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不熟的他乡,回不去的故乡!
点击老家豫南关注我哟
☀ 本公众号侧重关注城市化浪潮中,乡村的变迁、百态,城市的乡情、乡愁。专注原创,欢迎投稿、交流,微信:37096414 QQ:652371646
未经授权 原创文章 谢绝转载
节后返回工作的城市已3周,逐渐从一种忙碌、疲累回归常态。闲暇时光,回想在家过年的半个月,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让人越来越有种感受,那就是:故乡早也不是当年的故乡,变得越来越让人不适应,甚至连年迈的父母也感慨:今年要不再不回去过年了,太累!
为什么会这样?
中西部开发喊了这么多年,大部分县城,除了房地产发展了,经济没有多少实质性改观。县城新区建的越来越漂亮,拿出手的企业几乎没有。
笔者家乡就是典型。此次返乡,和一个在税务系统的朋友聊天,告知目前全县仅几亿的财政收入中,第一大头就是卖地,其次就是电力、银行、烟草等垄断部门贡献的税收。这点财政收入,还不够全县公务员、教师的工资。所以,老家能提供的就业机会,寥寥无几!
相反,在电商的冲击下,原本回家开店的就业机会也变得风险更大,在笔者老家县城,比较繁华的沿河商业街,挂出转让招牌的店面比比皆是。这种冲击甚至开始渗透到乡镇,很多乡镇集市都有了快递代理点,快递覆盖更加广泛。
本人一个亲戚在一个集市店里代理了几家快递,几乎每天都有10几到20几份快递派送,这还只是他一家,大部分都是在外子女亲属网购给家乡亲人的,最常见的是奶粉、婴幼儿用品、衣服、床上用品等。
这些对集市上相关店面生意影响已显现,乡镇店铺商品价格在网购面前更没有优势。笔者老家街上一个卖服装的熟人,就因生意不好,年前处理掉所有存货,关了开了8年的服装店,举家去天津做生意。所以,农村人口外流,比以前更多了!
现在回到老家,最直观的感受是,垃圾,垃圾!到处是垃圾,从县城到乡镇,从乡镇到自然村,甚至大山里的村落,无一幸免。现在生活好了,过年期间垃圾更多!这些乡村垃圾基本都是倾倒的附近的河道、水塘等地方,露天堆积,没有任何处理。
家乡地处南北结合地带,河流众多,基本上每个小集市、乡镇都会有条河穿镇而过,这些河流承载着我们儿时最美好的记忆:清澈的河水、干净细腻的沙滩,曾经在河里嬉戏、捉鱼,夏天夜晚在沙滩上乘凉,看星星,父母在河里洗衣服,街上的豆腐店都直接从河里挑水做豆腐。
现在,每一条穿镇而过的河流,都被集镇生活污水、垃圾彻底改变了容颜。由于经济差,公共财政支出少,乡镇基本没有正规的环卫机构,只有靠收取街道卫生费养活的几个人,负责扫街。压根没有垃圾处理,基本都是往河道里一倒了事。
河道逐渐富营养化,原本白色的沙滩长满了各种野草,基本看不到白沙滩了,原本清澈的河水也不见了。一些严重的集镇,由于也开始房产开发,沿河建了很多新的房子,这些房子的厕所下水,直接排到河道了,连化粪池都不设。
原本儿时美丽的小河,基本变成了垃圾道、臭水沟,他唯一的功能就是等发大水的时候,把人类产的的垃圾冲走,冲到下游去!这种污染已经开始严重影响到家乡人的生存。
一个现象就是:原本号称山清水秀的老家,在县城、乡镇,净水器居然卖的十分火爆!由于污染,加上不少乡镇自来水都是私人承包,水质差,一个典型例子就是,本人老家最著名风景区所在的乡镇,背靠一条大河和全县最大的水库,镇上居民自来水经常开出来流出黑色的水!
如果一些地方山区有矿产、大理石甚至是简单的石头,这个地方必然遭遇生态灾难,老板开矿、采石头,没有任何处理的污水就近流入河中,极少部分人发财了,留下污染的环境和被压坏的路,让没有得到任何好处的周边百姓承受!
离开家乡的人,对故乡的眷恋,除了记忆中山山水水之外,就是对家乡亲人、故旧、乡邻的牵挂。
几十年前,大家都住在方圆十几里的村落,都过着不富裕的日子,外界接触少,单纯,亲戚朋友乡邻关系简单但醇厚,人心古朴善良,是维系乡村社会的重要纽带。然而,这一切发生了巨大变化。
目前,家乡人人提起来都说沉重的就是:送礼(随礼)。过去,哪家红白喜事,请亲朋好友过来,人多力量大,帮帮忙,热闹热闹,一起把这事儿过了,随礼很小,意思意思!
