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股市究竟是怎样的存在?
最近,印度的出镜率颇高,除了边境局势,还有印度领跑全球的股市。微牛(Webull)数据显示,截至8月14日(8月15日休市),印度Nifty50指数报收于9794.15,较年初增长19.7%。8月1日盘中突破10000点,最高达10137.85,较年初增长23.8%。
1996-2017年Nifty50指数走势图。数据来源:微牛App
Nifty50指数成立于1995年11月,基数为1000点。从成立至今,该指数只用了20年时间就实现了10倍的增长。在一系列利好因素推动下,Nifty50指数成为今年全球表现最好的基准股指数之一。与此同时,孟买证券交易所印度SENSEX指数也走势强劲,虽然较前几日稍有回落,但截至8月14日仍较年初上涨18%。
微牛(Webull)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8月14日,上证综合指数10年股指跌了50.52%,美国标普指数涨72.85%。而过去10年,印度SENSEX指数则实现超100%增长。
纵观微牛(Webull)提供的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指数,相比于A股的“十年一觉扬州梦”,以纳指和Nifty50指数等为代表,诸多国外股市逐渐走出了08年金融危机的低谷,接连创出了新高。而我们眼中不起眼不起眼的印度,20年间指数的涨幅甚至超越了美国。
印度股市:“别人家的股市”?
印度两大证券交易所——孟买证券交易所(成立于1875年,亚洲第一家交易所)和印度国家证券交易所,都在孟买,这也让孟成为印度当之无愧的金融中心。
微牛(Webull)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8月14日,印度两大交易所的市值分别达到2.16万亿美元,在亚洲仅次于中国的上交所、深交所、港交所和日本交易所集团市值,排名进入全球交易所“万亿俱乐部”前十位。
而除了这两个交易所,印度其实还有十几个交易所,比如班加罗尔证券交易所、艾哈迈达巴德交易所(成立于1894年,印度历史上第二家交易所)以及德里证券交易所、科钦证券交易所等。和印度很多领域的政策一样,金融方面,长期作为英国的印度,深受欧美的影响。
对于印度的印象,很多人可能还停留在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满目疮痍的贫民窟,或是《雄狮》中挂满乘客的火车,亦或是《三傻大闹宝莱坞》里的歌舞升平……
然而,印度的股市,却是A股投资者眼中的“别人家的股市”。NSE官网数据显示,Nifty50指数从5000点-6000点只花了2.5个月,7000点-8000点用了3.6个月,9000点到突破10000点耗时4.3个月。
Nifty50指数跨越千级水平所花时间(数据来源 NSE官网)
微牛(Webull)数据显示,从1990年开始,印度SENSEX指数整体向上,2005年后,更是一路暴涨。2008年金融危机中,印度股市也遭到重创,不过此后很快收复失地,2013年左右,又迎来又一轮牛市,不断创出新高。
开放引领股市与经济同频共振
那么,问题来了,印度牛气的股市究竟靠什么支撑?
提到印度,就不能不提其现任总理莫迪。分析人士认为,印度股市最近一轮上涨,与莫迪参选、当选密切相关。莫迪的经济发展理念以及对外资的友好,强化了国内外投资者的信任,在一定程度上推热股市。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跟印度GDP差不多同时起步,1980年均在1900亿美元左右。不过中国发展更为迅猛,尤其是2003年加入WTO后,实现了一波波澜壮阔的上涨,2016年,中国GDP达11.39万亿美元,是印度的5倍。
不过,过去20年印度经济同样保持了较高增长,只是被中国的高速增长光芒掩盖。
世界银行数据显示,印度2000年至2016年的17年间平均GDP增速为7.3%,其中2014年为7.5%,2015年8%,2016年为7.1%。印度GDP增长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消费支出,从而为消费和互联网等行业发展提供基本经济保障。
此外,当前莫迪政府提出的“Made in India”与1992年拉奥政府“Invest in India”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只是这一次更加强调制造业的发展,提出到2022年制造业占GDP比重要从目前15%左右水平提高至25%。
股指能不能与经济同频共振,成为经济走势的“睛雨表”,一个很关键的因素是市场的投机度。市场的投机度跟投资者结构有关,但更与市场制度有关。印度允许做空的机制,其实是抑制过度投机的一大杀器。
另外,印度的市场对外也更加开放,印度自2012年1月15日起允许海外个人投资者直接投资股市,去年7月宣布将外资对印度股市总量持股5%的限制放开到15%。
一个长直稳的股票市场,从长期来看,在发挥其最根本的融资功能上是会更有优势,这也可以从印度的产业发展中窥豹一斑。如:世界最大的钢铁集团米塔尔钢铁集团、全球排名前十的塔塔汽车以及全球知名的IT产业和制药行业。
人口红利能否助推股市持续走牛?
