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夷卦·做下乌龟又何妨

明夷卦总括

《彖》日:明入地中,明夷。

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利艰贞”,晦其明也。

内难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

《象》日: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

明夷卦不管从字面上还是卦形上都非常好理解,夷是伤害,明夷就是是光明暂时收到伤害消失。

明夷卦的上卦为坤为地,下卦为离为火,代表的象也是太阳在地平线以下而暂时黑暗的现象。

《彖》中举了两个例子来解释明夷卦,即文王和箕子的故事。

文王就是姬昌,即周武王的父亲西伯侯,我们现在讲的《周易》就是他整理的。

在《封神演义》中,西伯侯为了逃命,明知道纣王给他吃的肉饼是自己长子的肉,也硬把它吃下去了。

在回去的路上觉得一阵恶心,突出了三只白兔,寓意为兔儿(吐儿)

还有一位便是箕子,他是纣王的叔叔,和比干,微子,号称殷末三仁,为了躲避纣王的杀害,披发装疯。

在商朝覆灭后,向周武王传授了夏禹留下来的《洪范九畴》,但不愿意做新朝的臣仆,迁移朝鲜,做了朝鲜的国君。

后来也称武王问道箕子的典故为“箕子明夷”。

在“蒙大难”的时候,文王用这种方式内藏文王的明德。   “内难”的时候,箕子用这种方式来保存自己的才智,留下了《洪范九畴》。

其实明夷卦根本不需要笔者来归纳,它的核心就是:内明而外柔,内难而正志。

它的方式方法就是“晦明”,像太阳落山一样暂时隐藏自己的光明。

晋卦是有道德地前进,明夷卦就是有方式方法地后退。

在黑暗之中,想要莅临众上,就要学会用晦的方式走向光明。

(仔细看5秒,明夷卦刚好和晋卦相反,上卦为坤为地,下卦为离为明)

爻辞

初九。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

象曰:君子于行,义不食也。

初九为第一爻,为能力最低的一爻,当昏暗来临,遭蒙大难的时候,想要飞走,就先要退一步作垂翼的样子;

君子想要逃离,就必须放弃享受美食佳肴的机会。

机遇的“机”字,是一个木一个几,即代表树上准备飞的鸟儿。

《伤寒论》里有一个条文是“项背强几几,葛根汤主之”

意思是说人体受邪之后,脖子、背牵强而不舒服僵硬的样子,就像是鸟儿在起飞之前作的垂翼状。

所以“机”会,是早早地就蕴藏在“几”里面的,只是“初九,潜龙勿用”罢了。

机会在出现的时候才抓住就已经晚了,能抓住机会的人都是提前做好了充足准备的。

君子追逐梦想,理当如此,没有听说过先吃果实而后去做准备的成功者。


六二。明夷,夷于左股,用拯马壮,吉。

象曰:六二之吉,顺以则也。

《道德经》说: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吉事尚左,凶事尚右。

正常人都以右为主力,所以伤了左股,没有影响到右股,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在黑暗中受困、受挫、受伤是难免的事,只要有斗争就会有伤亡。

但如果能正确地借助雄壮的马儿来拯救自己,就算吉。

正如在黑暗之中能够正确的使用“晦明”这种以退为进的方法就能避免伤害到“右股”。

只要主力还在,就还有反攻的机会,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九三。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贞。

象曰:南狩之志,乃大得也。

蹇卦中说“蹇,利西南,不利东北”南对于古人来讲,象征着平安,柔和,温暖。

在正义之战中,如果自己还不强大,就不要冒险冲动,不然不但不能完成自己的志向,还会给自己和别人带来杀身之祸。

在许田狩猎中,面对曹操对天子的侮辱,关公在准备除掉曹操时,却被刘备制止了。

原因就是这时候刘备还不够强大,没有自己的兵马,虽然关公是万人敌,但是曹操是有备而来,周围全是准备好的猛将,目的就是要试一试周围的人是拥天子还是戴曹操。

如果贸然出击,寡不敌众,不但不能杀掉曹操,反而会导致刘氏集团的覆灭,更可能危及天子,实属不智。

这就是一个现实,在你自己还不够强大,还没有登顶的时候,面对山上人的言论,即便知道他是胡扯,也只能听之任之,因为终是你在山下,他在山上,位置不同,不可轻言。


六四。入于左腹,获明夷之心,出于门庭。

象曰:入于左腹,获心意也。

六四的位置其实就是左腹,什么腹呢?有个成语叫心腹大患,能够成为君王的心腹,说明地位不低。

但只是左腹,而不是右腹,说明空有其名,而无实权。

所以还是要等待时机,韬光养晦,不要大摇大摆,这时候的权利与地位仅限于在自己的门口溜达溜达,尤其忌讳招摇过市。

江在文革中是文革小组的成员,但并没有担任其它要职,却一心想要掌握实权。

结果是“扫帚不到,灰尘不会自己跑掉”。黑暗里,妖魔鬼怪全都自己主动跳了出来,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性命。


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贞。

象曰:箕子之贞,明不可息也

用箕子来代表六五是再恰当不过了,因为“明不可息也”。

箕子不仅活了下来,而且他脑中的学识也传了下来,心中的明德也得以生生不息,《洪范九畴》才得以传世。

箕子在面对纣王当道时的黑暗时期,有三明:

  • 一是面对纣王的荒淫无道,箕子选择了装疯卖傻,保存实力。

  • 二是虽然箕子是纣王的叔叔,但并没有助纣为虐,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明德。

  • 三是在周朝建立后,没有不管不顾,虽然不愿做新臣,但也弘经传道,发挥了余热。

这又使我想起了谭嗣同公,之前也在文章《有心杀贼 无力回天 谭嗣同》专门阐述过对公一些拙见。

虽然谭公一直在强调他捐躯的意义,但是随着一声仰天长啸,他的构想虽然达到,但以谭公的能力,只要还能苟活,比于死谏所能达到的效果又何止高出十倍?

只是一念死可戒世,一念生落得未知罢了,面对未知的恐惧,多数人宁愿选择选择真知灼见。


上六:不明,晦;初登于天,后入于地。

象曰“初登于天”,照四国也;“后入于地”失则也

上六这句话是给君王给领导者的。《道德经》讲: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最好的统治方式、领导方式,就是人民并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是人民称赞他;再次的,是畏惧他;更次的,是对其表示轻蔑。

领导的艺术,就像是君王登基,新官上任,在一个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的仪式中,让下属、百姓知道他上任这件事,即“初登于天”,照四国”。

然后就让百姓们该干嘛干嘛,下属们各司其职,好像没有领导者一样。

古代君王帽子上前面会有一些像门帘子一样的珠子,这个东西叫做“旈”,这种的帽子叫做“冕旒”。

为什么要在帽子上放旈呢?

就是为了保持君王的神秘感、威仪感。只有让属下捉摸不透自己的心思才能去领导属下,不然事事都被属下洞察出来,就容易被牵着鼻子走。

正所谓天威难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