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纸身世刍议(上)

宣 纸 身 世 刍 议

文/吴放驹

微信版第845期

内容提要:宣纸产自安徽省泾县,是具有润墨和耐久等独特性能,供书画、裱拓、水印等用途的高级艺术用纸。宣纸是在蔡伦初纸、孔丹皮纸、左伯纸等造纸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唐代书画评论家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最早见“宣纸”一词。唐时,宣纸(宣州纸)在全国各地诸多手工书画用纸中逐渐脱颖而出,被列为“贡品”而闻名天下。但现代真正意义上的宣纸应该始自宋末元初曹大三率族人迁泾县小岭后。曹大三及其族人对造纸原料进行了反复试验,后经几代人的努力,历约一个多世纪,终于在元末明初,以本地青檀皮纤维制浆造纸获得成功,又逐步试验并掌握了稻草制浆与皮浆、草浆掺和,按一定量配比的制纸法,“宣纸”诞生成型。所以宣纸又叫泾县宣纸。至现代,“宣纸”已是一个特定的名称,它不再是宣州(宣城)范围内所产纸的统称,更不是宣城区域以外任何地方生产的任何纸的名号。现在的“宣纸”,乃宣纸原产地域产品专用标志!
关键词:宣纸,曹大三,青檀皮,沙田稻草,传承与发展,成型与成熟,传统制作技艺,泾县,原产地域产品专用标志。

宣纸(Xuan paper),是指采用产自安徽省泾县境内及周边地区的青檀皮(Pterofeltis tatarinowii Maxim)和沙田稻草,不掺杂其他原材料,并利用泾县独有的山泉水,按照传统工艺经过特殊的传统工艺配方,在严密的技术监控下,在安徽省泾县内以传统工艺生产的,具有润墨和耐久等独特性能,供书画、裱拓、水印等用途的高级艺术用纸。”宣纸,也称泾县宣纸,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不断发明、创造出来的一种独特的手工艺品,被历朝历代誉为“纸寿千年,墨韵万变”。2002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办公室批准宣纸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原产地域保护产品”,泾县为宣纸原产地域;2006年,“宣纸传统制作技艺”入选中国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9年又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但是,宣纸“产自安徽省泾县”,为什么名为“宣纸”?宣纸是如何起始并成型的?现代的宣纸和古代的宣纸是同一种纸吗?这些,都一直让世人产生诸多疑问,也使不少泾县本地人倍感困扰。笔者经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走访、请教邢春荣、周乃空、曹光华、吴世新等

宣纸人,并参照、引用当代刘仁庆、曹天生等宣纸研究大师的相关论述,结合自己的浅陋见解,不揣冒昧,从宣纸的产生和发展轨迹,就宣纸的前世今身谈一点粗浅认识。

一、纸的起源

纸是世界公认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一般认为,东汉蔡伦始用植物纤维造纸并发明抄浆法技术而被尊为纸的创始人和“纸圣”。相传其徒弟孔丹在皖南山区偶见倒落水中久浸后变得洁白的青檀树而从中得到启示,开始用青檀树皮经反复试验造出了最早的皮纸,被称为“孔丹笺”,后人亦有将孔丹奉为宣纸始祖。

但孔丹造纸说仅为口传,未见史籍记载。其后的东汉末期,魏国东莱(今山东莱州)书法家左伯在蔡伦和孔丹的造纸技术基础上,发明了床架式抄纸帘,造出了更为优良的史称“左伯纸”。自是,造纸术得到长足发展。

南北朝时期,随着中原土著和各种手工艺人大量南迁,将中原文化和造纸技术带到长江以南地区,现今之苏南、浙北、皖南形成为重要的造纸中心。到唐代时,造纸技术进一步传播开来,现今江苏之常州,浙江之杭州、绍兴、金华、衢州,安徽之宣城、黄山、池州,江西之九江、上饶,湖南之衡阳,四川之成都等地,都成为重要的造纸基地。

