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软硬兼施,孩子软硬不吃。
来自大象家长群:
各位群友,大家晚上好! 今晚(10月26)晚八点,我们将转播孙欣羊医生抑郁公益科普讲座,内容为:《家长软硬兼施,孩子软硬不吃》 欢迎大家收听!
大家好啊,大家晚上好,我是孙医生啊,很高兴又到了我们两周一次的抑郁症科普啊,公益微课,时间啊,今天是2020年的10月26日。
今天我们仍然继续做啊,青少年抑郁的科普啊。我们来看一下这种情况啊,家长软硬兼施,孩子软硬不吃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况?我们来做一个了解,做一个探索。
这四个方面分别是权威相逼。其中前面两个权威、惩罚这个是硬措施,送礼物和好言相劝是软措施,我们看看啊,这些方法啊,到底有什么问题?
我们先看权威相逼。首先说家长的权威不是都不好,其实在孩子小的时候,特别是四五岁之前,家长的权威是很重要的,为了是让孩子能够学习尊重规则尊重人,那么这个是非常重要,但是到了孩子不同的发展阶段,那么如果家长仍然继续过多使用,或者叫滥用孩子家长的权威,那么不但不奏效,还可能会适得其反。
我们一般认为,对孩子的影响力,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在六岁之前是最高的;一旦到了六岁开始,六到12岁,家长的影响力就不再像老师那么大,老师的影响力逐渐超过家长,那么在12岁以后呢,影响孩子最主要的也不再是老师,而是孩子的朋辈,什么叫朋辈呢?就是他的同学朋友,跟他同年龄段的身边的人交往密切的人。
如果到了青春期,家长还在用权威相逼,那么可想而知,孩子一定是不听的这种方法是不奏效啊,为什么呢,因为当家长过度使用权威的时候,孩子会觉得家长你根本不理解我,你只会对我凶,你只会对我吼,你只会用你作为家长的权威来压我,但是你并不真正的理解我。
这种不被真正的理解容易形成一种积压情绪,负面的情绪累积起来有可能会形成积怨。
那么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家长如果过度使用权威,容易挫败孩子的自尊,自信和自我价值感。
比如说,孩子有一个想法啊,父母的想法跟孩子不一样啊,父母呢,又嗯没办法说服孩子,那父母就会说,听我的啊,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听我的。
甚至可能会有一种威慑,说,如果你不听我的就怎么样啊?这种说辞,其实这样的话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挫败,或者是对他自尊心,自信心的一种挫伤。
因为这种说法用权威的方法啊,不见得是一种有理由可信服的一种方法,所以孩子就会觉得家长不讲理,不够讲理。
如果我们屡次这样做,孩子的自我价值感有可能会受损。
我们之前好像是分享过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建立主要有两个方面,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第一个方面就是连接感安全感的建立,依附感的建立,就是有父母能够跟他建立好的关系,能够有一种依附感,有一种安全感,这是孩子建立自我价值感的根基。
在这个根基之上,那么继续建立自我价值感,就涉及到什么?就涉及到孩子的想法,或者是努力能不能够被看中,并且跟积极的结果建立逻辑关系。
这句话很重要,我再说一遍:孩子的自我价值感的根基建立好了之后,上层建筑的关键在于他的想法和他的努力和积极的结果建立起逻辑关系,也就是说孩子能感觉到我的想法是被看重的,并且是有价值有意义的,甚至我去行动按照这个想法去行动了,获得了积极的效果,那这种逻辑关系能够建立起来,对于孩子自我价值感的建立非常重要。
但是,如果家长使用权威去否定孩子的想法和做法,那么就破坏了这样一个逻辑关系:我想着我做的不对,爸爸说的对,妈妈说的对,我说的不对,我做了也没用,做也做不好………这就容易造成一种自我价值感的低下。
那权威相逼还可能有什么样的不利影响呢?请注意,我这里仍然是再说过度使用权威。
过度使用权威还有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是没有给孩子树立一个能够倾听能够换位思考的榜样。
我们说言传不如身教,如果我们没有在行动上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只是说,孩子不一定能够听,孩子会看我们的行为,如果我们都不能够听孩子,我们却要求孩子听我们,是不是有一点不公平呢?
我们继续看过度使用家长权威还会怎么样?
