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公·宣公十六年 大傅士会 体荐折俎 孙叔敖逝世
【经】十有六年春王正月。晋人灭赤狄甲氏及留吁。夏,成周宣榭火。秋,郯伯姬来归。冬,大有年。(公元前593年)
【传】十六年春,晋士会帅师灭赤狄甲氏及留吁、(杜预 注:“ 甲氏 、 留吁 , 赤狄别种。” 北魏郦道元 《水经注·浊漳水》:“东逕屯留县城南,故留吁国 也, 潞氏之属。”春秋时北方部族赤狄的一支, 鲁宣公十六年(公元前593年),并于晋国 。地在今山西省屯留县 南。)铎辰。(春秋时赤狄 的一支。分布在今山西省境内。杜预注:“ 鐸辰不书, 留吁之属。” 杨伯峻注:“若依杜注所云, 鐸辰当在今山西省潞城县 、 屯留县附近。”)
三月,献狄俘。晋侯请于王。戊申(二十七日),以黻冕(fú miǎn:古代祭服。)命士会(士会,刘姓士氏名会,因被封于随、范,以邑为氏,别为范氏,谥武,又被称为士季,随会,随季,范子,范会,武季,随武子,范武子。是士蔿之孙,成伯缺之子,春秋晋国中军将、太傅。尧帝后裔,刘姓祖先,按汉官方史书《汉书》及《刘氏大成谱》记载,士会后裔刘邦建立了大汉王朝 。)将中军,且为大傅。(中国古代职官。始于西周,最初由周公旦担任太傅 ,为朝廷的辅佐大臣与帝王老师(辅弼官,帝王年幼或缺位时他们可以代为管理国家),掌管礼法的制定和颁行,三公之一;在战国时期的齐国和楚国也设有太傅。秦朝时期被废止。西汉曾两度短暂复置该职位;东汉则长期设立。以后各朝代都有设置,但多为虚衔。)于是晋国之盗逃奔于秦。羊舌职曰:「吾闻之,『禹称善人,不善人远』,此之谓也夫。《诗》(《诗经·小雅·小旻》)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善人在上也。善人在上,则国无幸民。谚曰:『民之多幸,国之不幸也。』是无善人之谓也。」
夏,成周宣榭(古代建筑于土台上的厅堂,为讲武临观之所。 杜预注:“《传例》曰:'宣榭,讲武屋。’《尔雅》曰:'无室曰榭,谓屋歇前。’” 孔颖达 疏:“ 服虔 云:'宣扬威武之处,义或当然也。’ 李巡 曰:'臺积土为之,所以观望,臺上有屋谓之榭。则榭是臺上屋。居臺而临观讲武,故无室而歇前,歇前者无壁也,如今厅是也。’”《晋书·乐志上》:“ 永嘉 之乱,伶官既减,曲臺宣榭,咸变洿莱。” 清 王夫之 《连珠有赠》诗:“盖闻圜丘九变,密移在纵敛之间;宣榭千寻,函受但合离之际。”)火,人火之也。凡火,人火曰火,天火曰灾。
秋,郯伯姬来归,出也。
为毛、召之难故,王室复乱。王孙苏奔晋,晋人复之。
冬,晋侯使士会平王室,定王享之,原襄公相礼,(使臣向朝聘国君主进献礼物的仪式。《论语·乡党》:"享礼,有容色。" 何晏 集解引 郑玄 曰:"享,献也。聘礼,既聘而享,用圭璧,有庭实。" 汉 班固 《白虎通·王者不臣》:"享礼而后归,是异於众臣也。")殽烝。(yáo zhēng亦作" 肴脀 "。 将煮熟牲体节解,连肉带骨放在俎上,以享宾客。)武子私问其故。王闻之,召武子曰:「季氏,而弗闻乎?王享有体荐,宴有折俎。公当享,卿当宴,王室之礼也。」武子归而讲求典礼,以修晋国之法。
古代祭祀、宴享时,将牲的半体置于大俎以进献。 杜预 注:“享则半解其体而荐之。” 孔颖达 疏:“《传》言体荐即房蒸也。”《周礼·夏官·小子》“掌祭祀羞羊肆” 清 孙诒让 正义:“今以《体经》、《春秋》内外传及 韦 、 杜 、 贾 诸説参互攷之,脀解之法盖有五,而实止四等……二曰房烝,谓之体荐,中分左右二体,而升其胖於俎也。”一说将全牲置于大俎以进献。《周礼·夏官·小子》“掌祭祀羞羊肆” 郑玄 注引 汉 郑司农 曰:“羊肆,体荐、全烝也。”《周礼·夏官·小子》“掌祭祀羞羊肆” 郑玄 注引 汉 郑司农 曰:“羊肆,体荐、全烝也。”折俎[ shé zǔ ] 古代祭祀、宴会时,杀牲肢解而后置于俎上。俎,盛牺牲的礼器。《仪礼·乡饮酒礼》:“宾升自西方,乃设折俎。” 贾公彦 疏:“凡解牲体之法,有全烝其豚。解为二十体,体解即此折俎是也。”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徵圣》:“ 宋 置折俎,以多文举礼。”
