二、感悟人生,品味生活

一个人想获得幸福很容易,而总是与人攀比幸福,那不但得不到幸福,反而会把自己变成永无休止的生活奴隶,由于盲目地与人攀比而忘了享受自己的生活。人生的完美需要“奋进、事业、荣誉、家庭、爱情、健康”,也需要“知识、胸怀、智慧和精神信仰”。知识是一面镜子,能照亮心灵,胸怀是思想境界,能升华品位,找准定位,有定力的心理使人明确奋进方向,不浮躁,不取悦别人、不讨好他人,不拿别人的长处对比自己的短处,不拿别人的不当评价或消极情绪给自己增添心理上的阴影。用不当的尺度对照自己而产生错觉,总想迎合别人,从别人的赞美中获得存在感和价值感。这样的人内心是空虚的,人生是迷茫的,做好自己的事,别人的评价、指责、质疑,只代表他的个人观点,而替代不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无论贫富、高低、贵贱,做人最重要的是精神饱满、内心充实、积极向上,活出自己的人格和尊严,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生活天地。只要你觉得满足、快乐,就是幸福。许多人认为别人比自己幸运,而不是自己的处境真的不好,造成心理上的失落感,心中产生了怨气,然而怨气在心中是个“魔”,搅得心中产生“恨”,这也看不惯,那也不如意,总认为社会不公,别人欠他的,这是消极的人生、病态的生活。

子夏说:“以前我在书房读那些圣贤之书中的高风亮节,非常敬仰,但一出门看到别人享受荣华富贵时又十分羡慕,内心充满矛盾,所以人十分消瘦。”既想做一个品德高尚的君子,又想贪图俗人的功名利禄,内心冲突对撞,心态自相矛盾,心理严重失衡,内分泌失调,疾病就会侵入肌体。“人格品质是心理特征,才能、胆略是智能要素”,人与人之间,胸襟、境界、认知力和意志力方面差异很大。自古以来的圣贤名人,他们的学问、智慧及事业有所成就,是因为他们胸怀宽广、境界高尚、理想明确,能够发挥自身的正能量,他们大都是从勤俭奋斗中而来,意志由砥砺磨炼而坚韧顽强。在得意之时不忘淡定和自信,在失意时保持泰然和勇气。当你春风得意时,莫让胜利冲昏头脑;当你失意痛苦时,需给心灵慰藉,莫让痛苦窒息心灵。一个人的物欲少则心智明、嗜欲深则福报浅,愿你的坚强比苦难多一点。世界上没有以娱乐、狂欢、情欲来培养和提升精神和意志的。

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但获得幸福的途径和心理感受大不相同,幸福不在于权势声誉、富有华丽,而在于内心世界。倒是那些生活在社会低层的劳动者,他们虽然没有获取多少财富,但却有生活的自由空间和坦然淡定。他们的人生观是简朴的,价值观是务实的,欲求是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也容易知足而又心身健康。苏东坡历经挫折与打击,他收敛心态,把心沉到低处,变得淡泊、旷达。“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是他寻求快乐的名句。外面的世界五光十色、绚丽多彩,而内心平静、淡定、坦然和朴素的日子,才是最安心、舒适的生活。那些生活在底层的农村妇女,安闲地绣着手中的鞋垫,衣着简朴而面容安详,哼着小曲,他们对周边的繁华、喧嚣充耳不闻。在尘世最低处,他们清淡而朴素地活着,简单却也快乐。一个劳力者饿乏了吃一顿饱饭时十分快乐的心情,不亚于那些富豪们数着花花绿绿钞票的感觉;那些为生计、为子女上学求职奔波的人,一件很小的满足,不比一个腰缠万贯、开宝马、住豪宅、美味佳肴、美女相陪者的自豪而逊色。有人认为有财富和有文化的人可能很幸福、少烦恼,但事实上有文化的人不一定有智慧、有悟性,有财富的人不一定有定力、能坦然、能淡定。他们所掌握的文化和财富无法满足占有欲和虚荣欲,而更会增加他们需求的层次和欲望的范围,陷入更深的人生误区。权势和财富带来的幸福和满足感,只是外表的光环和短暂的荣耀。在获取过大的财富和权力的同时,伴随着对于财产安全的担心,以及社会的巨变;而过于安逸的生活,则会变得生命力低下、意志消失。荣华富贵乃过眼烟云,随风飘浮。钱买不来健康长寿,财富换不来亲情和真情。人的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得而复失的过程,也是一个烦恼不断的过程。当你得到这个的同时,在失去着其他的东西。得到的是看见的,失去的则是看不见的。在得到权力、财产时,产生了压力、恐慌和不安,失去了普通人的自由和常人平静的生活。当你有了成功的喜悦,就失去了无责一身轻的欢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的生命只有在勤奋和奉献的追求中,平凡的生命才能焕发生机,才能体验到精神层面的享受,感受到天堂般的快乐幸福。生活平平淡淡才是真,平淡与平庸是有本质区别的,平淡是坦然、淡定、明志、明事;平庸则是浑浑噩噩、无所事事、不思进取。对责任的担当和对他人的关爱是智者与庸人的区别。有个盲人在晚上行走总是提着个灯笼,当有人不解时,他说:“我提灯笼并不是给自己照路,而是给别人提供光明。”爱心是盏灯,照亮别人,也照亮着心灵。这样的心境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有些人很富有,但缺乏仁爱之心,以我为中心,自私自利,弃德逐利,内心贪婪,漆黑一片,虽然终日饱食,恣意潇洒人生,但由于担心、恐惧等各种心理交织在一起,符合一个患者的“患”字,得的是患得患失的心理疾病。不明事理、不辨真伪,盲目趋从,迷迷糊糊的去信,这就叫迷信。生气、发火、偏执、偏见,两个火字加起来就是炎症的“炎”字,这样的人外表虽然风光,但内心疾病侵蚀,心理上出现了人格障碍,不但享受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幸福,反而是一种病态式的生活,欲念太重,为物所役,为名而累的人生肯定是负重而行。

