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味的粽子,就是妈妈的味道
棕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后天就是端午节,你的心思还在岗位上么?是不是早就散了,那不如咱们来聊聊端午节吧。
对你来说端午最大的亮点是什么呢?我想大多数人都会说粽子吧,没有粽子的端午是不完整的!
“桃儿红,杏儿黄。粽子香,包五粮。剥个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万年长。”
粽子古称 " 角黍 "、“筒粽”,是我国历史上文化积淀最深的传统食品,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关于起源也有多种传说,不过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深入人心,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主流地位。
粽子从遥远的春秋时期,一直延续至今,形式未发生过大的改变,只是口味一变再变。
常见的粽子有肉粽、蛋黄粽、咸肉碱水粽、蜜枣粽、豆沙粽等等。由于南北饮食差异比较大,一碗豆花都能引发一场大战,所以甜粽派与咸粽派也是“逢节必战”。
其实不管是甜是咸,不一样的味道,都有着一样的情怀。
不仅馅料南北不同,关于用什么粽叶南北方也不一样。
箬叶:南方包粽子用的最多的叶子就是箬竹叶,是植物箬竹的叶子,叶片很大。
苇叶:北方一般用芦苇叶,北方苇叶叶子新鲜,做出的粽子香,但是叶片较窄。
此外还有很多叶子可以做粽叶:
槲叶,也叫桲椤叶,新芽不发旧芽不落,含有香火代代不绝的寓意,因此在民间有的地方更是被广泛作为吉祥物来使用。
芭蕉叶,多是海南某些地方使用的粽叶材料,芭蕉叶包出的粽子,可正可长。
柊叶,竹芋科的柊叶也是重要的粽叶类似物,广东肇庆的裹蒸粽用的就是它。
芦兜叶,有长而结实的叶片,而且据说有特殊的香味,中山芦兜粽就是用这种叶子。
现在粽子品类丰富的很,各种包装华丽,价格昂贵的屡见不鲜,但最美味的还是自家包的那个小粽子。
里面有一味叫“儿时记忆”的东西,记忆里的味道是无法匹敌的,那是经过岁月浸染后的滋味,是对最好岁月和家乡的留恋。
记得小时候,外婆包粽子时候总要在旁边围着,看着她把雪白的糯米装进带着清香的粽叶里,再放上各种馅料,卷起粽叶,用马莲绳扎紧,然后就可以入锅煮了。
等粽子出锅的时间总是很漫长,出锅后也总是迫不及待的要吃到第一个。
小小的粽子,糯糯的,香香的,让家人最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如今我们已长大成人,过往很多的东西都渐渐成了记忆。但家乡每年到端午时节插艾草、包粽子的习俗一直沿续下来。
那淡淡的粽香交织着浓浓的亲情,将一直芬芳在我们与家人相聚的岁月里,拂之不去。
端午节的粽子,舌尖上的故乡,粽子不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是一个民族难以割舍的温馨。
2000多年的传承,是我们中华民族独有的节日文化,承载着丰富的情感。
吃粽子更重要的是一种记忆和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