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有生命力的城市文化地标

文化产业动态 2020年10月21日

提到一座城市,人们往往会想到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地标:600岁的紫禁城见证着北京城的过往,拓荒牛雕塑标记着深圳的开拓进取,珠海大剧院“日月贝”讲述着“珠生于贝,贝生于海”的城市记忆,古典园林里生长着苏州的温婉……城市文化地标或深植于历史文化,或投射着时代风貌,以鲜明独特的符号形象,成为一个城市的精神和文化象征,与人们产生紧密的情感连接、文化认同。

文化地标是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的载体,同时又参与着城市文化的塑造。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一座城市的文化是弥漫在城市生活中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独特“味道”,很难用几个词或一句话去概括,只有浸染其中的人才能捕捉到它给予的心灵慰藉;而文化地标是带领人们领略城市文化的一幅导览图。文化地标最集中、最鲜明地体现着城市文化的某一个侧面,通过对文化地标的欣赏和玩味,我们往往能最直接感受到城市文化的魅力。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生活需求的质和量两个方面都在增长。休闲、旅游已经成为很多人日常生活的“刚需”,文化地标则是人们休闲旅游的“打卡”之地。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地标建设状况直接决定了城市文化的建设效果,影响着城市精神的辐射范围和深度,因而也就具有塑造城市之魂的功能和使命。

这些年,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各地城市规划和建设越来越注重文化内涵,打造文化地标的活动也十分兴盛。有的地方致力于激活城市历史文化资源,比如上海修复了不少石库门的老房子,以及“洋气”的近代建筑群,涌现出一批文化地标;有的地方借力于网络传播的威力,推出了一批“网红”地标,在网上成为“爆款”;有的地方未雨绸缪,把打造地标的理念贯彻到城市公共建筑规划建设之中。这些做法都值得全面总结。美国建筑师伊罗沙里宁曾经说过,“让我看看你的城市,就能说出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我们看看文化地标,也能感受到城市的文化之脉和精神之魂。

弘扬正大气象,传递正能量

人们关注文化地标,本质上是表达对美好城市生活的渴望,希望从城市建筑、景观中感受到美的熏陶。所以,那些受到大众认可和喜爱的文化地标,必然符合城市文化建设的主流和趋向,传递积极、健康、阳光的审美趣味。这就要求文化地标具有正大气象。在这方面,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

例如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旅游,对于成都而言,这片繁育“滚滚”的小山林无疑具有文化地标的意义。走进基地,从林区开发到场馆设计,以及各种景观、装饰,都充分发掘了国宝熊猫的文化内涵,宣扬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这些精神元素不但是满满的正能量,而且能唤起人们在熊猫这一物种上寄托的家国情怀,以及理解现代社会发展为何迫切需要环保生态理念。

相反,在前几年“经营城市”的浪潮中,有些地方出现了不少“奇奇怪怪”的建筑,有的还试图将其打造为新的文化地标。最终,不但没有被当地民众接受,而且被冠以各种“外号”,沦为了城市建设的“反面教员”。究其原因,就是过于追求外观的夸张“夺目”,在所谓“先进”“现代”甚至“超前”的设计理念主导下,以丑为美,以“怪”制胜,违背了国人关于什么是美的基本共识,无法承载当代中国发展的美学要求。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都说明,新时代的文化地标建设应充分表征城市正面形象,体现城市生活中最动人的文化篇章。

突出地域特色,增强辨识度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实际上,水土与人之间还有个“中介”,这就是文化。水土孕育了文化,文化滋养了人。中国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国度,每座城市都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密码。解开这些密码,就能获得一次心灵的洗礼。有生命力的文化地标,必然是内在于其所在城市的文脉传承,并与这座城市的当代生活节奏合拍。

尤其是在全球化、网络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世界正在变得扁平,文化的地域差异逐渐缩小。也正因为如此,那些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景观更容易受到青睐,千篇一律、抄袭雷同则会遭到鄙弃。这是因为前者更有辨识度。

值得注意的是,文化地标并非孤零零的存在,只有当它与周围的环境形成共同的意境时,才能展现出作为地标的魅力。这些年城市建设高歌猛进,在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也令城市的面貌变得相似。我们不管走到哪里,似乎都是一片钢筋水泥的丛林。那些曾经触动古人心灵柔软之处的景致,或镌刻着历史足印的古迹,虽然得到保存,但因为丧失了周围环境的衬托而变得无力与冰冷。因此,文化地标建设必须与城市开发大局整体统筹和规划,才能彰显其文化涵育的功能。