“人生如舞台”,人生舞台有前台有后台,每个人都在前台扮演着社会中不同的角色,这人生的后台就是每个人的家。家是生活中的避风港,家是心灵的休栖地,是精神的归宿处。和谐致祥,乖气致戾。“家和万事兴”,“夫妻恩爱,子女成才”就是幸福,“吃饭香、睡觉安、身体健康”就是幸福。幸福不全是物质上的享受,是内心的感受。只要用心去体验,随时都有,随处可见。“心安茅屋稳,性定草根香”。孔子的弟子颜回“虽然生活清贫,但也乐在其中”。人百分之七十的疾病和事业、工作不顺都与家庭不和、心情不佳有关。吃山珍海味、穿绫罗绸缎、拥千万资产,如家庭不和则诸事难顺,谈何幸福二字;有许多家庭虽然经济条件较差,但能够相互关爱,和睦相处,虽然粗茶淡饭但也内心快乐,家业兴旺的家庭肯定是和谐的,家庭教育也是理性的。家人是我们生命中最亲近的人,在现实中许多人忽视了尊重和孝敬最亲近的人,在生活的前台上都伪装成好人,把最好听的台词和态度都给了别人,而把外面的坏情绪带到家中,发泄和伤害了最最关爱自己的亲人,这是生活当中最得不偿失的愚蠢行为,没有亲情、感恩的生活是虚伪的。人生之苦与生俱来,幸福与痛苦都是相对而言,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幸福和痛苦。社会和生活很难公平,人生之路不可能一路平坦,也不可能一生逆境。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应该在仅有的一二如意事中寻找喜悦、营造幸福。有些人长期生活在衣食无忧、养尊处优的环境之中,如同生活在蜜罐之中尝不到甜味一样,身在福中不知福。倒是那些生活在艰苦之中的人,有一半件随心如意的事,感到快乐无比。现实生活中客观地存在着许多无法预测的因素,“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都存在着相互对应的关系。

孔子看待生活“逝者如斯夫”,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要做什么虽然是宗教的命题,也是每个人必然的解题。人生每一段,无论什么阶层都要有自身的价值和生活空间,生命不能虚度,更不能空耗,不能消磨意志、游戏人生。应该抓住生命中有限的时光,努力奋斗,在不同的岗位上,做出应有的贡献,去分享生命赋予的权益,而不去懊恼失去的缘由。老舍在《艺术与木匠》一书中强调,“孩子无论贵贱,要有一技之长,自食其力”;他认为“一脑子没有国家概念,只想自己做官,贪图享受,是虚度年华,这样子好歹活着的态度是最贱、最没出息的人生态度”;“诚实的车夫强于贪官污吏”。拨开浮萍看到清水,即使身处逆境、厄运,也要坦然面对、诚信善良,不怨天尤人,不自卑而失自信。“上苍、民心自有一杆秤,世间自有公平,谁恶谁善看得分明”。一切善念善举重在发心,若是心底善良、虔诚、量力而行,钱少而功德则大;若是心怀不良、烧香拜神佛,钱财供养再多也功德薄浅。常以利人济物为处世之道,心灵慰藉,子孙受益。利人是利己,损人则损德,一句善言,一个关怀能够帮助生活中不幸的人走出困境,给人以战胜厄运的信心。“造命者天,立命者我,力行善事,广积阴德,何福不可求哉”!积德虽无人见,行善自有天知。“一时劝人以口,百世劝人以书”。“人之有志,如树有根”。在荣华富贵的佳境中忍骄矜稳,沉迷贪念不生;在贫困失意的逆境中自信、自立、自强,自卑之念不存。如果心态不正、心理不平,一味地抱怨他人、怨恨社会,这种怨恨心理必然招灾引祸,危害自己,如果长期生活在这种负面情结中,等于内耗着自己生命的元气,这种人是让不良心态打垮了自己。“知耻后进”,知耻就是改过、纠错,“务要思过纠错,一日不改错,就是一日无进步;一日不醒悟,即一日不幸福”。做人拿得起,做事放得下,遇事想得通,看得开,有失有得。“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名利福报不可两全”。不要苛求什么,不求尽如己意,但求无愧于心。智者把“权力、财富、荣耀”视为身外之物,能够保持理智,远离浮躁,让乐观的心境驱逐烦恼和失意。

