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朋友圈、换头像,你是不是失恋了?| 趣味传播学论文
原标题:删朋友圈、换头像,你是不是失恋了?| 趣味传播学论文
发朋友圈有助于提升幸福感?人们为什么要换头像?分手后删不删朋友圈?我们发现了三篇有趣的论文,马上带你看看它们都讲了什么吧。
01
▶ 发朋友圈有助于提升幸福感?
今年8月的《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刊登了一篇《社交媒体自我呈现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元分析》,作者为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毛良斌。
这是一篇很有趣的研究,它研究的是人们在社交媒体上的自我呈现对自己的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通过对2万多人的调查分析,作者有了几点相当有趣的发现:
1.“社交媒体自我呈现确实能显著提高主观幸福感。”
自我呈现也就是“自我展示,指个体为了控制他人对自己的印象而采取有选择性地展示自己的一种策略性行为,其体现了自我社会性的一面。”
(在知乎上,这个话题有1千多万的浏览量,可见人们对自我呈现的关注)
而相比面对面时的自我呈现,社交媒体上的自我呈现有三个特点:
一是非同步性沟通——让我们有更多时间为自我展示做充分的准备;
在发朋友圈、微博之前可以字斟句酌,精修图片,多次修改文案,充分准备好再发。
(很多人都有过为一条朋友圈准备很长时间的经历)
二是多元受众——不同的受众有不同的需求;
发一条朋友圈可能会被你的父母、老师、同学、朋友、同事、以及一些半陌生的人看到。
三是受众的反馈——可以得到受众的评价和反馈。
你可以看到大家给你点赞、夸你的照片好看、批评你的观点等等。
作者研究发现,社交媒体自我呈现对生活满意感和积极情感具有中等程度的提升效果,对消极情感仅具有微弱的降低效果。
换句话说,自我呈现确实有提升幸福感的效果。这是因为自我呈现有助于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并且在社交媒体上获得正面反馈(被点赞、被夸奖等等)也有助于提升主观幸福感。
(发自拍被夸总是让人感到开心的 )
不过总体来说,在你难过的时候,发朋友圈对让你感觉好受一些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2.'积极自我呈现和真实自我呈现可以显著提升主观幸福感,且能显著降低消极情感; 但消极社交媒体自我呈现,如自恋式自我呈现、消极情绪呈现和消极内容呈现则会显著地降低主观幸福感。'
不同的呈现内容对人的幸福感影响明显不一样。
积极和真实的内容让人幸福感提高,降低负面情绪;
而自恋式的自我呈现或者呈现消极情绪、消极内容,非但没给人太多发泄的畅快,反而让人觉得更难受,更不幸福。
难怪现在大家在朋友圈都不愿意发负面情绪了,不仅仅是因为朋友圈人际关系太复杂,发负面情绪让人觉得有些尴尬,而且把自己的消极情绪在社交媒体上袒露出来反而会让自己更加“难受”��,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呢?
这大概就是深夜发负面情绪朋友圈,第二天一早就删掉的原因吧。
(也许半夜醒来就会想要删掉)
3.“在成人上观察到的影响效应高于大学生和青少年。“
可能是由于大学生和青少年尚处于自我概念不太清晰的时期,因此他们呈现出来的可能是“假我”( false self) ,包括欺骗性假我( False self-deception) 或比较性假我( False self-compare) 。研究还发现,这些假我呈现与自尊之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
也就是说,一个人呈现出的假我越多,他的自尊水平可能越低。
而自尊水平是主观幸福感的一个决定性因素,所以大学生和青少年的假我呈现会降低他们的幸福感。
联想到最近爆红的“凡尔赛文学”,可以想见,如果一个人是在呈现一个“凡尔赛式”的假我,那么可能他的自尊水平不高,且这种“凡尔赛”式的炫耀可能还会降低他自己的幸福感。
(凡尔赛“鼻祖”《武林外传》韩娟)
02
▶ 你换头像了,是不是失恋了?