译文
十六年春季,晋国的士会率领军队灭亡了赤狄的甲氏和留吁、铎辰。
三月,晋国向周定王进献俘虏的狄人。晋景公向周定王请求,二十七日,把礼服赐给士会命令他率领中军,并且担任太傅。在这种情况下,晋国的盗贼逃奔到秦国。羊舌职说:“我听说,'禹提拔好人,不好的人因此远离’,说的就是这样的事情吧!《诗》说,'战战兢兢,如同面临深渊,如同踩着薄冰’,这是因为有好人在上面执政。有好人在上面,国家中就没有心存侥幸的百姓。俗话说,'百姓多存侥幸,就是国家不幸’,这就是没有好人在位的说法。”
夏季,成周的宣榭失火,这是由于人放火烧着的。凡是失火,人为的火叫做火。天降的火叫做灾。
秋季,郯伯姬回来,这是由于被遗弃送回娘家。
由于毛氏、召氏祸难的缘故,周王室又发生动乱,王孙苏逃亡到晋国。晋国人让他重新恢复了卿士。
冬季,晋景公派遣士会调解王室的纠纷,周定王设享礼招待他。周大夫原襄公主持典礼,把切开的带骨的肉放在盛肉的器具里。士会暗中问这是什么缘故。周定王听到,召见士会说:“季氏,你没有听说过吗?天子设享礼有摆而不食的'体荐’,设宴礼有把肉切成块的'折俎’。诸侯应当设享礼招待,卿、大夫应当设宴会招待。这是王室的礼节。”士会回国以后就讲求典礼,以修明晋国的法度。
附 孙叔敖逝世
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在水利建设上取得了举世著称的辉煌成就。其中最主要的有芍陂、漳水十二渠、都江堰和郑国渠四大工程。
芍陂又称安丰塘,位于今安徽省六安市寿县安丰城南,是公元前六世纪末楚国兴建的一座大型蓄水灌溉工程。始建于春秋时期楚庄王十六年至二十三年(公元前598年-公元前591年)间,创建者为楚相孙叔敖(另一说为战国时楚子思)。
安丰城位于大别山的北麓余脉,东、南、西三面地势较高,北面地势低洼,向淮河倾斜。每逢夏秋雨季,山洪暴发,形成涝灾;雨少时又常常出现旱灾。当时这里是楚国的北疆的农业区,粮食生产的好坏,对当地的军需民用关系极大。孙叔敖根据当地的地形特点,组织当地人民修建工程,将东面的积石山、东南面龙池山和西面六安龙穴山流下来的溪水汇集于低洼的芍陂之中。修建五个水门,以石质闸门控制水量,“水涨则开门以疏之,水消则闭门以蓄之”,不仅天旱有水灌田,又避免水多洪涝成灾。后来又在西南开了一道子午渠,上通淠河,扩大芍陂的灌溉水源,使芍陂达到“灌田万顷”的规模。
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对芍陂有较详的记载,芍陂当时有5个水门:淠水至西南一门入陂,其余四门均供放水之用,其中经芍陂渎与肥水相通的2个水门,可以“更相通注”,起着调节水量的作用。隋开皇年间(581年-600年),寿州总管长史赵轨修治芍陂,将水门改为36个。其后屡废屡建,至清末尚有28个。
芍陂建成后,使安丰一带每年都生产出大量的粮食,并很快成为楚国的经济要地。楚国更加强大起来,打败了当时实力雄厚的晋国军队,楚庄王也一跃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三百多年后,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41年),楚国被秦国打败,考烈王便把都城迁到这里,并把寿春改名为郢。这固然是出于军事上的需要,也是由于水利奠定了这里的重要经济地位。芍陂经过历代的整治,一直发挥着巨大效益。东晋时因灌区连年丰收,遂改名为 "安丰塘”。如今芍陂已经成为淠史杭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灌溉面积达到60余万亩, 并有防洪、除涝、水产、航运等综合效益。为感戴孙叔敖的恩德,后代在芍陂等地建祠立碑,称颂和纪念他的历史功绩。1988年1月国务院确定安丰塘(芍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孙叔敖被司马迁《史记》中记为“循吏”第一。