过度使用家长权威,容易破坏亲子情感联结,甚至破坏孩子的信任感,如果我们家长不能够去听孩子,以一种相对公平,或者叫平等的心态来面对孩子,那么孩子对家长的信任感就有可能打折扣甚至动摇,进而产生某种逆反心理。
如果这样的情况发生在青春期,那就是跟青春期心理叠加,逆反心理更严重啊。
如果家长过度使用权威,还会让孩子增加回避逃避,封闭自己的行为,这种心理就叫做:打不起,我还躲不起吗?我没有办法跟你啊,讲理讲的过,那我就不跟你讲了,我就回避。
好,这些是我们家长过度使用权威的时候啊,不奏效的常见原因,或者说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个负面影响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孩子跟家长产生隔阂,疏远,甚至拒绝交流,这是我们家长都不希望看到的。
那下面我们再分享一下就是惩罚措施不奏效是因为什么?
我们还是说惩罚措施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比如说六岁以前啊,四五岁的时候帮助他学习规则的时候,学习尊重的时候我们是可以使用,但是在青春期的时候再使用效果往往非常不理想。
我们对惩罚措施会分为阳性惩罚和阴性惩罚两大类。
阳性惩罚主要是指主动施加的惩罚,那阴性惩罚是指被动消除的一些待遇。
比如说本来有这个Ipad时间,本来有这个看手机的时间,本来有外出的时间,但是,因为做出的事我就取消了,你外出的时间取消了,你这个月的零用钱取消了,你晚上玩手机的时间………这些都叫做阴性惩罚。
阳性惩罚包括什么?比如说体罚啊,比如说嗯,主动施加的任何其他形式的惩罚都叫做阳性惩罚。
所以我们认为,如果在青春期使用惩罚措施使用不当会怎么样呢?会让孩子感觉不到情感和爱的底色。
因为青春期的孩子更加的敏感,他所关注的不一定是我们惩罚他的那个目的是让他看到自己做错了事情,而是他会关注家长的态度,尤其是在家长怒气之下来惩罚孩子的时候,甚至说来打孩子的时候,青春期的孩子往往感受到的是家长在泄自己的愤怒,泄愤,感受不到父母的爱,感受不到积极的情感,都是负面和消极的。
那这样一种惩罚就很难起到我们希望的效果,他下一次可能还会做这件事,所以我觉得可能青春期的孩子在用阳性惩罚的措施就很可能是不合适的,阴性惩罚的措施都需要谨慎而为之。惩罚措施很难让孩子关注到这件事情是关乎自己的,常常觉得是在为父母做,不利于孩子建立为自己负责的意识。
而且惩罚措施带来的负面情绪如果没有有效的疏导,有可能会形成积怨。孩子可能会暗暗的下一个决心说:等有一天你打不过我了,我看你怎么办啊,甚至青春期的男孩子就开始跟父亲对打了,这样的情况时有发生。
如果是体罚,那就更有可能让冲突升级,甚至孩子可能会离家出走,再加上有一些抑郁症的孩子本身就有这种激越症状啊,激越的症状是什么呢?就是情绪激动烦躁甚至暴躁,摔东西啊,打架啊,所以青春期的抑郁的孩子有激越的症状的时候,常常被误诊为双相情感障碍,因为发脾气摔东西,我们常常会认为是躁狂症状。
但是有一类孩子,他不一定是躁狂,他就是有这种激越的情绪和行为,我们仍然不能认为他是双向情感障碍,但是我们可以认为它是破坏性心境障碍。这是DSM里新出的一个类型,是抑郁症的一种亚型表现。
那么阴性惩罚都有可能把孩子推向破罐破摔的极端,所以对青春期的孩子,我们要去惩罚的时候一定要谨慎,甚至我会说主要是引导和陪伴,惩罚是迫不得已在一些原则性问题上,可能我们会还是会涉及到惩罚,而且是阴性惩罚,不要阳性惩罚。
那么硬的说完了,我们说下软的。
比如说,有一些家长可能用送礼物的形式来让孩子就范,来让孩子答应做一些事情。比如说去上学,好好做作业啊,好好练琴啊。
你说:好好练琴,我今天晚上给你100块哦,那你完成作业啊达到多少分或者在钢琴比赛上获获多获什么奖?那我会用什么样的方礼送什么样的礼物给你啊?
我仍然说礼物本身并不坏,那我也常常给我的两个孩子买礼物,买糖吃,买零食,买冰淇淋都会有,但是我们需要关注和觉察的是什么,当我们常常用送礼物这种方式来对待孩子的时候,可能会带给他的影响是什么?
