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刀如有神——钱泳西湖石迹(下)

钱泳西湖石迹上篇我们集结了其在西湖存世的所有摩崖石刻,其中数年前新发现的“携琴、小愒、烹茶”题名,虽未见历代文献著录,但可谓其一生中摩崖题名之神名。本篇我们来分享一下钱泳当代留存或有历史记载的西湖碑刻石迹。

国图藏《写经楼金石目》书影

钱泳是个多面手,既是书家(工于八法,尤精隶古),又为刻工,一生游历四方,刻碑帖无数。有别于大多数金石学家,钱泳兼具“下刀如有神”的本领,从而在乾嘉年间,占得更多优势,终成一代金石大家。《写经楼金石目》即为其晚年对所刻作品的总结,品类多样,其中涉及祖居地杭州的碑刻,有数十处之多。但短短二百余年后,西湖周边钱泳碑刻原物大部分已消失无踪,仅存钱王祠明刻表忠观碑后题跋,及孔庙(杭州碑林)一些法贴后题名。在实地寻访钱泳西湖碑刻石迹过程中,因为缺少深藏于各大机构的更多拓片资料,无从严谨还原其历史原貌,本文仅依《写经楼金石目》编目顺序,比对西泠印社出版的《宋刻表忠观碑》影印册页,对其作简单梳理,一窥钱泳精湛的刻碑技艺。(文中标红字为著录与拓片有互异处或拓片缺字。)
明刻表忠观碑题名(1794年)
现存钱王祠
吴越武肃王三十世孙泳,字立群,以乾隆甲寅五月自梁溪来杭,监修表忠观。至八月廿四日告成,计宋熙宁始建时,盖七百十有七年矣,因题石纪之。

此题名位于现钱王祠明刻表忠观碑后

文穆王墓前碑(1808年)
已佚,原存玉皇山南
王讳元瓘,字明宝,武肃王第七子。后晋天福七年二月十九日,敕葬在今钱塘县栅外二玉皇山下,自神道碑后至墓所,尚有二百余步。嘉庆十三年三月三日,泳至钱塘祭扫,与宗人议立此碑,以垂久远。时扬州阮云台宫保正为巡抚,遂请著衔名,高其冢,封周围十六丈。

文穆王神道碑旧影

忠献王墓前碑(1793年)
已佚,原存玉皇山南
王讳左,字元佑,文穆王第六子,年十二即袭封吴越国王。开运四年六月乙卯薨,敕葬文穆王墓西南,两墓并列仅隔一山。太常卿张昭撰神道碑,剥蚀无一字矣。明嘉靖中,为尚书江澜占葬,墓域无存。乾隆五十八年十月,锡山裔孙天球、文炳等,属余书立是碑,以便春秋展拜,前列杭州府知府李公亨特衔名。
铁券图碑(1796年)
已佚,原存钱王祠

唐昭宗赐先武肃王铁券,世藏台州,传之史册。嘉庆元年春,廿八世孙沃臣,钩橅其文,俾泳刻之表忠观。泳伏念先世旧物垂九百年,虽子姓之能守,亦流泽之孔长,而天藻褒嘉,尤足辉煌千古,刻此乐石,使人人共睹之,应先灵所许也。是年七月廿日,三十世孙泳谨志。今立在表忠观御书堂前。

国博藏钱氏铁券

重书“冷泉亭记”(1802年)

已佚,原存灵隐冷泉亭
白太傅《冷泉亭记碑》久失传,嘉庆七年春,余为补书之,刻石灵隐。

当代冷泉亭

重修表忠观记碑(1795年)

已佚,原存钱王祠,现为当代重摹
先是乾隆五十六年,泳在会稽兴修郡志,郡城上望坊,故有先武肃王祠,始建于后唐长兴三年,有司春秋祭祀。自雍正初,总督李公卫兴修后,已隔五十余年,门头后殿既已倾圮无余,而大殿正梁亦将摧折。泳请于太守李公亨特重修,凡费白金一千七百余两。五十八年春,太守调任杭州,泳适从京师归,拟请修表忠观未遑也,至五十九年春,泳又请诸巡抚,吉公庆、布政使张公朝缙、盐运使阿公林保,始出俸钱。即命太守李公董其役,增建碑亭,左右六间,左间立苏文忠书碑原刻两石,右间置明太守陈柯重模本四石,又增建画廊三十六间,正殿基培高三尺,易垣墉以砖石,重肖五王像,计费白金三千四百两有奇。始工于五月十六日,告成于八月廿四日。其明年冬,适礼部侍郎仪征阮公元督学两浙,泳又往钱塘请公记其始末,泳自书丹刻石。同立者,两浙江南都转盐运使秦公震钧、浙江粮储道张公映玑也。