孙叔敖(公元前约630年-公元前593年),期思邑(治所在今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期思镇)潘乡(今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人,楚国名相,蒍氏,名敖(蒍敖),字叔敖(一说字孙叔),一名蒍猎,蚡冒之后,“世为列姬,国地朝廷”。祖父蒍吕臣(?—前631年)曾官拜楚成王令尹。父亲蒍贾,任楚国司马,楚庄王九年(公元前605年),被令尹斗椒杀死。孙叔敖出生于郢都(纪南城) 北海子湖边白土里(又称孙家山,今雨台山附近)。及成年,因父亲获罪,他举迁期思邑。
孙叔敖十分热心水利事业,主张采取各种工程措施,汉王延寿在《孙叔敖庙碑记》中,赞颂孙叔敖“宣导川谷,陂障源泉,灌溉沃泽,堤防湖浦以为池沼,钟天地之爱,收九泽之利,以殷润国家,家富人喜,优赡乐业,式序在朝,行无螟蜮,丰年蕃庶。”
约公元前605年,孙叔敖在期思雩娄(今河南省固始县史河湾试验区境内)主持兴修水利,建成中国最早的大型渠系水利工程——期思雩娄灌区(期思陂),相当于现代新建的梅山灌区中干渠所灌地区。
楚庄王十五年(公元前599年)孙叔敖拜为充尹(第十四任令尹,前605年以后—前596年以后,第十三任令尹虞丘(字子桱)史书无记),主张“施教于民”,“布政以道”。他极为重视民生经济,制定、实施有关政策法令,尽力使农、工、贾各得其便。他在汉西利用沮水兴修水利,还在江陵境内修筑了大型平原水库“海子”。鼓励农民秋冬上山采矿,使青铜业大力发展。
孙叔敖当上了楚国的令尹之后,继续推进楚国的水利建设,发动人民“于楚之境内,下膏泽,兴水利”。在楚庄王十七年(公元前597年)左右,又主持兴办了我国最早的蓄水灌溉工程—芍陂。
《史记卷一百一十九·循吏列传第五十九》:“孙叔敖者,楚之处士也。虞丘相进之于楚庄王,以自代也。三月为楚相,施教导民,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缓禁止,吏无奸邪,盗贼不起。秋冬则劝民山采,春夏以水,各得其所便,民皆乐其生。
庄王以为币轻,更以小为大,百姓不便,皆去其业。市令言之相曰:“市乱,民莫安其处,次行不定。”相曰:“如此几何顷乎?”市令曰:“三月顷。”相曰:“罢,吾今令之复矣。”后五日,朝,相言之王曰:“前日更币,以为轻。今市令来言曰'市乱,民莫安其处,次行之不定’。臣请遂令复如故。”王许之,下令三日而市复如故。
楚民俗好庳车(亦书库车),王以为庳车不便马,欲下令使高之。相曰:“令数下,民不知所从,不可。王必欲高车,臣请教闾里使高其捆。乘车者皆君子,君子不能数下车。” 王许之。居半岁,民悉自高其车。
此不教而民从其化,近者视而效之,远者四面望而法之。故三得相而不喜,知其材自得之也;三去相而不悔,知非己之罪也。”
“三得相”,此言孙叔敖三得相、三去相,《庄子·田子方》及《吕氏春秋·知分》亦有孙叔敖三为令尹(楚称相为令尹)、三去令尹的记载,《论语·公冶长》则言“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一云孙叔敖,一云子文,传闻异辞,事难确考。
