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学问是怎么炼成的?三条方法,博观、多读、不空言
苏轼之名,世人皆知。他是宋代,也是整个中国文化史上,少见的通才和全才。无论诗词歌赋、书法绘画还是美食游记,苏轼都有极高造诣,受到后人的追捧喜爱。
苏轼才华如此之高是天生的吗?显然不是。苏轼的才学成就,与他善于读书而又勤于读书有很大的关系。那么,苏轼用了什么方法来做学问呢?
这里用三个词来概括苏轼的方法:一是博观,二是多读,三是不空言。如果我们能揣摩领会,加以实践,对于今天读书学习也必然大有帮助。
博观而约取
苏轼曾经巧用一个比喻阐述学问之道。种庄稼,要等到成熟才能收割;做学问,也要博览群书,从中提炼精华,才能著书立说。在《稼说送张琥》中,苏轼就用这种“庄稼说”的比喻,来总结他的学习方法。
这个方法,概括起来,就是“博观而约取”。博观,是指广博地获取知识;约取,是指谨慎地吸收精华。从容的“约取”,要以“博观”为基础。只是具备开阔的视野、充分的阅读量和知识储备,才能从中提炼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
苏轼还做过这样一个比喻,富人建造宅院府第,都必须储备足够的材料。同样,我们学习也要广博地积累,让自己知识结构能获取充分的养分。学必始于读书,读书是治学的根本,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的。
苏轼广泛阅读诸子百家、经史子集,20多岁时就已经通晓经史。这为他在学问上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写出了《东坡易传》《东坡书传》《论语说》,令后人赞叹。
旧书不厌百回读
有人容易喜新厌旧,在学习上也容易有猎奇心。掌握一点儿别人不知道的知识,就沾沾自喜,自以为得意。这种浮躁之风,苏轼是反对的。
苏轼有一个习惯,就是每天都要抄书。他抄《汉书》时,连抄三遍,直到能够全部背诵。到了晚年,他还用这种方法教育晚辈。苏轼认为,这种抄书的方法可以扎扎实实地增长学问,积淀知识。
读书时浅尝辄止,满足于仅仅是知道而已,是不够的。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反复阅读和揣摩。“欲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多读几遍,每一遍关注不同的侧重点,每一遍都有新的收获,这样就把书读通了、读透了。
苏轼对于《周易》曾反复研读,反复“嚼”,比嚼口香糖还有耐心。显然,一本好书读百回,远胜百本庸书读一遍。《周易》就是这样的好书。苏轼说他“略读数篇,已深叹服”,“常患不能尽通”,要“反复详味”。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句话讲的是读书要有针对性,反复读,在“博观”的基础上做到又专又精。学海无涯,人的精力有限,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只有保持专注,才能效果显著。
不为空言
读书固然自有求知的乐趣,但同时也有现实的作用。沉迷读书无法自拔,对天下事不闻不问,很容易成为空谈的“腐儒”。苏轼旷达自在,但也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因此他反对纯粹为了读书而读书。
苏轼佩服的是儒家经世济民的理想。他说,做学问的人,“大者取士论政”,“小者则弦诵也”,“有学而不取士、不论政,犹无学也”。取士,就是做官,担当职责;论政,就是讨论天下大事,为社会治理出谋划策。
不取士、不论政,只吟诵,就是脱离实际、沦为空谈了。这样的话,就算是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和没有学问又有什么区别呢?
当然,苏轼的这个观点,放在今天未必适宜。按照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社会的一体化程度很高,做学问自然要兼济天下,脱离实际、皓首穷经,学问也未必做得好。但在现代社会,社会分工高度发达,纯粹的学术、不关心实际的基础学科,自身有极高的价值。
苏轼说,“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敢于针砭时弊、为国为民的精神,是对家国责任的担当、对学问传承的赓续。
结语
苏轼一生著述200多万字,写了2700多首诗,300多首词。在古代没有电脑的条件下,这是多么了不起的成就。我们了解苏轼,不能只是停留在他所创制的“东坡肉”上,更要关注他的方法和精神,从中让我们也获得启迪与收获。
如果我们也能够博观而约取,旧书不厌百回读,论古今治乱而不为空言,那我们的学问也会有很大的进步。就算不去专门做学问,作为一个普通人,也会腹有诗书气自华,成为更儒雅、更令人敬重和有好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