今年6月,一篇题为“社交媒体用户自我呈现变更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以头像更换为例”的论文刊登在《情报科学》上,讨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人们为什么换头像。
作者通过研究知乎上关于“你为什么换头像”的答案,对1698份回答进行了分析,发现头像呈现变更的影响因素包含个体特性、情感满足归因、社交归因、尊重归因、媒介归因这5个主范畴。
(图片来自知乎@馆藏头像)
其中,个体特性和情感满足归因是内部驱动性因素。
个体特性主要包括审美需求、兴趣爱好、依存自我、独立自我和喜新厌旧;
举例来说,因为觉得这张图片好看而换头像——审美需求
因为喜欢这个动漫、明星而换头像——兴趣爱好
(爱吃的罗恩是一众哈利波特粉丝大爱的头像)
因为取悦他人换头像——依存自我
因为讨厌别人的头像跟自己的一样而换头像——独立自我
(不管撞什么都是一件尴尬的事情啊)
因为追求新鲜感而换头像——喜新厌旧
情感满足归因包括娱乐需求、改变心情、心理暗示、自我满足;
比如说,为了找点乐子换头像——娱乐需求
因为心情不好想要改变心情而换头像——改变心情
为了暗示自己“这是一个新的开始”而换头像——心理暗示
为了取悦自己,让自己觉得开心而换头像——自我满足
(看得出这位网友换了头像以后真的很开心)
社交归因和尊重归因是外部驱动性因素。
社交归因主要包括自我展示、印象管理、功利需求、逃避需求、关注需求;
比如,为了展示自己的个性、风格、自我定位换头像——自我展示
为了打造特定人设而换头像——印象管理
为了营销宣传、方便客户认识等原因换头像——功利需求
(Remix计划的小开老师最近正在考虑换名字,但TA很担心读者再也不认识TA了)
为了避免被人认出换头像或者为了避免被乱撩换个丑头像——逃避需求
为了给暧昧对象一个开启聊天的话题而换头像——关注需求
尊重归因主要指认同需求;
比如:为了刷存在感、为了得到朋友的夸奖而换头像——认同需求
媒介是中介因素,主要是指社交媒体平台的媒介引导。
比如:因为QQ会员有7天换头像的功能所以换头像——媒介引导
如此看来,失恋的人确实容易换头像,因为失恋的人常常需要改变心情,或者暗示自己一个新的开始。
(来自电视剧《小谢尔顿》)
另外,作者还提到了一个有趣的观点——社交媒体倦怠和更换头像之间的关系。
社交媒体倦怠是指用户在使用社交媒体的过程中受各方影响产生的厌倦疲乏感,会使用户降低使用频率和使用时长。
而社交媒体局部功能倦怠就是用户对社交媒体的部分功能产生这种感受,比如人们渐渐减少发QQ空间动态和微信朋友圈,此时更换头像就起到了替代性的作用。
微信朋友圈倦怠一方面是由于微信社交泛化导致的交往疲劳和情感梳理,朋友圈的人越来越多,角色各异,我们对朋友圈的安全感和信任度就会下降。
另一方面,用户又需要某种途径满足情感需求,因此换头像就成了一种更含蓄的替代方法。
03
▶ 分手后删不删朋友圈?
期刊《新闻记者》在2020年05期刊登了一篇来自中国人民大学讲师董晨宇和北京外国语学院研究生段采薏的论文——《反向自我呈现:分手者在社交媒体中的自我消除行为研究》。
这篇论文讨论了分手者如何通过在社交媒体上的自我消除行为,调节社交关系并重建个人身份,应对这种消极事件带来的展演危机。
论文作者研究发现,其一,在更为公共的层面上,自我消除类似于一种公开撤展,用以宣告关系的结束;
有趣的是,人们会在恋情开始的时候在社交媒体上宣告“我们在一起了”,但却很少在恋情结束的时候宣告“我们分手了”,而是在“沉默”中完成对数字痕迹的自我消除。
(明星对于恋情的处理方式与普通人不同,他们经常官宣恋爱、官宣分手)
这可能是因为人们往往不愿意将消极事件纳入自我呈现中。
自我消除不仅能避免宣告分手让其他人对自己有想法,破坏自己的形象,而且可以避免过多的注意力,也能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
另外,分手的人还会采取一些“辅助手段”,比如分手后一段时间将朋友圈设置成三天可见,这种方法可以首先解决“展演”的危机,将那些情感的见证悬置起来,等待事情尘埃落定再做处理。
(不管怎么样,先改成三天可见再说)
其二,在更为人际化的层面上,自我消除类似于一种无声的互动,用以进行关系调节;
分手时的消除行为——拉黑、删好友、删朋友圈、删评论、取消点赞等等这些活动,也是在向对方传递信息,会对对方造成影响。
比如删好友和拉黑就会被认为是一种直接的否定,对对方造成伤害;
删朋友圈也像“砸东西”一样向对方传达“我不要了”的信息。
(图片来自panda cheese广告)
分手双方还会通过对方的消除行为来判断对方的心理,如果对方把关于自己的所有痕迹都删了,那可能是“铁了心要分手”;如果留下了一些痕迹,可能还有挽回的余地;如果对方根本没有消除行为,那可能只是对方生气了,需要哄一哄,不是真的想分手。
其三,在自我内部这一层面上,自我消除更像是一种反身性的沉思,用以开启或完成从旧自我向新自我的更替。
分手后删掉曾经的聊天记录、语音、文字痕迹、朋友圈,能帮助分手者重建自我,降低他们反刍这段感情的频率,也帮助他们抽离出来。
另外,这种行为还包含着情绪宣泄,以及对旧自我的否定,帮助分手者完成自我转变。
(电影《一代宗师》结尾,宫二归还了叶问的纽扣,作为这段情的句点)
也有分手者将自我消除当作自我更新的收尾工作,此时,“自我消除更多地具有符号意义而非功能意义”,整理好了一切然后删掉那些曾经的痕迹,标志着感情彻底的结束。
这三篇论文是不是非常有趣呢?论文里的内容当然不止这些,其中还有许多有趣和有价值的细节。你还在为找不到论文选题发愁吗?生活中有趣的话题可是很丰富的呢~
作者 | 催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