商品经济潮水般的物欲横流,将大部分人的生活轨道引入歧途,打破了平静的生活,颠覆了传统的生活概念。我国本为崇尚俭朴、务实之民族,善良、勤劳、诚信的民风民俗亟应保存,西方之物质文明生活方式,我们应有借鉴、取舍。不能本末倒置,全盘西化。在高层内部中讲话:“改革开放30多年,经济是发展了,却把一个民族信仰搞丢了,一个国家从上到下找不到一个可以认同的价值观,这是可怕的。”“毛泽东活着,毛泽东是中国人民心中的太阳,毛泽东死了,金钱成了中国人民心中的太阳,以金钱为主导的价值观,必然出问题,都为了钱,官场就会腐败,教育也会腐败,大学成了文凭批发部,为了钱,医院不再施行人道主义,会见死不救。企业生产出低劣的产品残害大众……金钱为信仰的价值观产生出高物价、高房价、高学费、高医疗费……”我国人文生存环境的恶化就是被金钱价值观异化了传统的优良道德信仰,“学堂之上学术腐朽,官场之中腐败为患”,任凭奢侈之风、粗俗型文化大行其道,吞噬着世道人心,对世间真情视而不见、麻木不仁、善恶不分,对社会及家庭责任缺乏担当,致使当今社会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劣,污染严重,资源枯竭,物资浪费惊人等外部危机,更面临着道德沦丧、信仰危机、人性异化,焦虑、恐慌、空虚、浮躁、生活迷茫等内心危机。在一切向钱看的价值观误导下拼命挣钱;有能量、有本事的人钻政策空子,搞权钱交易,利令智昏,大肆敛财,没能量没机会者对生命的不自重,做出种种坑蒙拐骗、造假行害的行径,违背天理良心,昧心地去挣钱,人人都成了伪劣假冒产品的受害者。从衣食住行中可知,人们不敢吃、不敢喝,到了“谈食色变”的尴尬地步。从宗教因果论的观点来讲,“金钱和官位都是有份量的”,儒家文化“厚德载物”,“德不配位,德不配财”者,迟早会被金钱和权力压垮、淹没的。“万物生财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人趋利爱财,这是人的本性,古人所说的“钱财要取之有道,舍之有度,用之有节”,则是金钱价值观的哲理。如果不是为了事业创造更多的财富,奉献给社会,为民众谋福利,那么你的获取超出了自身的承受力,拥有的远远超出个人生活所需,你只是个管家,精心看管着社会的财富。“积金留给子孙,子孙未必守住;积书留给子孙,子孙未必能读;积德留给子孙,最为子孙受益”。

马克思说过,“天才就是勤奋”,也就是说成功是靠勤奋努力而获得,而时下社会的不良风气是“以金钱论英雄,以挥霍显霸气,以诚信勤奋为傻气”。现实生活中人性中的劣根性特别凸显,“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纵欲取乐,不知洁身自好”,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知耻的人少了,对文化敬畏的人更少了,而“寻找借口、推脱责任、编造理由,推卸过失的人多了。”良好的传统公序良俗在种种自我开脱中消失殆尽。“物质文明越发展,科技成果越进步,智能化技术越强”,人们普遍享受到各式各样的文化快餐,生活的快节奏、出行的大便利、信息的快沟通,而生命的价值和生活意义的内涵则越来越肤浅、空间越来越狭窄、亲情越来越淡薄,失去的则是生活的真品位和精神食粮带来的佳境。人们的精神像上了发条的时钟,被所谓的种种时尚绷得紧紧的,压得喘不过气来,生活幸福指数降到低点。在这物欲横流、熙熙攘攘的尘世中,现代人活得很累,也很烦,不论是居庙堂之高者还是处江湖之远人,我们都有必要实实在在地学一点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在浮躁的世俗之中摆脱喧嚣,享受一份精神上的逍遥。在快速化的生活节奏中,且寻一味清净的人生良剂!

王海云(右三)在主持城隍出巡仪式

王海云(右)主持西岩寺修复庆典仪式

王海云(右)主持临洮文庙祭祀大典


编辑:程遥      微信号:gslxcys

投稿邮箱:11cys@163.com


本平台发布的所有内容,均系作者原创,且经作者授权,其它任何媒体转载,必须注明出处,否则依法追责。特此声明。

启  事

本微信平台长期征集文学、书法、绘画、摄影原创作品,欢迎惠赐稿件。投稿时请附作者照片和简历。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