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101个理由传承笔墨(三)——笔墨特点
37.墨分五色靠水分,焦重浓淡有分称。功夫学养在平时,恰到好处见精神。董其昌评苏东坡:“此《赤壁赋》庶几所谓欲透纸背者,乃全用正锋,是坡公之兰亭也,每波画尽处,隐隐有聚墨痕,如黍米珠,恨非石刻所能传耳”(《画禅室随笔》)。这说明东坡书与用笔有关。用锋正侧,运笔速度与浓淡关系皆有因素影响。画之深浅枯湿浓淡与书相比简单些,近浓远淡,主重次轻。难在一笔之内,墨分几色。就须分次舔墨,水墨分蘸。或先水后墨,或先墨后水。速度与墨量有关系。于笔、于纸皆有影响。
▲ 吴镇题画一首 34cmX68cm
38.水墨相济,笔墨相融。色墨相辅,纸墨相彰。赵孟頫称:“古人作字,多不用浓墨,太浓则失笔意。”此说颇有道理。若要层次,墨分五色。必是淡墨方可。浓墨蘸水,或先水后墨,各有效果,软硬毫又不同其性,水墨比率又与速度相关。用到好处,常出奇效。
39.黑处要透光,密处要透气。知白似有物,守黑有玄机。佛教中色即是空,道教可无中生有。那是一道哲学命题,需要辩证思考。中国书画亦如是。知白守黑,计白当黑,知己知彼。荷叶下无一笔着墨,却看时满满一池春水,非但是水,还是春水,因小荷才露尖尖角。若是枯荷,那必是秋水。这因是中国书画、中国文化,这水墨黑白间处处蕴涵着哲学理念。
40.计白当黑反着瞧,无画须作有画看。密不容针墨无多,疏可走马笔非少。从侧面、反面观察事物,或能更接近真相。从字画的留白处去看布局。或能明白其合理性。计白当黑,换位思考。于书画用墨,是最佳尺度,哲学境界耳。
▲ 弘一法师诗句 34cmX68cm
41.墨重见浑厚,淡雅生逸气。清人王原祁在《西窗漫笔》中说:“笔肥墨浓者谓之浑厚,笔瘦墨淡者谓之高逸。”肥瘦轻重,各有其美。重在适当。过或少,得其反。俗话讲“千钿难买正好之”。然凡学人、画人所追求的,就是“正好之”。有了正好,才谈格调、格局、古气、自然。
42.笔墨格调,重在文雅。高古静穆,不彰不露。内涵稳重,自然天成。方向既明,目标可定;取法勿杂,灵动精巧;轻涩淡雅,或可厚重。唐人张彦远说:“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法书要录》)。何取何舍,渐趋明了。
43.认真临古,灵活取舍。辛勤练功,巧妙玩墨。练就笔墨,既要苦练,又要巧劲,苦练在手臂,是实力。巧劲在头脑,是心志。唐人张怀瓘说:“且一食之美,惟饱其日,倘一观而悟,则润于终身”(《六体书论》)。笔墨之道,先以手为主,后以脑为帅。两者兼之,方得书道。何谓玩墨,放松是也。
▲ 烟云供养 10cmX8.5cm
44.墨由笔生,线因墨像。画法墨法,主在笔法。纸上耕耘,关键在人。清代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说:“然而画法字法,本于笔,成于墨,则墨法尤工,书艺一大关键矣。笔实则墨沉,笔飘则墨浮。”说到底,还是笔,功夫在笔,心力在人。
45.笔墨境界,在乎神骨。清梁巘在《学书论》中说:“学古人书,须得其神骨,魄力、气格、命脉,勿徒其貌似而不深求也。”若无神骨,便无境界。如何达到神骨之境界,就在速度、浓淡、轻重之间。实乃在学、在练、在思、在悟。概言之,在功夫矣。
46.纸墨渗洇,水墨相彰。笔墨之间,寻找自然。用水巧时,层次、气韵,有若自然。用水滥时,墨猪无栏,收拾也难。看看古人怎么说:“用水之法,水散而墨在,迹浮而棱敛,有若自然”(卢携《临池诀》)。这就需要功夫;用墨之实践,懂纸之性能,用水之适度,运笔之速度等等的有机协调。凡事合理,如出于自然。
47.枯湿浓谈,出神入化。古谓血法,惟水惟笔。画画写字,若轻若重。或出层次,惟在用水,方出效果。元代陈绎曾《翰林要诀》在“血法”一则中称:“字生于墨,墨生于水,水者,字之血也。”血脉乃命脉,用水是关键,墨与水,勿调匀。分着蘸,匀速写。书界林散之、画界张大千都是用水高手,或可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