(孙叔敖是楚国的隐者。国相虞丘把他举荐给楚庄王,想让他接替自己职务。孙叔敖为官三月就升任国相,他施政教民,使得官民之间和睦同心,风俗十分淳美。他执政宽缓不苛却有禁必止,官吏不做邪恶伪诈之事,民间也无盗贼发生。秋冬两季他鼓励人们进山采伐林木,春夏时便借上涨的河水把木材运出山外(集解徐广曰:“乘多水时而出材竹。”)。百姓各有便利的谋生之路,都生活得很安乐。
庄王认为楚国原有的钱币太轻,就下令把小钱改铸为大钱,百姓用起来很不方便,纷纷放弃了自己的本业。管理市场的长官向国相孙叔敖报告说:“市场乱了,老百姓无人安心在那里做买卖,秩序很不稳定。”孙叔敖问:“这种情况有多久了?”市令回答:“已经有三个月。”孙叔敖说:“不必多言,我现在就设法让市场恢复原状。”五天后,他上朝向庄王劝谏说:“先前更改钱币,是认为旧币太轻了。现在市令来报告说'市场混乱,百姓无人安心在那里谋生,秩序很不稳定’。我请求立即下令恢复旧币制。”庄王同意了,颁布命令才三天,市场就回复了原貌。
楚国的民俗是爱坐矮车,楚王认为矮车不便于驾马,想下令把矮车改高。国相孙叔敖说:“政令屡出,使百姓无所适从,这不好。如果您一定想把车改高,臣请求让乡里人家加高门槛。乘车人都是有身分的君子,他们不能为过门槛频繁下车,自然就会把车的底座造高了。”楚王答应了他的请求。过了半年,上行下效,老百姓都自动把坐的车子造高了。
这就是孙叔敖不用下令管束百姓就自然顺从了他的教化,身边的人亲眼看到他的言行便仿效他,离得远的人观望四周人们的变化也跟着效法他。所以孙叔敖三次荣居相位并不沾沾自喜,他明白这是自己凭借才干获得的;三次离开相位也并无悔恨,因为他知道自己没有过错。)
汉·刘向《说苑·君道》:“周楚庄王好猎。夫人樊姬谏不听。遂不食肉。王改过。勤于政事。王称虞邱子之贤。姬曰。未忠也。妾事君十一年。求美女进于王。贤于妾者二人。同列者七人。今虞邱子相楚十余年。子弟宗戚以外。鲜有所进。贤者果如是耶。虞邱子闻之大惭。乃荐孙叔敖而楚以霸。
吕坤曰。国家不治。妒贤之人为之也。樊姬不妒于宫。而推治于国。惟无我心故耳。故我心胜者。不能容人。其终也。反不能容其身。然而妒者卒不悟也。可叹哉。樊姬女宗。可以训矣。”
(周朝楚国的庄王。常常喜欢打猎。他的夫人樊姬去劝阻他。始终不听。樊姬无法。就不吃肉了。楚庄王才觉悟了。改过自新。对于国家大事。非常的勤谨起来。楚庄王时常称赞虞邱子的贤德。樊姬说。这并不算得是忠臣。我服侍君王。算起来有十一年了。曾经访求美女。献给君王。比我好的有两个人。和我同等的有七个人。现在虞邱子做楚国里的丞相。也有十多年了。除了他自己的子弟宗族亲戚以外。从来没有保举过好人进来。难道贤人是这样的吗。虞邱子听见了这番话。觉得大大的惭愧。于是就把孙叔敖举荐上来。楚国因此得以称霸。)
《说苑·敬慎》:“孙叔敖为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麤衣,冠白冠,后来,吊曰:'有身贵而骄人者,民亡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叔敖再拜,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
(孙叔敖担任楚国的宰相,全国的官吏百姓都来祝贺。有一个老人,穿着麻布制的衣服,戴着白色的帽子,最后来慰问。孙叔敖整理好衣帽出来接见了他,对老人说:“楚王不知道我没有贤德,让我当了宰相,人们都来祝贺,只有您独自来吊唁,莫非有什么见教的吗?”老人说:“是有话说。身份已经很高贵但是待人傲慢的人,人民会离开他;地位已经很高但是擅弄职权的人,君主会厌恶他;俸禄已经很多但是不知足的人,祸患就会和他共处。”孙叔敖向老人拜了两拜,说:“(我)聆听并接受您的教导,愿意听您的教诲。”老人说:“地位已经高,要越是为人谦恭;官职越大,思想越要小心谨慎;俸禄已很丰厚,就不应索取分外财物。您严格地遵守这三条,足够把楚国治理好了!”孙叔敖回答说:“您说得十分对,(我)会牢记的。”)