这里我会有几点提醒。
第一点就是可能会强化外在动机,破坏内在动机。
什么叫外在动机,什么叫内在动机?我们认为从外界而来的,从别人儿来的都叫外在的,不是自己想做这件事情,只有自己想做这件事情的那个动力才是内在动力,包括外在的奖赏奖励,我们也认为是外在动机,那么当礼物和行为多次发生连接,形成条件反射的时候,我们就会强化外在动机而弱化内在动机。
这有什么不好呢?外在动机内在动机不都是动机吗?只要让他做事情就好了,很多家长可能会这样认为,但是外在动机我们认为是不稳定的内在动机,我们认为是相对稳定的。
什么叫不稳定呢?外在的这个礼物如果让他可以弹琴,是每一次都可以吗?我这次喜欢巧克力,我吃了之后我弹琴,我弹琴之后我吃巧克力觉得挺好挺甜,下一次还会奏效吗?我可能会要其他的东西,因为巧克力这一件事会渐渐失去它的吸引力和诱惑力。
我可能会寻求其他的奖励,直到第二件礼物也失去影响力和诱惑力,我就选第三件,所以外在的这种奖励是有这种不稳定性的,甚至有可能所有的这些物化的东西已经不能够吸引我,我没有办法再动起来了。
好,我们再看一下,如果过多的送礼物还会怎么样,会影响孩子去体会和判断事情本身的价值,就像我们说练钢琴这件事儿,如果我们每次都送礼物,她所她的意识就会把练钢琴这件事情和礼物这件事情等价化,但其实练钢琴远比巧克力要重要的多,对吗?所以他尽量会忽略练钢琴本身的重要价值和意义,而过多地关注礼物这件事。
还有可能怎么样就是不良的反馈模式,让孩子做事情的时候一定要物质回报,否则就失去动力。你不给我巧克力我就不练钢琴,你一定要给我巧克力你一定要给我这个礼物那个礼物我才去做啊,慢慢的就失去了动力。
还有可能让孩子的思维雾化影响孩子权衡价值的方式,包括对感情的衡量,对父母关系的衡量。如果爸爸妈妈不给我买这个礼物,那如果礼物渐渐失去吸引力,不断的增加礼物的价位和品质,直到父母无法承受,不再去答应他给这样的礼物,孩子就有可能会有反弹情绪。
好,这是送礼物,我们再说好言相劝为何不奏效,其实如果在青春期之前,父母能够和孩子建立比较融洽的关系,那么到了青春期也好,还是得了抑郁症也好,应该不至于一点都没有办法沟通。
所以如果是得了抑郁症之后,没有任何的沟通,很有可能再得抑郁症,之前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已经不是特别的融洽了,到了得抑郁症,孩子就更不想跟孩子啊,孩子就更不想跟家长讲话。
但是他有可能跟谁讲话?跟他的朋友讲话有可能是现实中的,有可能是网上的虚拟的朋友,甚至是不认识的人,因为觉得跟不认识的人讲没关系,因为他对自己的隐私会有一定的看重,如果熟人知道了会有点不方便。
所以这些原因都是我们家长好言相劝等到他得抑郁症以后好言相劝也不奏效的原因。
还有,就是孩子青春期的自我意识增强,不愿意寻求帮助,即便我得了抑郁症,我也觉得我自己可以解决,我不需要别人的帮助。
还有一些情况就是之前家长做过一些伤害孩子的事情啊,比如说抛弃他,比如说无理的遮挡,比如说父母出现感情分裂,离婚对孩子的一些伤害还是会耿耿于怀,这也是孩子不理家长的一个原因,后面再好再怎么好言相劝,孩子都没有太多的回应。
好,感谢大家,我们前面这半部分就是主题分享的部分,大概分享了抑郁症的孩子不回应父母软硬兼施,孩子都不回应的一个原因。
接下来,我们有问答的时间,一共有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23岁的女性初中毕业,父母小学四年级离婚,有半年工作经历。15岁开始有信仰,之前经常想死,无业三年多抑郁,三年多,之前教会咨询师诊断为中度抑郁,没去过医院,没钱会觉得自己没有价值,入睡一般都很晚,不愿意跟外人交往,不敢去找工作,也没学习动力,请问如何提供有效帮助?