二、宣纸初始

“宣纸”一词,最早见于唐代元和至乾符间(815-875)书画评论家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论画体工用榻写》一文:“好事家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 。《唐六典·太府寺》有开元前各地杂物贡的记载,其中已有“宣、衢等州之案纸、次纸”的记录。明胡侍《珍珠船》文中亦有“唐永徽中,宣州僧欲写《华严经》,以沉香种树,用以制造宣纸”之说。唐时宣州的属县宣城、泾县、宁国均产纸,以“泾县所产尤工” 。可见唐时“宣纸”已是名闻遐迩。

当然其时所谓“宣纸”,应理解为古宣州“一州”域内所产纸,并非独指泾县,只是“泾县所产尤工”。所产“宣纸”,还要“用法蜡之,以备摹写”,所以不会是用青檀皮为主要原料而生产出来的纸张,而是当时宣州所产上乘纸的总称。这也就是唐代“宣纸”。

其时,宣纸(宣州纸)在全国各地诸多手工书画用纸如斑石纹纸、薜涛笺、窗纸、钱纸、褚纸、构皮纸、蚕茧纸、侧理纸、染黄纸、剡纸、玉版笺,以及各色加工笺纸等,逐渐脱颖而出,被列为“贡品”而闻名天下。

《旧唐书·地理志》载:“唐天宝二年(743)韦坚引浐水到望春楼下,积广运潭。唐玄宗登楼看新潭。韦坚聚江、淮漕船数百艘,使一官员坐首船作号头,口唱《得宝歌》,船上百名美女和歌、鼓乐齐鸣,至望春楼下,后面漕船各写郡名,依次衔尾前列。各船载本郡特产,如广陵郡船载锦、镜、铜器、海产,丹阳郡船载京口绫衫缎,晋陵郡船载折造官端绫绣,会稽郡船载铜器、绫罗、吴绫、绛纱,南海郡船载玳瑁、珍珠、象牙、沉香,豫章郡船载名瓷、酒器、茶釜、茶铛、茶碗,宣城郡船载空青石、纸、笔、黄连,始安郡船载蕉葛、蚺胆、翡翠,吴郡船载方丈绫。…韦坚奏上诸郡轻货,玄宗大喜” 。

这是一次盛大动人的南方手工业品和特产的水上展览会,但在这诸郡“贡品”之中,唯有宣城郡贡奉“纸、笔”。而据《唐六典》记载:“唐时益州有大小黄白麻纸,杭、婺、衢、越等州的上细黄白状纸,均州的大模纸、蒲洲的细薄白纸等” 。可见全国多地均有产纸。而韦坚所奏上的轻货中,却只见宣城郡有纸。这充分说明,唐时宣城郡所产“宣纸”已是名甲天下。

当然唐代宣纸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宣纸。“第一,唐代宣州有‘纸、笔’之供,但不能将这种纸张与后来的宣纸等同起来,因为原料不同。唐代宣纸原料是沉香、楮皮等,而后来的宣纸制作原料是青檀皮和沙田稻草。第二,唐代起虽然已有‘宣纸’的名称,但那时的宣纸是宣州地区所产高级纸张的统名,是以‘宣州’地名来称谓的。”

三、宣纸发展

迨至宋代,“宣纸”需求量大增,宣州各地产纸供不应求。而泾县“宣纸”则更为文人所索求。宋代诗人王令在《再寄权子满》诗中云:“有钱莫买金,多买江东纸,江东纸白如春云。”

宋初,南唐宫藏的“澄心堂纸”被北宋大臣刘敞所得,后有一些辗转经欧阳修、梅尧臣,到了潘谷手中。潘谷是制墨高手,亦是造纸名家,便依样造出了仿澄心堂纸。其后多有宋仿唐纸。那时,纸既可用于书画、印刷、抄写,还可用于造钱币、制作日常用品及娱乐用品等。“黟歙间多良纸,有凝霜、澄心之号,复有长者,可五十尺为一幅。该歙民数日理其楮,然后于长船中浸之,数十夫举帘以抄之,傍一夫以鼓击之。续于大熏笼上周而焙之,不上于墙壁也。由是自首至尾,匀薄如一” 。“歙州绩溪纸,乃澄心堂遗物,其新也,鲜明过之。今世纸多出南方,如乌田、古田、由拳、温州、惠州皆知名,拟之绩溪,曾不及其门墙耳” 。

