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王秋英丨散文/作家与猫
作家新干线
作者简介
王秋英:山西太原人,中专学校语文高级讲师(退休),山西省作协会员、山西省女作协会员、山西省散文学会会员、省市诗词学会会员、山西杏花诗社、并州九九文学社、太原桃园诗社社员,太原晚报夕阳红记者、《并州老龄》通讯员,《老友导报》读书指导员。在山西省部分主流杂志和省市主要报纸发表各类文学作品30余万字。小说《一卷红地毯》2007年获《中国作家》征文大赛优秀奖、剧本《揠苗助长》被评为山西省委宣传部好剧本征集入围奖、电视剧本《寒风中的六号楼》被黄河卫星电视台2008年元月拍摄并多次播出。2012年出版《灯下漫笔》、《课余偶作》两册文学自选集,小计45万字。2016年在微刊公众号《太原道》发表散文二十余篇,引起较大反响。
王秋英
我有个感觉,在中国的作家中,喜欢养猫者居多。
老舍有篇《猫》,出现在小学五年级教材,从三个方面表现猫的性格:讲它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讲它高兴时和不高兴时截然不同的表现;讲它“什么都怕”,但又那么“勇猛”。 老舍担心爱猫的安全,每晚必等它九点多钟回来之后,才锁大门。
2009年,我去北京参观现代文学馆时,在冰心纪念馆中看到一件“寻猫启事”的展品。是因为每天陪伴伏案写作的爱猫走失了,寝食难安的冰心亲自用毛笔写了一大摞寻猫启事,发动全家在周边张贴并寻找。猫没找见,她写的启事被人们揭下来当墨宝收藏了,冰心就不断地写,直到猫咪自己回来。
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喜欢猫是出了名的。1978年,季老养的第一只猫叫虎子,1981年又要了一只雪白的波斯猫。闲暇时,他将猫扛在肩膀上;出门散步时,两只猫跑前跑后,已成为北大校园曾经的一景。
夏衍、沈从文和王蒙都很喜欢猫,听说沈从文还替家猫打过架,郑振铎也写过猫,而且是三只猫。当代作家马瑞芬在长篇小说《蓝眼睛黑眼睛》中,对猫更有深情描写……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此时,我不禁想起自己家的猫——它叫“咪咪”,没有特别的名字。
大约是在2005年春天,我娘家小院的年轻人刚刚带回了这只一团雪白的小猫,猫咪很勇敢很敏捷。三四个月就能扑倒比它身量大的老鼠。后因我们两家人都很喜爱它,便渐渐挑食了,火腿肠看也不看,更不要说肉拌饭了。但咪咪始终知道自己的职责,总是静静地卧在家门口,眼睛注视着放置了许多杂物的煤池子。稍有动静,它会像猛虎般扑将出去,然后就听到了“吱吱”的挣扎声。须臾之间,它叼着战利品悠然而归。
咪咪是个称职的母亲。2011年末,它又生了一黑一灰两只狸猫,至此,它已经有过20个孩子了。在月子里,它不停地给小猫仔洗脸擦身。当给它们开饭或喂好东西时,咪咪总是先退到一边,看着儿女吃完去玩耍了,它才走近食盆。一次,灰灰溜进卫生间后,门被关上了。小家伙急得直叫。声音太微弱,我们没听见,但大猫听见了,便“喵呜喵呜”地使劲叫。老公闻声过来,赶紧打开门,小猫跑了出来。当母亲的咪咪跑过去又是喵喵,又是在它的脑袋身上舔拭安抚。老公笑着说,再过几个月,一只白猫在前面雄赳赳地走着,后面两只狸猫一左一右当护卫,多威风!
咪咪很有教养。没事喜欢到我的书架里溜达溜达,要么就卧到电脑桌上看我打字。一天难得叫几声,听听对面楼上的猫们常常展开对唱或合唱,感觉咪咪与它们不是一类动物。每当我从梦中醒来,它总是蹲在床边的椅子上,睁着两只大眼睛无声地着我。如果哪天起床晚了,它才在我耳边喵几声,因为肚子饿了。
咪咪很坚强。以爱护猫咪的身体为出发点,也为了不给社会添麻烦,2012年春节过后,我带着生育过七窝猫仔的咪咪去宠物医院做绝育手术。医生得把四蹄捆到钢架上,让肚皮朝上;输液又得趴着,包扎伤口回家后,连上炕都得往下掉几回,受了多少罪,但它却一声不吭。
咪咪很有灵性。它能辨别家人的脚步声。先生与我刚到二层,就听见楼上传来喵喵的叫声。那时,我经常送咪咪下楼出单元门,它要呼吸外面的新鲜空气,跟猫们到一起玩玩。当我召唤它时,就听见石棉瓦通通地响,咪咪已经出现在对面房顶了。我们搬至高层公寓后,经培训后的咪咪,白天依然可以到大院去玩耍。晚上,只要帮它打开门,自己从楼梯上,就可以找到我们的家门。
咪咪很令人怜爱。我们站着的时候,它总是围着我们绕圈圈,要么就用头蹭裤腿。我们坐下时,她就跳上来,卧在膝盖上,还用舌舔主人的手指。前几年的一天,我早上去参加太原国际马拉松比赛了。平时从不看电视的它,居然卧在离电视机距离最短的床尾处,目不转睛地看电视里的马拉松活动,卧困了又站着看。把正收看电视的我先生感动了,管它叫“义猫”。
我常想,作家为什么多喜欢猫呢?或许猫有高贵典雅的流线型身材,走起路来体态轻盈、婀娜多姿;猫有一双美丽的眼睛,神秘而富有变化;猫的叫声很婉转,性格文静又温柔。更主要的缘由,猫咪是很通人性的。还有更重要的——作家都有一颗柔软的心,他们是爱护小动物的形象大使!
(责任编辑:杨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