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看台632 | 林友浩的青松赋
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 蒋述卓 题
青松赋
沿着新修的公路,拐过好几个山包,兜了十几个弯子,小车终于在山沟里停下来了。跳下车子,扑入眼帘的,是满眼的青松,遍布周围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山冈,还延伸到远处高山的山梁。学友说,那大山是吊贡山,属莲花山脉。如绕过重峦叠嶂,左边可到埔仔峒、大安峒、明热峒和鹅埠下北;右边可到朝面山、激石溪和中峒。这些山区所属的海陆丰,是当年 南中国农民运动的策源地,是中国最早的苏维埃政权——海陆丰苏维埃政权的诞生地。这些山区,在一般人心目中的穷乡僻壤,可都是当年农军的后方基地,坚持了近七年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是红色海陆丰革命老区的老区呢。我一边听介绍,一边在心里赞赏着眼前的绿色世界,沐浴在蕴涵着淡淡的沁人心脾的松脂香气息的清新空气中。
啊,这海陆丰人称之为“松柏”的漫山遍野的的青松!在山区,它们是很常见的,是十分普通的,普通得似乎单调,普通得可以让人们熟视无睹,漠视它,不在乎它;然而,它们却是不平凡的!
我们一行还未进山村探访呢,居然先被眼前连接蓝天的满山冈的青松迷醉了。
你看,它们一棵棵挺直了身子,就像当年站在山冈上的赤卫队和农军的哨兵,一任世人青睐白眼,日日夜夜,忠于职守。它们更像淳真的山里人,像老区忠厚老实的农人。它们赤裸裸地来到这个世界,默默地守着脚下尽管是贫瘠的土地,既没有谁来施肥,也没有谁来灌溉,更没有像园圃里那些娇贵的富贵竹、发财树、蝴蝶兰和桃李花那样,天天扮着笑脸讨人喜欢,天天有人呵护; 相反的,它们年年月月经受着风刀霜剑和雷霆雨暴的轮番袭击。尽管生活条件差、生活环境恶劣,然而它们要活下去,就敢于同命运抗争。它们勇敢,它们坚韧,它们不弯腰不倒伏,而是挺直腰杆子活着。骄阳似火、大地如炙的盛夏酷暑固然热不死它,旱不死它;北风冷峭的隆冬严寒也冻不坏它,依然保持其一片青翠、一份纯真。“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它们传承着先辈不畏艰危、吃苦耐劳、坚强不屈的品性倔强地活着,即使在悬崖石缝,只要有一粒种子,它照样开根发芽,凌霜傲雪,昂首挺胸,茁壮成长。其种群之风采,历万劫而依然。
就连它们碧油油的叶针,也紧紧地靠拢成簇,直指蓝天,宁折不弯,就像当年的农运大军和农运大军的武器——尖串和土枪。
是啊,尖串和土枪,它们战胜了多少苦难,才换来今天丽日和风之中乡土的一片安宁祥和,才换来满眼的郁郁苍苍!
松树还不乏善良无私的美德和献身精神:它们扎根乡土、宽容互让、和谐共处,是群体协调的典范;它们的干、枝、叶和脂液,可以做木材、燃料;树脂可提取松香和松节油;针叶可提松针油。松香是肥皂、造纸、橡胶、塑料、电气、医药等工业的重要原料。松节油和松针油都是精油,是用途很广的医药原料……蓝天白云可以见证:它们易寒经暑,餐风宿露,求于人的甚少; 粉身碎骨,蹈火赴汤,给予人的甚多!一位老革命家曾赞扬,这就是松树的风格。
它们实在是不平凡的!
想到这里,我认为园圃里那些菊呀兰呀诚然妩媚可爱,而我们脚下的红土地孕育出来的青松呢,比它们更多了几分美,更多了几分可亲可颂可敬。
蓦然山风吹过,听着一阵一阵的松涛,如同昔日农军冲锋战斗的呐喊;看着一轮一轮的绿波,如同当年迅猛掀起的农潮。我仿佛置身于半个多世纪前海陆丰那个波澜壮阔的场面,心潮澎湃,浮想联翩。同时也让看惯了城里林立的楼房、堵塞的车辆、拥挤的人群,和早已腻烦于现代科技的电光声色中的我们,耳目一新,赞叹不已。兴之所至,且自抚松作歌,纵情高唱,唱一曲充满热泪的青松之歌。
啊,英雄的海陆丰老区人民!当年,在共产党人彭湃的领导下,多少人就为了信仰,为了心中的梦——对美好未来的向往,献出了身家性命,其情其事,可歌可泣。
青松那质朴自信、宽厚善良、刻苦耐劳的美德,坚强的斗志,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私的献身精神不正是当年老区乡亲农友们美的象征吗?不正是我们赖以战胜一切敌人和艰难险阻的民族正能量吗?
90年过去了,历史已进入今天2017年,可英雄的海陆丰老区人民在我们心中的高大形象和献身精神,并未由于岁月洪流的冲刷而淡去; 而当年令人荡气回肠的斗争故事也正被一代代流传下来。这些前人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是珍贵的遗产,更是难得的历史教材。
转自:汕尾日报2017.11.12
善为网:http://www.shanweinews.net/
你可能会读
文学看台631 | 文化之旅116:红宫红场与千年驿道【冉中迅张伟红洪芜】
文学看台630 | 文化之旅115:美女走进侨区深处品尝忧遁茶吃甜杨桃【林小冰童晓燕洪天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