最后一个问题叫如何提供有效帮助是一个关键,听上去这个情况很复杂。没有价值感啊,入睡很晚很可能是入睡困难啊,有可能是不想睡啊,社交几乎不跟人交往,没有不敢去找工作,没有学习动力,听上去很复杂,抑郁了三年多没有工作,从小父母的离婚对他嗯,可能是有影响的。
所以这种情况如果啊,已经诊断抑郁中度啊,当然了,这个咨询师是没有诊断的资质的诊断是一定要精神科医生来做的,咨询师是没有诊断资质的啊,我们咨询师可以大概判断他的抑郁啊,那么下诊断的工作还是要由医生来做,所以最好就是去医院能够做一个评估,做一个诊断,甚至有可能考虑服药。
因为如果不服药,做心理咨询的费用是比较高的,这里面也说到经济状况不好,因为没有工作,所以快速有效地帮助你的方法,很可能是找到适合你的抗抑郁药物,一般来说,有效的抗抑郁药物可以在两到四周之内明显改善你的症状啊,包括睡眠的问题包括动力的问题,情绪的问题………这些都可以通过药物改善,但是药物不能够改善的是什么呢?我们的社交技能我们的工作啊,我们的认知方面的一些想法,药物不一定能够有效改善。
但是,药物能够改善的一部分,或许可以让你有动力去找工作,那如果幸运的话,也如果能找到工作的话,有一些收入再考虑去做心理治疗,这可能是我现在能给到你的一个思路了。
好的,第二个问题,17岁女孩儿14岁转学去外地啊,三个月后查出重度抑郁和焦虑,短暂服药一个月停药一年后开始服药,百忧解每天一粒情绪好转,服药七个月是去美国读高中,但到美国两个月后就停药了,在美国一年多时间觉得很难融入同学当中,98%是白人,与住家相处很好,这样的情况需要服药吗?
首先说我们对药物的判断是非常谨慎,我们常常很难通过简单的文字描述对药物有一个准确的判断,因为药物涉及到的是针对性的症状,那症状是很难通过文字描述来判断强弱和属性的。
比如说这里说的重度抑郁,那么重度抑郁抑郁的症状有很多种,那么它的重度主要体现在哪些症状上?我们对重度抑郁的判断往往是根据抑郁的症状的数目以及对功能的影响程度来判断,如果他有比较多的抑郁症状,我们就认为他是重度,但是具体是哪一些对他的功能影响到什么程度,这个我们就不好说。
这里面说到的时断时续的服药,最后说到情绪好转,最后又说道,唯一的困难好像是很难融入同学当中,那这个很难融入,不一定是抑郁的症状,这里也特别的标注说就98%是白人,在这样一个异国文化当中,那是不是有语言的障碍?那么是不是有这个文化的障碍啊?是不是有社交的障碍?其实这一些不一定是抑郁症状啊,有一些抑郁症,他确实是在社交上困难,但是社交上困难不一定都是抑郁症状。
所以我觉得这部分可能需要有一个进一步的评估,才能够判断是不是抑郁症复发,需不需要药物治疗。
好,第三个问题。11岁的女孩儿,小学六年级,母亲曾患抑郁症,他看过妈妈发作抑郁症视为神经病,从谈吐中感觉孩子心里有些不对劲,我问她见过上帝最想问的一句话是什么,回答:我能活多久?问她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她说,脑子里经常会想这些跳楼是什么感觉,脑子爆了是什么样子?手背扎出血是什么感觉?问她有没有想去做,回答说,有想跳楼下去过,仔细想想,还有好多好吃的没吃过,不能这样做…………想问一下孙医生,这样情况,看医生是否是不是还是正常的孩子的反应?
这里面有一个关键点,就是妈妈曾经患过抑郁症,这是一个家族史,也就是说很有可能有遗传因素在影响这个小女孩儿,但并不一定说小女孩儿一定会患抑郁症,只不过说她比其他人更容易患抑郁症,这是我们说遗传因素影响的意义和概念。
第二个就是11岁,这个年纪又是一个关键点,那么目前他说的这些想法,我们如果没有影想,他正常的学习生活,只是一些想法,也没有去付诸行动,我们可以不认为它是一种症状。
我们可以认为它只是一个11岁青春期女孩子,11岁已经进入青春期了,大家不要认为说还没有12岁才进入不是的,现在11岁的女孩子就应该认为她已经进入青春期了,甚至她开始有一些身体的发育心理的变化,甚至有些十岁的孩子就已经进入青春期了,那在这个过程当中,她的激素水平会有一个大的变化,激素水平这个大的变化,大脑就会发生大的变化,大脑发生变化,她的思维就会被发生变化。
大脑皮层的兴奋会让他有很多想法,这些跳楼啊,脑子爆啊,手扎出血啊,听上去挺吓人,但如果这只是一闪而过的想法,我们并不能把它当作是一种抑郁症状。
除非这些想法已经开始有落到行动的倾向,或者说已经影响他的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我们才要认真查看是不是算是抑郁症的症状。所以这里面就涉及到他有一个正常功能的评估,上学啊,他跟人交流啊,社交啊,兴趣爱好啊,睡觉啊吃饭。
好,今天就只有这三个问题,非常感谢大家的收听,我们两周一次的啊,抑郁症公益微课,时间我们就结束了,两周以后我们再见,大家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