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远小村庄上百年来保留原貌,村民姓王不姓李,故事有意思
在陕西陇县的东北部,有一个叫李家下的自然村,村子不大,常住人口只有160多人,但这个村的社火非常有名,一到春节,都会吸引来自国内不同省份的游客涌进村子,让平时寂静的小村变得异常热闹。近几年,笔者曾连续多次进入李家下,记录了那里的村民和他们的社火与生活。当前,正是新型肺炎疫情管控的严峻时刻,在家中的大家就跟随笔者的镜头来看看吧。图为2015年春节,李家下村的社火队伍在村中游走。
李家下村坐落在两山之间的沟凹里。顺着蜿蜒的山路进入村子,映入眼帘的是错落有致的民房,且清一色的传统土墙灰瓦,让人仿佛回到六七十年代的农村。正月里,清闲的乡亲们三五成群,或蹲或立,在村口晒着太阳,谝着家常。上了年纪的大爷看到远道而来的客人很是热情,主动向我们介绍村里的情况,说李家下村的人不姓李,都姓王,而且还有一个佐证的传说故事。
据介绍,两百多年前,李家下以李姓为主,且户户家境殷实。为防盗匪,村民用家中普通的农具“链枷”创造了一套棍法,用来看家护院。当地盗匪好多次到村里抢劫都被打败,于是就联合多方盗匪,在某一天血洗了李家下村。全村只有李姓掌门人一人跳崖生还,在逃亡途中,他被一王姓人所救,为感谢王姓人救命之恩,便将李家下村全部粮田转赠。图为宁静的午后,两位老人坐在院墙根唠嗑。
后来,部分王姓人陆续迁往李家下,这就是村人姓王不姓李的原因。王姓人入住后,李姓掌门人又将链枷棍法传授给王家。随着世事太平,王家人将链枷棍演变成了一种民间社火形式,年年耍闹,这一耍就是100多年。兴盛时,每年要耍到正月二十四封箱才宣告社火结束。现在,因村人在外面上学的、打工的多,回来呆不了几天,一般只能耍元宵节了。图为村民在村中表演链枷社火。
听了大爷讲的这个感恩故事,笔者忍不住在村里前前后后都探访了一遍。和城市里越来越繁华的喧嚣相比,李家下好像是被现代文明遗忘的世外桃源,宁静、祥和、与世无争。图为两位大姐带着孩子跨过门槛,到院外玩耍。这土黄的院墙、大红的春联和不设防的院门,给人一种亲切之感。
不管走进哪一家的院门,听到的都是如家人般的问候,看到的都是善意的笑脸,会让浮躁的心情一下子变得沉静而宽阔。图为一位大叔带着小孙子在院中捡拾做饭的柴禾,家中的毛驴拴在偏房的山墙上。毛驴、马牛等牲畜在北方平原地区的农村已不多见,但在李家下还还大量存在。
李家下的民居看起来粗糙、古朴,犹如百年前的那个故事,不煽情,不做作,一代代延续。但从春节时的李家下每家每户大门上张贴的春联、门神,家中窗户纸上贴的窗花,却能感受村民打造自己美好生活的那份虔诚和精细,就像这户人家厨房的春联,望文生义中就让人对主家的厨艺垂涎欲滴。
“你们城里的年味越来越淡,但在我们村,春节前就开始把自家院落、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换上白生生的窗户纸,再剪上几张红红的窗花一贴,马上就有了过年的喜庆气氛。”在一户人家,一位60多岁的大娘站在堂屋门口看着儿媳妇给孙女扎小辫,她对笔者说,过年就要有过年的样儿,年过好了,一年的生活就有了新盼头。
在村里的小道上,笔者遇到两个小朋友穿着新衣服,正在玩用压岁钱买的爆竹。看着他们点燃爆竹后,捂着耳朵跑开的开心模样,笔者似乎回到了记忆中小时候过大年的味道。过年,其实最开心的还是孩子。
笔者走进李家下大多是春节期间,虽然没有看到平日里乡亲们的生活场景,但仅仅是这个时段的些微感受,已让笔者喜爱上了这个如同世外桃源般的小村庄和村里淳朴善良的人们。或许,它会随着时代改变,但笔者希望村子的那份恬静、祥和能够世代传承,永远不变。图为一名小女孩在村口快乐地荡秋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