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女子因一部位奇特,展览4年后被卖到动物园,死后“作”标本

“强者为尊”这个词语在任何时期,任何地方都适用,落后的国家只能遭受无尽的羞辱和说不出的委屈,百姓也会丧失基本人权,活在社会的最底层。

18世纪的非洲,伴随着欧洲人的强势入侵,当地百姓开始了黑暗的被统治时期,无数黑人成为了侵略者的奴隶,甚至被肆意贩卖,成为最下等的人类。

在欧洲白人的心目中,这些来自非洲的黑人长相奇特,血统不纯,生来就应该服侍白人主子。就如这位来自非洲科因桑族的年轻女子,她因一部位长得特殊,被2男子当成动物展览,去世后仍不得安宁

身材特殊的少女

1789年,巴特曼出生于非洲的科因桑部落,这个擅长狩猎、以猎物为生的部落原也过着自给自足的幸福原始生活,但随着欧洲的扩张,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却给整个非洲带来了无尽的黑暗。

平静的生活被打破,毫无实力的土著人很快就成为了阶下囚,被迫背井离乡去服侍欧洲主人

在巴尔曼出生的那一年,非洲已经变得混乱不堪,族人们为了谋生,只能被卖到欧洲人的农场里工作

年幼的巴尔曼便被农场主买走,成为一名奴隶,没日没夜地在荷兰奴隶主彼得的农场里工作。作为没有尊严的奴隶,巴特曼整日辛苦工作,却只能维持温饱,根本没有多余的收入,偶尔还会因做错事而遭受惩罚。

作为科因桑族的族人,巴特曼继承了科因桑族的基因,渐渐成长为一名臀部肥大的女子。科因桑族人似乎有一个特殊的基因,族人们都拥有着与身材不符的大臀部,在欧洲人的眼中,拥有这种臀部的人进一步印证了非洲的落后。

不幸的是,出生于统治时期的巴特曼也继承了大臀部的基因,并且她的臀部比其他族人更特殊,她也因此受到了很多不公正的对待。

心怀不轨的农场主兄弟

巴特曼在彼得的农场里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她以为自己的后半生就要在这个农场里度过,但当彼得的兄弟亨利克回来后,巴特曼既定的人生轨迹开始发生改变,此时的她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满怀希望的生活竟如此黑暗。

亨利克来到农场的时候,还带了英国军医邓洛普一起来参观,在参观农场的过程中,亨利克和邓洛普发现了拥有着硕大臀部的巴特曼,他们对巴特曼的基因和身体构造充满了好奇

当时的欧洲人征服了非洲,为了凸显自己的种族优势,他们自创了“非洲人种落后论”,这种毫无根据的论断在欧洲十分流行,亨利克和邓洛普也因此认为巴特曼的臀部就是非洲人种落后的证据。

在邓洛普军医的怂恿下,亨利克给巴特曼编织了一个美好的梦境。他们告诉巴特曼,只要她愿意跟随两人到英国,便给她数不尽的钱财和自由。妄想过上幸福生活的巴特曼被两人的花言巧语所欺骗,满怀期待地跟着他们来到了英国。

但巴特曼却没有意识到,当她兴致勃勃地憧憬着未来生活的时候,农场主两兄弟和军医笑得多么讽刺和心怀不轨。

在农场主两兄弟和军医的眼中,巴特曼只是一个毫无尊严的奴隶,是他们在欧洲赚钱的工具。在没有将巴特曼的价值榨干之前,他们又怎么会轻易放过这个引人注目的“摇钱树”呢?

沦为“动物”供人参观

被带到英国后,一路上一直和蔼可亲的亨利克和邓洛普立刻翻脸不认人,他们将巴特曼关在一个笼子里,扒光她的衣服,强迫她在笼子里做各种动作,以满足英国参观者的好奇心。两个人直接将关着巴特曼的笼子放在皮卡迪利广场的高台上,让人们更方便地参观。

就这样,被欺骗的巴特曼不仅没能获得自由和金钱,反而遭受了极大的屈辱。当时的欧洲社会对非洲人的样貌感到十分好奇,他们认为非洲人崇尚的美是很奇怪的,他们也比白种人更像猿类。此时有关物种进化论的观点已经成熟,人们也知道自己和猿类的相似性。

被关在笼子里的巴特曼被当成新奇的动物,每天都要接受不同人好奇的眼神,有人给钱时,巴特曼就要根据要求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来取悦客人。

由于笼子存在很多缝隙,有些观赏者会将手伸进笼子内摸一摸巴特曼,对此,巴特曼只能忍气吞声,接受所有人的侮辱,一旦反抗就会遭到主人的毒打和更严厉的惩罚。

被当众展览了4年后,英国百姓们终于厌烦了这个赤身裸体的大臀女人,来观赏的人也越来越少。农场主和军医便把她带到了法国,想要吸引法国人的目光。没过多久,两人便意识到巴特曼已经不能为他们带来财富时,便把她卖给了一家动物园

她真正地成为了一名动物,被关在动物园的铁笼子里。驯兽师带着她到处表演,饱受巨大精神压力的巴特曼在无尽的悲哀中死去,年仅25岁。

死后仍被人观赏

一直以来,欧洲的医学家们都对巴特曼强烈的身体特征感到好奇,他们在巴特曼生前曾进行观察和研究,但终究也没有什么重要的发现。

而就在巴特曼死后的几个小时里,她被送往法国人的解剖桌上,致力于科学研究的居维叶把她的尸体进行了解剖。

这位解剖学家将巴特曼的身体部件分开收藏,对她的骨骼进行了重组,还将她打造成了石膏模型。从模型上来看,巴特曼依旧不着寸缕,被当成展览品放在法国人类博物馆里。可怜的巴特曼在死后也没能摆脱欧洲人的屈辱,被一代又一代的人当作展览品来观赏。

终于,在100多年后,人们终于对巴特曼的遭遇感到了不公,他们开始表达自己的不满,给政府施加压力。迫于公众的压力,法国政府才下令撤走巴特曼的石膏模型。

随着非洲的崛起,当地政府有了一定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他们要求法国归还巴特曼的遗骸,希望这位漂泊在外的女子能够魂归故里,与亲人们葬在一起。

但最初,法国政府并不同意归还巴特曼的遗骸,但请愿的人越来越多,欧洲政府只能答应南非政府的请求。

在2002年8月8日,被展览了近200年的巴特曼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在南非“妇女节”这天,当地百姓为她举行了隆重庄严的葬礼,她终于能披上传统的南非毛皮披风,在国人的悼念中荣誉安葬。

有人曾说,巴特曼的一生悲惨无比,充满了耻辱和讥讽,她死前极尽孤独,死后也葬于孤独

对于南非人民和巴特曼的后代来说,巴特曼的回归代表着非洲地位的上升,代表着人们对奴隶制度和种族主义的不认同。巴特曼无疑是不幸的,她出生在了殖民时期,出生在了种族不平等时期,出生在了最为黑暗的时期,年轻的生命就此陨落,她心中的痛苦也无人诉说。

时至今日,非洲人民的地位仍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在号称包容性强的欧洲,非洲人仍旧面临着生命的威胁,他们仍要时刻注意来自暗处的危险。

对于非洲百姓来说,他们也想获得应有的尊重,但这一天什么时候才能到来呢?世界是包容的,人心也应包容万物,只有和平共处,才能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