融入日常生活,提升影响力

生活是文化的土壤。有生活感的文化更让人觉得舒适、安全和宁静。任何有活力的文化必然是源于生活,又与生活交融在一起。文化地标,也只有落地才能成“标”。而所谓“落地”,简单说就是要融入城市当下的火热生活。

纵观这几年引人注目的文化地标,都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感。

坐落在北京前门地区的“北京坊”,既像商业区,又像文保区,建筑风格中西合璧,既有书店文创,也有办公楼,还有旅店餐馆,人们来到这里可以满足生活需要,同时又得到文化的享受。

上海的“思南公馆”汇聚了花园式洋房建筑,集历史与现实、时尚与人文于一体,给人的文化感受也与“北京坊”相似。

再如成都的文殊院,走进寺庙,感受到的是纯正的佛教文化,在院外的小吃店来一碗甜水面,或坐在竹椅子上喝起盖碗茶,又会被充满烟火气的成都世俗生活所感动。

再如杭州,说起西湖荡舟、雷峰夕照、富春山居图、断桥相会、灵隐寺礼佛,说起宋城千古情、印象西湖、阿里巴巴在线淘宝等,我们就会自然地想起杭州。或灵秀或厚重,或传统或前卫,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变迁和丰富,构筑起杭州丰富的视觉层次和城市文化的光辉。

在这些地方游览体会,深感其对城市精神和文脉的精准洞察和展现。实事求是地讲,这种舒适、快意的感受是人头攒动、喧嚣无比的地方所无法比拟的,而它所寄托的文化格调,也更加高明。而这一切,很大程度上或许都得益于其与生活融为一体的姿态和格调。其实,所谓城市,不过是文明生活滋长和汇聚的地方。文化地标建设也只有从生活中汲取营养,提炼精神内涵,才能捕捉到城市精神的真谛,才能让城市变得更美好。

文化地标塑造城市的“精气神”

文化地标是一个地方的文化名片,在传播城市形象方面有巨大的流量效应。近年来,文化旅游市场持续升温,各类文化地标成为热门参观地、网红打卡地。与此同时,一些地方急功近利打造新文化地标的现象也引起社会关注。

作为一种人文景观,文化地标首先应当与地理环境“不违和”。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浑然天成、融为一体,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无论是中华文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审美意境,还是如今兴起的保护生态、亲近自然的绿色发展理念,都强调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

丽江古城依山傍水、以水为脉,整座古城获评世界文化遗产;国家体育场“鸟巢”充分采用自然采光和通风,勾勒出现代北京的美丽风景。反之,若缺乏对自然的敬畏,滥造钢筋水泥地标,即便再大的“手笔”,也与审美旨趣和群众期待相差甚远。

作为一种符号化呈现,文化地标也应该追求形神兼备。一个建筑之所以能成为一个地方的文化地标,不是凭借炫目奇特的视觉效果和文化元素的简单堆砌,而是流淌着活生生的历史文脉,能唤起人们共同的情感记忆。

走进沈阳的中国工业博物馆,原样保留的铸造厂车间及生产设备,拉近了人们与老工业基地的时空距离;漫步福州修旧如旧的古厝间,曾经的老房子、如今的文创园,古老与现代交融,乡愁与时尚相遇。面对数之不尽的历史文化街区、革命文化纪念地、农业遗产、工业遗产,进行合理适度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成为广受认可的文化地标。

  作为一种公共建筑,文化地标还应当发挥服务公众的功能。地标建筑是有“生命”的,其生命力来自于生活。人们喜欢将博物馆、剧院、书店称为文化地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公共文化设施直接连通着一个地方的文化和生活。

到一座城市先逛博物馆,人们才能加深对这个城市的历史过往和现实文化的认知。以北京的国家大剧院为例,建院以来,为观众带来1万多场演出,开展大量艺术普及教育演出及活动,观众和粉丝遍布全国。正是那些传播文化、服务公众的不懈努力,使得文化地标的形象更加亲切、更加持久。

文化地标承载着不可替代的人文价值。打造新的文化地标,必须丰富其审美内涵,完善其服务功能,让其在与公众的“紧密连接”中收获持久口碑和影响。

信息来源:

1.打造有生命力的文化地标. 人民日报,2020-10-21

2.文化地标:一座城市的灵魂驿站.杭州日报,2015-10-22

3.文化地标何以塑造城市的“精气神”. 胡一峰.成都日报,2019-10-16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