《吕氏春秋·不苟论第四·赞能》:“孙叔敖、沈尹茎相与友。叔敖游於郢三年,声问不知,修行不闻。沈尹茎谓孙叔敖曰:“说义以听,方术信行,能令人主上至於王,下至於霸,我不若子也。耦世接俗,说义调均,以适主心,子不如我也。子何以不归耕乎?吾将为子游。”沈尹茎游於郢五年,荆王欲以为令尹,沈尹茎辞曰:“期思之鄙人有孙叔敖者,圣人也。王必用之,臣不若也。”荆王於是使人以王舆迎叔敖,以为令尹,十二年而庄王霸。此沈尹茎之力也。功无大乎进贤。”
(孙叔敖和沈尹茎彼此交好。孙叔敖到郢都出游了三年,名声不为人所知,美德不为人了解。沈尹茎对孙叔敖说:“陈说道理能使人听从,所持方策必定能够实行,能使君主上至于称王天下,下至于称霸诸侯,这方面我不如你。随顺社会,附和世俗,陈说道理调和莲中,以投合君主的心意,这方面你不如我,你何不先回去耕田隐居呢?我将为你在这里奔走。”沈尹茎在郢都奔走了五年,楚王想用他为令尹。洗尹茎辞让说;“期思有个叫孙权艘的草野上民,是个圣人。请您一定要任用他,我比不上他。”于是楚王派人用王车把孙叔敖接来,用他做了令尹,过了十二年楚庄王成就了霸业。这是沈尹茎的力量啊!功劳没有比举荐贤人再大的了。)
《吕氏春秋·孟冬纪第十·异宝》“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禨。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敖叔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孙叔敖病了,临死的时候告诫他的儿子说;“大王多次赐给我土地,我都没有接受。如果我死了,大王就会赐给你土地,你一定不要接受肥沃富饶的土地。楚国和越国之间有个寝丘,这个地方土地贫瘠,而且地名十分凶险。楚人畏惧鬼,而越入迷信鬼神和灾祥。所以,能够长久占有的封地,恐怕只有这块土地了。”孙叔敖死后,楚王果然把肥沃的土地赐给他的儿子,但是孙叔敖的儿子谢绝了,请求赐给寝丘,所以这块土地至今没有被他人占有。孙叔敖的智慧在于懂得不把世俗心目中的利益看作利益。懂得把别人所厌恶的东西当作自己所喜爱的东西,这就是有道之人之所以不同千世俗的原因。)
孙叔敖墓位于荆州市中山公园东北角江津湖畔、春秋阁旁。其墓碑为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7)所立,上刻“楚令尹孙叔敖之墓”。史记集解皇览曰:“孙叔敖頉在南郡江陵故城中白土里。民传孙叔敖曰'葬我庐江陂,后当为万户邑’。去故楚都郢城北三十里所。或曰孙叔敖激沮水作云梦大泽之池也。”
《列子·说符第八》:“狐丘丈人谓孙叔敖曰:“人有三怨,子知之乎?”孙叔敖曰:“何谓也?”对曰:“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怨逮之。” 孙叔敖曰:“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以是免于三怨,可乎?”
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亟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丘者,此地不利而名甚恶,楚人鬼而越人禨,可长有者唯此矣。”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子辞而不受,请寝丘,与之,至今不失。 ”
(狐丘丈人对孙叔敖说:“一个人有三种被人怨恨的事,你知道吗?”孙叔敖问:“说的是什么呢?”狐丘丈人回答说:“爵位高的,别人妒嫉他;官职大的,君主厌恶他;俸禄厚的,怨恨包围着他。”孙叔敖说:“我的爵位越高,我的神态越谦卑;我的官职越大,我越小心谨慎;我的俸禄越厚,我施舍越广。用这样的做法来避免三种怨恨,可以吗?”