《新安志》记载:宋代新安“贡表纸,麦光、白滑、冰翼纸。……熙宁中贡白滑纸千张,大龙风墨十斤。元丰中贡白苧十匹,纸如熙宁。而无墨。”同时记载:“上供七色纸,岁百四十四万八千六百三十二张” 。南宋人陈栖言:“布缕为纸,今蜀笺犹多用之,其纸遇水滴则深作窠臼,然厚者乃尔,故薄而清莹者乃可贵。……今越之竹纸甲于他处,而藤乃独推抚之清江。清江(纸)使处在于坚滑而不留墨。新安玉版,色理极腻白,然纸性颇易软弱,今士大夫多糨而后用,既光且坚,用得其法,藏久亦不蒸蛀。”

明弘治《徽州府志·物产志》谓宋代纸品:“旧有麦光、白滑、冰翼、凝霜之目。歙绩溪界中有龙须山,纸出其中,名龙须纸。……宋时纸名则有所谓进劄、殿劄、玉版、京帘、观音堂劄之类”。这一时期,宣纸生产已不局限于宣州,而扩展到徽州、池州甚至两浙等地,但仍以宣州产为正。

宣纸品种名目繁多,尤其是各色加工纸,更是琳琅满目。宣纸的制作工艺也比它纸的工艺进步更快更精湛。宣纸不但质量不断提高,原料加工也不断改进、使用范围不断扩大,以致朝廷直接下诏摧造,产量也空前高升。“熙宁七年六月,召降宣纸式下杭州,岁造五万番,自今公移常用纸,长短广狭,毋得用宣纸相乱” 。

元代,社会和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并未因南宋以来的战乱频繁和少数民族入侵继而统治中原而中断,反而产生了淡泊政治、愤世逸情的文人书画家群体。他们的创作用纸除了继承前人习惯,更为求于真性、发挥情韵而选用前代文人弃而不用的生纸和未尽加工的半成品纸,不但保持了书画纸的需求量,也促成了书画纸生产的多样化发展。

元代纸主要品种有:彩色粉笺、蜡笺、黄笺、花笺、罗纹纸、明仁殿纸、假苏笺、白鹿纸等。“白鹿纸”产于皖南,与江西产“白鹿笺”不同,这种纸质坚色白、性柔润滑,映日可见梅花鹿图案。《中国书法大辞典》中载:“白鹿纸,原名白箓。本为龙虎山张天师书写符箓用纸,质近‘帘四’而较厚,纸有韧性、装池家用为册页镶边,取其不脱,元时以此种纸最佳。”

其时宣纸虽产地扩大,品种增多,造纸原料也已扩展到了竹子、稻麦杆、麻和树皮等,当时亦可以抄制出世界上最大的丈匹纸和品种繁多的加工纸及各种艺术纸,但仍然未见有青檀皮造纸的记载。“造纸人从何时采用青檀皮作为宣纸原料?…遍查史籍,到目前为止尚没有查到明确的记载。

我们只能根据已经掌握的材料做一些推测。根据一些史料,我们判断在宋元期间,青檀皮开始被作为宣纸的原料。《中国青檀》一书的作者方升佐等人认为:‘宣纸在明代以前是用全青檀皮制成,到了清代改用檀树皮和稻草为主要原料,据宜兴《荆溪县志》记载,用檀树皮造纸始于元代。’更直接的证据是曹大三一支曹氏辗转迁徙到泾县小岭后,开创了全面系统地用青檀皮制作宣纸的历程。”
(作者系泾县文旅委退休干部,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