钱王祠内当代重摹碑

重修表忠观碑
已佚,原存钱王祠
浙江巡抚吉公庆撰文,翰林侍讲梁公同书书丹,泳为刻石。碑旁有谢公启昆、秦公震钧题名。
重立苏文忠公表忠观碑旧刻石柱题名(1795年)
已佚,以下均原存钱王祠
苏文忠公表忠观碑,宋绍兴间杨偰刻本,旧在龙山,元时观毁,此碑遂立于荒草中。明正德十三年,巡按御史宋廷佐,始移杭州府学。国朝康熙雍正间,又复湮没。乾隆二年,教授余懋棅掘土得之,置于名宦祠。五十九年八月,泳请修表忠观,落成,既将陈柯重刻本,立置东庑。而原碑尚在府学,心甚不安,其明年十二月,遂请于当事自郡庠移置此碑。计两石,且仅存上截,因谋之石工,以三石柱夹之,柱上刻立石时诸公题名,而又集文忠书帖,刻表忠观送钱道士归杭一首,梁山舟先生为作跋语于后,为一时佳话云。

按:上文重点记述宋刻表忠观碑,即钱泳所言杨偰本的发现过程及立石情况(以三石柱夹两石),以下题名题诗当刻于三石柱上,有些为钱泳同时书丹刻石,有些为他人书丹钱泳刻石,有些未书刻石者,钱泳将其编入《写经楼金石目》条目,当为其所刻他人题名。所有石柱题名题诗均已不存,仅以西泠印社出版社《宋刻表忠观》影印册页配图,因册页为剪裱所成,或与原刻在排序上有出入。

送表忠观钱道士归杭诗(1796年)
眉山苏轼
熙宁十年,诏以龙山废佛寺为表忠观。元丰二年,通教自杭来,见予于吴兴,问:观亦卒工乎?曰:未也,杭人比岁不登,莫有助我者。余曰:异哉,杭人重施轻财,是不独为福田也,将自托于不朽,今岁成矣,子其行乎?及还,作诗送之。
先王旧德在民心,著令称忠上意深。堕泪行看会祠下,挂名争欲刻碑阴。凄凉破屋尘凝坐,憔悴云孙雪满簪。未信诸豪容郭解,却从他县施千金。
嘉庆元年春,吴越王孙泳集书。
梁同书题名(1796年)
表忠观残碑原刻,久在郡庠,今既移归观内,而梅溪钱君复集苏帖成文忠送钱道士诗一,勒之石柱。八百年手迹如新,亦一奇事,当为观中添此不朽故实也。嘉庆丙辰梁同书识。
翁方纲和苏轼诗
梅溪新葺表忠观,重立苏碑原石二片,和苏诗韵寄题。
修祠重写道人心,史表论文结缔深。四石旧传无墨本,一庭新构有浓阴。湖山云树来环翠,毡蜡舟车日盍簪。搨寄苏斋成息壤,泐余何啻重兼金。北平翁方纲。
(按:以上未见翁方纲此诗刻拓本)
秦震钧等题名(1795年)
乾隆六十年十二月廿日,两浙江南都转盐运使秦震钧、督理浙江粮储漕务道张映玑、分巡浙江杭嘉湖兵备道秦瀛、钱塘知县蒋重耀,自郡庠移树此碑,以志岁月。
潘奕隽题名(1796年)
嘉庆丙辰,吾友钱武肃王三十世孙泳,以重修表忠观成,请于当事,将学宫苏文忠公碑记移归观中。吴郡潘奕隽欣觏盛事,获观原刻,因题。
阮元等题名(1796年)
嘉庆丙辰二月二日,秦小岘观察瀛、钱上舍泳,同过西湖,晚谒表忠观,观苏文忠碑,各有诗纪事。浙江学使者仪征阮元题。
方维翰等题名(1795年)
大兴方维翰、金匮华瑞歙鲍廷博、仁和赵魏、邵志纯、钱唐朱彭、黄易、陈鸿寿、何元锡、海宁吴骞、陈鳣、海盐张燕昌、山阴陈广宁,以乾隆乙卯冬日,同竭表忠观,并访武肃裔孙泳。时新修落成,仰瞻榱桷,俯视几筳,联袂行吟,试茶坐话。乌程陈焯自新城权学回郡,欣逢雅集,题石志之。
钱楷题名(1796年)
户部员外郎武肃廿九世孙槜李钱楷,以嘉庆元年春,来省坟庙,题名记之。
汪志伊题名(1796年)
藩使者桐城汪志伊来拜观,嘉庆丙辰七月。
关槐题名
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关槐来观。
钱维乔题名
前浙江鄞县知县武肃王廿八世孙晋陵钱维乔来拜祠下,谨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