孙叔敖病了,快要死的时候,告诫他儿子说:“大王多次封我食邑,我都没有接受。如果我死了,大王就会封给你。你一定不要接受好地方。楚国和越国之间有个叫寝丘的地方,那里土地不肥沃,而且名声也不好,楚人相信鬼神,越人相信祈祷,可以长久保持的只有这个地方。”孙叔敖去世后,楚王果然用好地方封他儿子。儿子推辞不受,请求换成寝丘,楚王给了他,直到现在也没有失去这个地方。)
《列女传·卷之三·仁智传·孙叔敖母》:“楚令尹孙叔敖之母也。叔敖为婴儿之时,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归见其母而泣焉,母问其故,对曰:“吾闻见两头蛇者死,今者出游见之。”其母曰:“蛇今安在?”对曰:“吾恐他人复见之,杀而埋之矣。”其母曰:“汝不死矣。夫有陰德者,阳报之。德胜不祥,仁除百祸。天之处高而听卑。书不云乎:'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尔嘿矣,必兴于楚。”及叔敖长,为令尹。君子谓叔敖之母知道德之次。诗云:“母氏圣善。”此之谓也。
颂曰:叔敖之母,深知天道,叔敖见蛇,两头岐首,杀而埋之,泣恐不及,母曰陰德,不死必寿。”
孙叔敖埋蛇入山丘,山丘因而得名 “蛇入山”在今江陵城北约二十里。也叫埋蛇冢,史志作敦蛇丘。因期思县治后划入固始,《嘉靖固始志》把“寝野歧蛇”列为八景之一。
芍陂经过战国秦汉六百多年漫长岁月,因久不修治而逐渐荒废。东汉建初八年(83年),水利专家王景任庐江太守,“驱率使民,修起荒废”,对芍陂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修治。1959年5月,安徽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寿县安丰塘,发掘出一座汉代闸坝工程遗址,根据出土遗物,发掘者推测为汉代王景所建。闸坝由草土混合桩坝及叠梁坝组成。草土混合桩坝是一层草一层土逐层叠筑,在草土混合坝前有一道叠梁坝,系用大型栗木材层层错叠筑成。由建筑结构和形式推测。在缺水时,陂内的水通过草土混合桩坝的草层经常有少量的水滴泄到叠梁坝内的水潭中,使之有节制的流到田里,而有较多的水蓄在陂内。当洪水到来时。又可凭借草土混合桩坝本身的弹性和木桩的阻力,让水越过坝顶,泄到水潭内,再由叠梁坝挡住,缓缓流出坝外。水坝修筑得十分坚固而又符合科学原理。
三国时期,曹魏在淮河流域大规模屯田,大兴水利,多次修治芍陂。建安五年(200年),扬州刺史刘馥在淮南屯田,“兴治芍陂以溉稻田”,达到“官民有蓄”。建安十四年(209年),曹操亲临合肥,亦“开芍陂屯田”。魏正始二年(241年),尚书郎邓艾大修芍陂,更有成效,在芍陂附近修建大小陂塘50余处,大大增加了芍陂的蓄水能力和灌溉面积。西晋太康年间(280--289年),刘颂为淮南相,“修芍陂,年用数万人。”说明芍陂已建立了岁修制度。南朝宋元嘉七年(430年),刘义欣为豫州刺史,镇寿阳(今寿县),伐木开榛,修治陂塘堤坝,开沟引水入陂,对芍陂作了一次比较彻底的整治,灌溉面积恢复万顷。
隋开皇年间(581--600年),赵轨为寿州长史,对芍陂再次修治。将原有的五个水门改为三十六个。这在排灌方面,是个很大的发展。宋明道中(1032--1033年),张旨知安丰县(今寿县),他对安丰塘作了较大规模修治,“浚淠河三十里,疏泄支流,注芍陂;为斗门,溉田数万顷;外筑堤,以备水患”。由于疏浚了水道,使灌溉面积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隋开皇年间(581年~600年),寿州总管长史赵轨修治芍陂,将水门改为36个。其后屡废屡建,至清末尚有28个。
宋明道年间(1032年~1033年),安丰知县张旨对芍陂又作了较大规模的修治。明清两代对芍陂的修治多达24次,但规模都不大。
元代以后,安丰塘水利日渐萎缩,除陂塘自然淤积外,主要因为豪强地主不断占湖为田,使陂塘面积日益缩小,日趋湮废。至近代,安丰塘仅长20余里,东西宽不到10里,灌田仅800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芍陂进行了综合治理,开挖淠东干渠,沟通了淠河总干渠。芍陂成为淠史杭灌区的调节水库,灌溉效益有很大提高。现蓄水约730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4. 2万公顷。