现在大不一样了,最低要100元,而且办酒席完全变味了,基本大小事,都要搞,结婚、老人过世这种不用说了,生小孩、小孩过生、搬家、开业等等,反正能想到的由头都会成为请客人来随礼的理由。
有的人家事儿多,有的人事儿少,就会导致不平衡,以前自己送了别人的,必然想自己有事儿赶紧把送出的礼钱回收,造成大家一有大小事儿,就办酒!现在大部分人都在外,见面少,可以说,唯一维持的关系就是逢事送礼。基本上,要是接到一个常年不联系的远房亲戚本族人电话,八九不离十就是让你送礼了!
结果,造成大家随礼不堪重负,相互计较,但没有人愿意逃离这个无趣伤财的游戏。仅仅从去年腊月到正月,我父母回家就补或送了将近4000元的礼金。都很多普通家庭而言,就是一笔称重的人情负担。
大家天南海北的去谋生,原本维系乡情的小距离圈子被打破了,常年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地域纽带断了,很多人多年难得一见,加上有的人发了大财,有的人仅能维持,贫富差距拉大。
在城市还好,绝大部分都不认识,城市富人天外有天。回家乡不一样了,虽说大家平时见面少了,但是,相互人老几代都清楚。过年回家,就成了大家是否混的好的攀比大聚会。
相互嘘寒问暖少了,问你赚了多少钱多了,相互有人情味的集会少了,赌博打麻将成了标配。现在,你要是不开车回老家,几乎见人矮几分,你在外面有多少钱,人家未必清楚,从穿戴打扮上农村人也分不出,唯一能随时展示实力的,就是车!
所以,很多乡亲,一赚到钱,不管需不需要,第一时间就是买车。一个亲戚,过年没有买车,甚至拒绝回家过年!于是乎,一到过年,原本落后的故乡,城乡到处堵车,原本逼仄的乡村道路,拥堵不堪,事故频发。
贫富差距显露之后,大家原本亲热的乡亲关系也出现变化,一个典型的国人心态就是,见不得别人好!他可以毫无保留的赞美马云或者当地一直很有实力的某人,就是见不得自己隔壁原本穷困不如自己的乡邻或亲戚突然发财或者日子好过了,有时候看似乡亲情脉脉的背后,可能随时会因为一个利益纠纷就嫉妒心爆发,变得狰狞可怖!
先说一个真实的事情,一个老乡在江南某地谋生多年,去年,在当地买了一套房子,在办理贷款时被银行拒绝,说查到他上了银行黑名单,二十年前在其名下有一笔1万元的贷款一直没还!贷款地点是老家。
这让他非常诧异,因为他离开老家之后,回家不多,更没有在家乡贷款。后来一查,才知道,居然是村干部在二十年前用一些村民的名义在信用社贷款几十万,至于这钱怎么贷下的,用到哪里,一无所知。
原本老乡想,这么严重的事情被他发现,村干部一定非常紧张,回到老家当面质问,村干部开始一口否认,后来老乡在信用社查到底单,他们才承认,并且只愿意承担本金,让他还利息,当然被拒绝!
后还清本息后,该老乡因为信用有污点,购房做生意都受到很大影响,向村干部提出索赔,不然就告他,没曾想,村干部相当不以为然,就是随你告去!
这个事情说明,中央英明政策执行这么多年,整个社会大方向在前进,但对基层尤其是中西部落后地区的乡村影响很小,一些村干部把持村务多年,法律意识、服务意识淡薄。村里的优势资源基本都是村干部或其亲属掌握,对村民基本谈不上服务,基本是一副官老爷的姿态!
而在乡镇县城,原本在发达地区或大城市,正常的公共服务、办事,在老家,都必须要有熟人,有熟人才好办事,笔者曾经回家乡办一胎孩的准生证,在社区,明确要交800,才给办,因为是熟人,要600,理由是,社区的工资就是从这些收费里出。而在笔者工作的城市,只要符合规定,这些都是不收费的!后来,因一朋友在计生办,在那里直接交200办了。
在公共服务方面,另一个让人头痛的就是教育。由于大量人口外流,加上往县城集中,很多乡村学校都大量萎缩,或合并或撤销,农村小孩上学成了一个大难题。
形成恶性循环,学生少、教育设施更不上、好教师不愿意来、教学质量跟不上、学生流失,不少村小合并后,由于山区村子散,年级大的爷爷奶奶要每天走几十里来回接送留守儿童上学放学。而大量稍有实力的家长,都把小孩送往县城,导致县城各中小学人满为患,一些小学一个班级甚至90多人!教学效果堪忧!
家乡是我人生前二十年记忆的全部,行走在他乡,纵然自己说出这么多家乡的不好,但对故乡的那份情感终究难以割舍,只是:"待不熟的他乡,回不去的故乡!",或许,成为我们这一代人,对故乡情感的真实写照!
(部分图片:山风 其余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