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呈年轻化趋势,日常防治慢不得
01
前段时间,Uzi宣布退役的消息登上了微博的热搜。不玩游戏的小编并不熟悉这个人,上网查了一下发现,Uzi是游戏《英雄联盟》中国区的电竞职业选手,今年年仅23岁。他退役的原因是患上了2型糖尿病,令很多人唏嘘不已。
一些人认为,糖尿病是老年病,我还年轻,这种病不会找上我。殊不知,诸如糖尿病此类的慢性病,已经成为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据统计,我国居民慢性病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高达86.6%,造成的疾病负担已占总疾病负担的70%以上,已成为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慢性病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确切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常见的慢性病主要有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中心脑血管疾病包含高血压、脑卒中和冠心病。
02
慢性病年轻化的原因
慢性病趋于年轻化的原因有工作压力大、睡眠不足、不良的饮食习惯、缺乏运动等。
工作压力大
当代年轻人被车贷、房贷捆绑,不得不“拼命”工作,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工作压力是指因工作负担过重、变换生产岗位、工作责任过大或改变等对人产生的压力。遭到外界强烈的刺激后,我们会产生一系列的反应,如神经兴奋、激素分泌增多、血糖升高、血压上升、心率加快、呼吸加速等,只要其强度、频率、持续时间都比较适当,并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而且有益于保护机体。因此,适度的工作压力是有益的。
但是相对于个体的承受能力而言,如果长期、反复地处于较大的工作压力中,就会导致一系列不良反应:如失眠、疲劳、情绪激动、焦躁不安、对外界事物兴趣减退等,并会导致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疾病。
睡眠不足
“只要我不睡,工作就没有deadline(最终期限)”“只要我不睡,明天就不会来”,白天被工作、社交、学业所捆绑,很多年轻人选择用熬夜“抢”回自己的时间。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凌晨才进入梦乡和作息长期不规律的人群占比达到了二成。睡眠不足会带来许多身心的伤害,如:思考能力下降、警觉力与判断力削弱、免疫功失调等。研究表明,睡眠不足可能会使颈动脉血管壁增厚,增加患冠心病的风险。睡眠不足也会影响血糖稳定,增加糖尿病风险。
不良的饮食习惯
当代年轻人饮食经常以外卖为主:汉堡、麻辣烫、奶茶、披萨、麻辣香锅……吃完高脂高热量的食物后不运动,窝在床上看手机、玩游戏。长期以往导致脂肪堆积,引发肥胖。
吸烟
研究显示,吸烟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的患病风险。吸烟还会导致喉头炎、气管炎等多种疾病。
缺乏运动
随着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的普及,人们走路、骑行的时间越来越短,手机也成为年轻人主要的娱乐方式,经常吃完饭便躺在沙发上玩手机、不锻炼。长此以往,体重大幅上升,心肺功能变差,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找上门。
03
慢性病的预防
1)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注意休息,切勿过劳;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切忌情绪过度激动、疲惫、过劳、熬夜;
2)经常锻炼,争取每天进行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
3)平衡膳食,少吃高热量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奶类、大豆;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少盐少油;
4)定期体检;
5)不吸烟,减少尼古丁、血压升高等有害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