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道·《道德经》智慧故事|获得宁静的力量,回归生命的原点
《道德经》第十六章原文: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译文:尽力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使生活清静坚守不变。万物都一齐蓬勃生长,我从而考察其往复的道理那万物纷纷芸芸,各自返回它的本根。返回到它的本根就叫做清静,清静就叫做复归于生命。复归于生命就叫自然,认识了自然规律就叫做聪明,不认识自然规律的轻妄举止,往往会出乱子和灾凶。认识自然规律的人是无所不包的,无所不包就会坦然公正,公正就能周全,周全才能符合自然的“道”,符合自然的道才能长久,终身不会遭到危险。
老子主张人生的活动应在烦劳中求静逸,他希望人能够在繁忙中静下心来, 在急躁中稳定自己。这一主张也被三国时期具有传奇色彩的政治家、军事家、一代军师诸葛亮所认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是古代辅佐君主的忠臣贤相的代名词,成了后世许多臣子的精神偶像。234年,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中原,后由于操劳过重而病重,最终病逝于五丈原。临终前,54岁的诸葛亮给年仅8岁的儿子诸葛瞻写了一封《诫子书》,告诫儿子修身、养德、立志的做人做事之道。这封家书不长,仅86字,却字字珠玑,惠及后人。许多家庭教育子孙后代、无数人寻找人生意义时,都会借此文一用,尤其那句“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意思是说,一个有文化修养、品格高尚的人,要以静心来养身,以节俭来养德,不追求名利,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志趣,不追求热闹,心境安宁,才能达到远大目标。堪称流传千古的“处世金句”。
《诫子书》突出了一个“静”字,也就是要沉得住气,切勿急功近利。“静”作为道家的一种哲学境界,既是一种心灵状态,又是一种观察宇宙探求大道的法门。只有做到静,不淫慢、不险躁,才能修身养性、淡泊明志,并最终有可能获得宁静的力量,正所老子在本章中所讲的那样:“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只有“致虚极,守静笃”,才能摒除侵扰,才能开启慧眼,才能虚怀若谷,修行身心。“因此诸葛亮才会一再谆谆教育儿子要摒除名位、财富乃至美色的侵扰,回归生命最质朴的原点。
《中华诗文学习》主编、北京海淀区社区教育咨询顾问相京先生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