从2014年至2016年,中国GDP开始在11万亿美元附近徘徊,而印度看上去增长势头还不错,这种势头与印度目前的人口结构不无关系。
根据世界银行统计显示,截至2016年末,印度人口13.24亿,相较中国人口13.79亿仅相差5500万人。
但不可忽视的是,印度拥有非常年轻的劳动力。统计数据显示,印度人口的中位数年龄仅27.6,而中国为37.1,距离美国的37.9不远。这意味着,在未来20年内,印度将不断产生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和旺盛消费市场,这与中国30年前状况非常相似。
2016年中国与印度人口结构
作为全球竞争的结果,在经历了从美国到日本(1950-1955)、从日本到亚洲四小龙( 1965-1970)、从四小龙到中国大陆( 1980-1985)的三次产业转移后,目前第四次产业转移正向中国内陆城市和南亚、东南亚转移。大量的劳动力和潜在的大内销市场,也让印度成为移动互联网的天然试验场。
不过,印度的人口红利也存在质量怀疑。官方数据显示,2015年印度成年人口整体的识字率为72.23%,远低于中国96.36%水平。
根据Invest India披露的数据,目前中国劳工的平均工资是印度的1.5-3倍,由于印度的劳动力没有经过基础教育和训练,语言差异大,在大量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方面,中国是印度的3倍。
与中国80年代后经济发展靠出口和对外投资拉动不同,印度近几年的经济增长更多的是对本土极度短缺经济的满足,这个市场究竟有多大?
近几年,印度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但其不能解决印度绝大部分民众的就业问题,因而国内消费市场就难以扩张,如果印度市场不能促进大量有效就业,打开社会阶层上升通道,印度或将在不久的未来遭遇市场边界。
从资本视角 更好发现印度
从全球来看,近几年,苹果到印度建厂;小米、OPPO、VIVO、富士康也纷纷到印度设立工厂;跨国汽车制造厂商也在大举投资印度,这是否意味着印度市场潜藏着巨大的投资机会?
诚然,印度有着良好的增长潜力,且在2012年以后又重新进入了高增长周期,但是并不意味着印度能够超越经济周期,并不意味着今天的印度就是2000年的中国。
2017年,在一项由“一带一路”沿线20国青年参与的评选中,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被称作中国“新四大发明”。以北京、上海、深圳、杭州、香港等为代表,中国已经是全球的资本中心、人才中心、技术中心、创新中心和消费中心,在资本和消费领域,中国与2000年以后的美国相当,在高铁和移动支付等新技术领域,中国已经领先全球。
时光匆匆,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即将过去10年,印度、美国的经济发展慢慢抚平历史的创伤,股市创出新高。
或许很多人还在嘲笑印度的贫穷、吐槽印度的贫富分化,但印度股市新高,全球的印度投资热,都在说明那个国家,那片市场充满了机会。
不言其他,从资本的角度,我们能更好的发现印度。也许是时候放下没来由的傲慢与偏见,去为自己寻找一个更好的投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